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吕新美 《地理教学》2009,(12):40-41
初到一所新的学校——枣庄市实验学校,感觉这里的学生很活,孩子们敢于思维,敢于发言,但也给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老师正讲着课,有的同学不明白或有不同观点,就直接打断老师讲课大声说出。例如,在学习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时,课本最后有一活动是将汽车牌照与他们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用直线连接起来,我首先给学生讲清楚,车牌照上的汉字是该省简称,字母A代表该省省级行政中心。  相似文献   
102.
空心包体应力计广泛用于测量地应力,目前采用热敏电阻进行完全温度自补偿。通过对热敏电阻和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发现采用DS18B20测量工作应变片的温度变化更有优势。设计了一种使用DS18B20作为敏感元件的测温电路系统,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数码管进行显示,经实验室试验校核及在煤矿现场应用,证明了其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以此评价该地区致密储层的敏感性及敏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主要表现为中等偏强速敏、中等偏弱水敏、无酸敏到弱酸敏、弱碱敏、强压敏;临界流速、临界矿化度、临界pH值3个特征临界值分别为1.0 mL/min、8 500 mg/L、8.5。敏感程度主要受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区储层速敏的形成源于其孔隙填隙物——高岭石的存在;绿/蒙混层及伊/蒙混层矿物是引起水敏及盐敏的主要因素;铁白云石及含铁绿泥石等酸敏矿物的存在使部分岩样显弱酸敏;极其复杂的孔喉结构、极易受压变形的片状喉道以及岩样中云母、黏土等塑性矿物导致储层具强压敏性。  相似文献   
104.
南海北部相干内潮和非相干内潮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南海北部跨越陆坡和陆架区的3套潜标数据,对全日和半日相干、非相干内潮的动能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全日内潮沿陆坡区向陆架区传播的过程中,在陆坡区主要以全日相干内潮生成为主,平均动能生成率为2.32 J/(m3·s);在陆架区以全日相干内潮耗散为主,平均动能耗散率为0.44 J/(m3·s)。全日非相干内潮动能在陆坡和陆架区均增长,平均动能生成率分别为0.39 J/(m3·s)和0.03 J/(m3·s)。全日与半日相干内潮动能在陆坡和陆架区的表现不同,陆坡区的全日相干内潮动能明显大于陆架区的全日相干内潮动能,而半日相干内潮动能在陆坡和陆架区没有明显差别;陆架区的全日和半日非相干内潮动能要大于陆坡区的全日和半日非相干内潮动能。  相似文献   
105.
We used a set of 75-day long ADCP data from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SCS) to investigate nonlinear interactions among freely propagating internal tidal waves. The kinetic energy spectra displayed significant peaks at some higher tidal frequencies, such as O1M2 (O1+M2), and M4 (M2+M2), where O1 is the lunar diurnal internal tide, M2 is the lunar semidiurnal internal tide, and M4 is the first higher harmonic frequency of M2. These higher tidal harmonic frequency peaks,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 tidal harmonic peaks, show a σ −2.3 spectral falloff rate with frequency. In addition, we explored the possibl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higher tidal harmonics. Analysis on the rotary and bicoherence spectra suggests that strong forced non-resonant interaction induced by nonlinear advections was the dominant physical mechanism that induced these higher tidal harmonics. Moreover, the energetic, freely propagating semidiurnal (M2) internal tidal wave played the most crucial role in these interactio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rong nonlinear forced non-resonant interactions among internal tides can be one of the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redistribution of energy in the internal wave spectrum.  相似文献   
106.
在海洋渔业区域减少和资源退化压力下,利用滨海和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安置转产转业渔民和调整海洋渔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海洋休闲渔业资源的类型,以及广西海洋休闲渔业的优势,并对广西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的思路及其模式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在介绍加拿大联邦地质调查局和布列颠歌伦比亚省地质调查所的职能、任务、机构运作和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指出地质工作社会化是国外地质调查机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的共同趋势,文末对组建中国地质调查机构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侧扫声纳是海洋测绘领域的常用设备,为解决侧扫声纳波束模式带来的声纳图像中央区域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侧扫声纳图像中央区的自动确定和重建方法。首先根据侧扫声纳测量原理,基于波束模式,自动确定侧扫声纳图像的中央区域;然后根据图像强度梯度和像素可靠信息,计算图像重建区域的优先级;最后根据优先级顺序,采用基于样例的方法对中央区进行重建,提高侧扫声纳图像质量。研究表明,重建后的侧扫声纳图像无论是在主观视觉还是客观评价指标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采用本文所提方法得到的重建图像,能够清晰地反映海底特征,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地层速度模型精度对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的定位结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常规的速度建模方法是根据声波测井资料建立初始层状速度模型,根据拾取的射孔信号初至通过反演进行速度模型优化,结果受射孔信号信噪比及初至拾取误差的影响较大,不适用于地面微地震监测.为了提高地面微地震速度模型的精度,提出了将多道射孔信号的叠加能量作为目标函数,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地面微地震速度模型优化方法,并通过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处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无法拾取初至或初至拾取不准对速度模型优化结果的影响,有效实现了速度模型的优化,明显提高了地面微地震监测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0.
近几年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矿山资源过度开发情况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制约了石家庄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全面了解石家庄市区存在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掌握这类问题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危害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评价,进而提出防范和治理各类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合理建议,为管理部门提供地质基础依据。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客观的反应了石家庄的生态地质环境实际情况,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