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71.
提高ASP.NET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ASP.NET提供的安全特性,并结合使用ASP.NET开发Web应用程序的经验总结出若干条提高ASP.NET应用程序安全性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72.
一种快速提取不透水面的新型遥感指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首次采用复合波段的形式创建了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mpervious surfaceindex,NDlSI).它可以用于大区域范围内快速、自动地提取不透水面信息.通过Landsat ETM 和ASTER两种影像的实验证明,新的指数能够有效地增强不透水面信息,并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373.
珠三角城市集群化发展对热岛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志春  徐海秋  汪宇 《气象》2017,43(12):1554-1561
利用珠三角城市发展资料及珠三角地区近28年的气温资料,研究了珠三角城市集群化发展指标与城市热岛效应之间的关系。认为:(1)珠三角城市集群化发展指标在2000年前发展缓慢,2000年后,珠三角城市集群化发展指标增长率比2000年前增长了5~9倍;(2)热岛强度增温率2000年前为0.34℃·(10a)~(-1),而2000年后热岛强度增温率为0.69℃·(10a)~(-1),热岛强度增温率增加了1倍。(3)珠三角地区城市热岛强度逐年增强,年内热岛强度雨季和干季变化明显,雨季热岛强度弱而干季热岛强度强,最弱热岛出现在降水充沛的7月,最强热岛出现在天气干燥的12月。(4)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建成区面积、工业总产值、全年总用电量和常住人口等指标对气温和热岛强度影响明显;根据城市发展指标对气温和热岛强度的关联度,采用灰色模型拟合了城市集群化发展指标对气温和热岛强度的平均拟合相对误差分别为2.7%和7.0%,说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城市集群化发展指标对气温和热岛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4.
地表不透水面信息遥感的主要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涵秋  王美雅 《遥感学报》2016,20(5):1270-1289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扩张已使得大量的不透水面取代了以植被为主的地表自然景观,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不透水面作为一个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及时快速地掌握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信息,准确无误地量化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信息,是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遥感以其快速、大范围、多尺度、可重复的对地观测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不透水面遥感研究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多种针对不透水面信息反演的遥感创新技术与方法被相继提出。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些针对遥感不透水面提出的创新技术,详细地指出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遥感工作者在不透水面遥感方面的研究工作。当前许多不透水面信息的反演精度都可以达到85%以上,但是不透水面与裸土和阴影信息的混淆仍是困扰不透水面信息精准反演的主要问题。由于大部分不透水面材料具有和砂土石同源的特点,因此在现有影像光谱分辨率不足的情况下,单靠光谱是很难进一步提高不透水面信息的反演精度,而借助LiDAR等其他辅助数据,将有望帮助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375.
从散射辐射传输成像到定量精细遥感的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亚秋 《遥感学报》2016,20(5):768-774
星载遥感是电磁波与环境目标相互作用散射辐射传输获取数据图像,并进而反演诠释环境目标物理特征的信息技术。随着星载遥感多任务、多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等多源多模式的发展与融合,星载遥感定量精细信息的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信息链科学问题。本文概述本实验室在近十多年里在星载遥感领域的电磁散射辐射传输理论到定量精细遥感信息链的研究,包括:矢量辐射传输与星载微波遥感数据定标与验证(CAL/VAL)、极化电磁散射与全极化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信息、高分辨率遥感与自动目标识别(ATR)技术、月球火星等外星遥感信息获取等。  相似文献   
376.
内蒙古五家户幅(L51E007011) 1∶50 000地质图是遵循《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规范要求,采用造山带填图技术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利用1∶200 000及1∶250 000区调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物化遥资料,填制完成的重要成果图件。本次调查工作采用岩性+构造方式进行填图,详细刻画了5期侵入岩浆活动历史及成分变化特征,在早白垩世岩体划分和图面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性;厘清了中生代火山岩的活动时序,查明了火山盆地的物质组成及充填序列;非正式填图单元中元古界宋两家子片岩(Pt2sl)确立了大兴安岭中段存在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非正式填图单元巨宝屯火山岩(C1jb)矿化蚀变丰富,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潜力。图幅空间数据库数据内容包含2个非正式填图单位,7个正式填图单位、5期岩浆事件,以及78个岩石化学分析数据,17个锆石U–Pb年龄数据,数据量为140 MB。空间数据库全面记录了调查工作的基础数据,系统表达了本次调查的新成果新认识,资料准确详实,信息丰富,检索方便快捷,可为国土空间规划、矿产勘探及基础地质研究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77.
378.
主 编:涂光炽 副主编:李献华 彭平安 赵振华 裘愉卓 常务编委:沈承德 夏斌 徐义刚 朱炳泉 肖贤明 杨秋剑(专职) 编 委:傅家谟 高山 耿安松 洪业汤 蒋志 李献华 林杨挺 刘丛强 刘东生 卢焕章 欧阳自远 彭平安 裘愉卓 沈承德 沈其韩 孙敏 孙世华 孙晓明 涂光炽 王京彬 吴福元 夏斌 肖贤明 徐义刚 杨秋剑 曾贻善 赵振华 郑永飞 周新民 朱炳泉  相似文献   
379.
SAR图像船行尾迹检测的Radon变换和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世庆  金亚秋 《遥感学报》2001,5(4):289-294
该文提出了一种由Radon变换与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检测船行尾迹的算法SWDRM(Ship Wak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adon transformation and Morphologic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算法特点是:在Radon空间进行处理后,得到逆变图像,通过图像后处理,可得到二值图像,以用于尾迹自动检测,对海洋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EASAT SAR)图像及模拟乘性斑点噪声中舰船尾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SWDRM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适应不同水平的噪声环境,同时对阈值系数和工作窗口宽度的选择范围都比较大,在一定的噪声水平范围,给定阈值系数后,得到近似于恒虚敬率的检测结果,结合图像后处理,可得到二值图像用于自动尾迹检测。  相似文献   
380.
非均匀植被地表全极化散射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巍  金亚秋 《遥感学报》2001,5(2):86-89
用自然地表非球形散射体全极化一阶散射的Mueller矩阵解,在选定高空间分辨率条件下,计算具三维空间结构与非均匀分布的植被地表的全极化后向散射。用射线跟踪法,按射程计算将散射投影在平面图像对应单元的像素点上,得到自然地表的雷达图像模拟。改变非均匀地表的组成,如树木数目与高度、下垫地表、隐藏目标等,产生各种条件下自然地表景象产生的雷达图像模拟。作为一个对比,模拟图像与机载SAR图像在散射量级以及P,L,C波段多通道散射的物理解释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