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162.
饮水型砷中毒分布在中国台湾、新疆、内蒙、山西、吉林等地。笔者采用GIS的空间数据叠加技术、化验测试与环境模拟技术,进行了地下水砷的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受构造运动控制,低洼地带堆积了巨厚的粉砂淤泥质沉积物和富含有机质的湖积物,为砷的赋存提供了空间。地下水砷的富集受水中Fe、Mn、pH、Cl-、PO34-、HCO3-、SO24-、Se的影响,其中,重碳酸钙型水中砷含量最低,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水砷含量最高。臭葱石(FeAsO4:2H2O)等含铁、含锰矿物在进入地下水的溶解过程中,形成铁(锰)氧化物和砷化合物(砷酸盐或亚砷酸盐)。随着Eh降低,氧化物被还原形成更为活泼的离子组分,吸附在氧化物表面的砷化合物随之解吸,还原环境有利于砷从沉积物中向水中溶解、迁移。研究结果为实施安全供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3.
根据LS模型参数中钱德勒项的时变性质,提出了基于钱德勒参数时变修正的CLS模型,并用CLS+AR对极移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CLS+AR模型在极移预测精度上较LS+AR模型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4.
利用SAR影像所包含的相位和强度信息,将相干系数与幅度特性相结合,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以后向散射系数、相关系数和相干系数为因子的地震破坏程度的评估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对青海玉树地震进行了受灾评估.  相似文献   
165.
郭卫英  柔洁  王翠 《内陆地震》2006,20(1):57-64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初勘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多时相、多波段、多种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对乌鲁木齐市及其临近地区进行活动断层的解译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近城区内主要发育有NE向、EW向和NW向等几组断裂构造,其中以NE向的断层分布最广,受城市改造最为强烈,也最具有活断层危险性评价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6.
四川小金-理县一带发育有燕山期和印支期两期花岗岩,存在稀有金属化探异常,已发现多处稀有金属矿(化)点,具有较好的铌钽成矿地质条件.该区内Nb、Ta具有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期成矿模式,前者富Ta,后者富Nb.岩体化学成分上以富碱为特征,Nb、Ta与Ti、Na、K相关性较好.通过对区域地质、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和已知矿床矿点的对比,研究了含矿岩体的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铌钽找矿远景区,预测了资源远景储量(334)为Ta2O5 200~500t,Nb2O5 300~600t.  相似文献   
167.
根据活断层性质、倾角及上覆层厚度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8个活断层场地模型,并以地震动作为输入,对这些模型进行了地震分析计算。最后对结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讨论了断层倾角、上覆层厚度等因素与断层破裂带之间的关系,力图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角度,对建筑物与活动断裂之间的安全距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8.
169.
柔洁  宋和平 《中国地震》1990,6(1):79-86
本文对1985年8月23日乌恰强震(W_s=7.4)的强余震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协方差矩阵由强震记录求得地面运动的主轴方向,并将台站记录(南北、东西)两个方向的加速度记录沿主轴方向合成为一条时程。 结果表明,地面运动的主轴方向基本都指向震中。当取不同时段计算主轴方向时,记录上的主峰时段的主轴方向与整条记录的主轴方向十分接近。对于断裂带附近的记录,其主轴方向受断层破裂方向的控制。沿主轴方向合成的加速度时程反应谱,与接近主轴方向的记录时程反应谱形状相似。合成记录与台站记录的峰值加速度值基本相等,而能量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70.
本文对宁夏金场子金矿床氧化带中的针铁矿进行了晶体形态、晶胞参数、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反射率、颜色指数等方面的研究,为了解该类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提供了有用的资料。作者(?)宁夏照壁山收集到极为罕见的晶形完善的针状针铁矿,对它进行了晶体测量工作,所获得的数据及晶体图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