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测绘学   179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315篇
地质学   887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西昆仑冬巴克寒武纪片麻状英云闪长岩是1∶25万康西瓦幅、岔路口幅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首次从原划古元古界埃连卡特岩群中解体出来的一套侵入岩。重点对该套侵入岩的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高精度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502Ma±9Ma,其形成时代为中寒武世。该同位素资料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详细地研究塔里木陆块与西昆仑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132.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基底界面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射线分布分析法对伽师强震群区的高分辨折射地震剖面资料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处理, 得到了伽师强震群区更完整的基底界面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在伽师强震群区地壳上部存在两个明显的结构界面:第一个界面的结构连续、完整,其埋深变化不大, 在2.6~3.3 km之间,为一向天山方向逐渐抬升、 近平直的倾斜界面;第二个界面的埋深变化较大, 在8.5~11.8 km之间,为古老的塔里木盆地结晶基底. 在约37 km桩号附近结晶基底有近2.5 km的深度突变, 推断可能是伽师强震群区超基底断裂所致. 以该断裂为界,结晶基底分为西南、东北两段. 每段内界面的埋深变化不大, 西南段的埋深约11.5 km, 东北段的埋深约为8.5~9.0 km,该段在从西南向东北整体抬升的背景上略有上隆,反映出在塔里木地块西北缘特殊的构造环境下上部地壳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33.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期间建设并投入试运行的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云南区域台网有20多个强震动台站记录到宁洱6.4级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记录的最大峰值加速度为431.2cm/s2,这是我国大陆自开展强震动观测以来在一次强震中同时获取记录最多的一次,初步展现了"十五"强震动台站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4.
温泉沟群出露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构造接合带的南侧,岩性主要为浅变质的碎屑岩,对这套碎屑岩的形成时代和产出构造背景目前还存在着争议。采于这套地层中的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区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过渡陆壳和造山再旋回物源区,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为深海相残留洋盆。这些分析结果为康西瓦结合带的研究提供了地层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5.
雅砻江谷底卸荷松弛现象与深厚覆盖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雅砻江河床覆盖层厚度多在30m以上,最厚可达51.6m。覆盖层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纵向上可明显分为3层,上、下部以正常河流相为主,厚度较薄;中部以洪积、崩积、坡积、湖泊沉积堆积与冲积混合堆积为主的加积序列,厚度相对较大。在谷底基岩面以下,岩体通常存在20m厚左右的卸荷松弛带,弱风化,具有透水性好,岩体完整性较差,工程力学性状差等特征,其潜在的工程效应是坝基渗漏。覆盖层深厚是第二层加积序列所致,谷底形成时间长,以致谷底有足够的时间卸荷松弛和风化。  相似文献   
136.
北京古观象台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崔石竹观象台历史沿革与保护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南侧,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已有550多年的历史,它以建筑整齐配套、仪器保存完好、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于1982年2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有天文...  相似文献   
13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勘行业加速推进“抓大放小”战略已是地勘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内在需要。本文介绍了“抓大放小”战略的内涵,实施“抓大放小”战略的主要途径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8.
柞水原划泥盆系中发现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作者在1:5万区调填图中,从柞水地区商丹断裂带南侧原划泥盆系刘岭群桐峪寺组中解体出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系,取得了同位素全岩Sm-Nd年龄平均值2499.83Ma的数据,这对研究秦岭造山带的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9.
崔银亮  杨灿 《云南地质》1998,17(2):207-215
矿区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裂陷槽南端西缘,蚕洞河背斜东翼及倾伏端,西邻澜沧江大断裂带。矿床于50年代发现,先后有不同部属的地质队进行过踏勘,70年代作过菱铁矿普查评价,80年代以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现除铁达中型之外,铜铅锌也具一定规模,已构成一个小型多金属矿床,且具很大的找矿前景。赋矿地层为三叠系中、上统,且以上统为主,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三叠统大路边组(T3d)中下部的碳酸盐岩中。笔者在总结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重点分析讨论控矿因素,提出矿床成因是受礁洼控制的典型的海相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40.
试论多年冻土的冰缘标志及冰川与冰缘作用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一、关于多年冻土的冰缘 标志问题 1974年11月在美国地质学会上,第四纪与地貌组专门进行了关于“多年冻土的冰缘标志”的专题讨论,一系列评论性文章,如成型地面、冰丘和冰丘遗迹、寒冻蠕动和冻融特征、冰楔和土楔、石冰川和石海、寒冻夷平阶地等同时发表在第四纪研究1976年6卷1期上,实际上是一期专辑。美国第四纪研、究中心主席A.L.Washburn为此写了前言,希望籍此推动建立更可靠的古冻土的标志,使古气候重建取得更大的进展。这些文章都是评论性的,现结合其他文献对一些常用的或有争论的标志性古冰缘现象作简短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