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389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中新多型体的HRE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HREM)研究了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系列中氟碳铈矿(B)/直氟碳钙铈矿(S)的混层结构。发现并确定了B_5S_2(IH,3R)、B_5S_4(3R,6R)和B_(18)S_(10)(IH)规则混层矿物中5种新多型的晶体结构类型、晶胞参数以及理论晶体化学式等。HREM研究揭示出,在B_mS_n(m>n)型规则混层矿物新多型体的结晶过程中,成矿地质环境是复杂的。阐明了这些多型体是由该系列矿物中的氟碳铈矿(B)和直氟碳钙铈矿(S)结构单元层以不同比例沿c轴方向的有序堆垛构成。  相似文献   
43.
44.
基于空间统计学的空间数据窗口大小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提出基于空间统计学的方法来确定空间数据窗口大小,实例证明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对海底照片成像不均匀光照进行纠正的思路和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45.
结合外业测绘单位的新特点,指出了实施“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46.
采用多项式纠正和直接线性变换两种数学模型,对TM图像进行几何纠正,获得的正射影像与地形图矢量数据配准.在Microstation 95系统下,进行地形图矢量数据的更新,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7.
利用目前9210通信卫星网络中所获得的气象资料,实现大气环流场资料的自动处理和追加,并在MI-CAP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按月、旬、候的方式处理成Micaps系统的4类数据格式,分类存放.建立了本地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平台.系统由资料库系统、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实时监测决策服务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48.
反相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亚硝酸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訾言勤  孟国防 《岩矿测试》2001,20(2):108-110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技术与催化光度法相结合,用微机化流动注射分析仪准确控制反应时间,优化了实验条件,克服了催化光度法反应时间难以控制引起的方法精密度、准确度不高的弱点,拟定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方法。分析速度第小时20次,NO2^- 质量浓度在0.00-2.00mg/L,回归方程斜率为0.155。方法直接测定电厂测水中NO2^-的结果与Griess法相符合,RSD<5.0%(n=5)。  相似文献   
49.
50.
城乡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孟晓晨 《地理学报》1992,47(5):441-450
本文从城市化基本定义出发,探讨了劳动力在农村与城市两大经济载体之间流动的机制,指出农业容纳力与排斥力、城市吸引力与吸收力是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并在对四个因素进行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均衡与非均衡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