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295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需要征收大量的集体土地,而建立在城乡土地二元所有制、集体土地的传统种植业用途及长期的以农助工、以乡促城的思维定势基础上的征地制度,征地范围宽泛、补偿标准偏低。由此,产生了很多低价征地、强制征地现象,导致了众多涉地信访,甚至以申请征地补偿标准行政裁决、  相似文献   
132.
为探讨虾血对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影响,以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将增生性瘢痕块分为对照组(A组)、虾血治疗组1(B组)和虾血治疗组2(C组),以不同组瘢痕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虾血治疗对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肉眼观察虾血治疗组的瘢痕较空白对照组有改善;光镜下见虾血治疗组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含量降低且排列较规则有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虾血治疗组2微血管均数较少,抑制疤痕增生效应最好(p<0.01);虾血可能具有抑制兔耳增生瘢痕的形成及瘢痕组织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四川盆地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川盆地实测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CDC全球气温距平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盆地降水空间异常分布主要呈东西振荡特征,近46 a来,盆西降水显著减少,盆东降水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青藏高原夏季风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和脊线指数与盆地夏季降水的相关场表现为盆西和盆东反号分布,表明高原夏季风和西太副高可能是盆地降水东西振荡分布的重要原因。通过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回归分析发现,盆地降水变化趋势的区域差异,特别是盆西地区的暖干化可能是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134.
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脆弱性评估为脆弱性地区农户摆脱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青藏高原东部样带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建立了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11个乡镇的879户农牧民样本数据,开展了不同地带生计脆弱性评估。该指标体系反映了农牧民面临的主要风险,其生计资产,以及农牧民和政府应对风险的措施。结果表明:高原区农牧民生计脆弱性程度高于山原区和高山峡谷区。高原区的满掌乡最为脆弱,即便有政府的帮助,农牧民也不能应对风险。脆弱性程度高的山原区上部和高原区,处于不能适应的边缘,如不采取措施,当地牧民将不能应对气候变化、草地退化、药材退化等多种风险。导致该区牧民生计脆弱的原因既有各种风险的冲击,也因牧民自身生计资产和适应能力的不足。高山峡谷区和山原区下部的乡镇,农牧民能有效地应对风险,需进一步拓宽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渠道。因此,高原区和山原区上部的纯牧区是脆弱区域,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强农牧民的适应能力。政府的救助措施应从改善自然资产转变到改善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如技能培训、实行医保和畜病防治全覆盖、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在黑土滩区全面实行退牧还草、对退化草场进行治理和恢复。  相似文献   
135.
以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发生的2000年6月7日缅甸MS6.9地震、2011年3月24日缅甸MS7.2地震和2012年11月11日缅甸MS7.0地震作为主要破裂源,计算3次地震震后周围应力的空间变化,给出其对滇西南地区断层造成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的时间影响范围。结果表明:3次地震对滇西南地区活动断层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主要为负值,即受到应力卸载的影响,其中包括大盈江断裂、龙陵—瑞丽断裂、南汀河西支断裂、南汀河东支断裂、孟连—澜沧断裂、打洛—景洪断裂和怒江断裂,量值范围在-0.06~-0.002 bar(1 bar=0.1 MPa),卸载影响最大的断裂为打洛—景洪断裂,为-0.06 bar,木嘎断裂和龙陵—澜沧断裂受到加载的影响,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分别为+0.002 bar和+0.004 bar。  相似文献   
136.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度增强和形态学的遥感影像道路边界与特征点提取的方法。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度变换增强,通过对比分析直方图均衡化和对比度分段线性增强两种方法获取的增强影像,选取区分度大的分段线性增强方法进行影像增强,然后运用数学形态法进行影像分割,实现道路和其他图像信息的有效分离。利用Krisch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提取道路的边缘信息,并基于边缘特征利用改进的Harris算子提取特征点,将提取的特征点进行拟合并用函数模型描述图像道路信息,用于后期制图中道路信息的矢量化。  相似文献   
137.
天津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广文  刘铭 《地理学报》2011,66(2):223-23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保税区面临着向自由贸易区 转型的压力与趋势。自1990 年起天津滨海新区分别建立起了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和东疆 港保税区。目前3 个保税区已发展成为中国发展最成功的保税区之一和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 成部分。尽管存在着功能和空间整合以及政策约束等问题,但无论是现有基础、政策支持和发 展趋势上看,天津滨海新区具有发展成一流自由贸易区的潜力。本文依据自由贸易理论和国外 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发展经验,结合中国保税区发展现状、优势以及与典型自由贸易区存在的 差距,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 及问卷调查方法,初步建立起自由贸易区综合发 展水平评价模型和3 级指标体系。以香港自由港为参照,从目标效用度、开放自由度,功能开发 度及环境完善度4 个方面对天津滨海新区3 个保税区发展水平进行总体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 果提出扩大开放自由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完善环境和目标效用等方面的建议,并最终提出天津 滨海新区分阶段分别建设3 个保税区、3 个各自独立自由贸易区和统一的综合型自由贸易区的 “三阶段”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38.
组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及其生物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治理化学制药废水和生物制药废水,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室内模拟生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出水COD、BOD5的去除率均大于90%,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对生物相的显微镜观察分析表明,污泥絮体和生物膜生长良好,并出现变形虫、轮虫和漫游虫等原生和后生动物。对各构筑物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应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分别得到8株、3株、6株可培养的细菌。  相似文献   
139.
压力场分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指向和分布状态,地层压力演化成果可为研究区有利成藏区带评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基于钻井测试资料和地震资料,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经历了沙河街组-东营组沉积期(45.5~24.3 Ma)及馆陶组沉积期-现今(24.3~0 Ma)的一幕半“增压-泄压”旋回,压力演化表现为“积累-停滞-再积累”的总体特征,超压主体位于生烃凹陷,盆地中-东部剩余压力极大值高于西部,且主要赋存于沙河街组及东营组三段。南堡凹陷东营组末构造抬升剥蚀导致在24.8~14.8 Ma超压表现为停滞增长,且不同“增压”旋回沙河街组及东营组超压成因机制各异,第一个“增压”旋回(45.5~24.8 Ma)沙河街组增压幅度远高于东营组,沙河街组超压主要为欠压实及生烃增压双重贡献,东营组超压主要为欠压实成因;第二个“增压”旋回(14.3~0 Ma)沙河街组与东营组增压幅度相近,沙河街组和东营组超压皆为生烃增压成因。   相似文献   
140.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断裂系统十分复杂,为了揭示其成因机制,在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应用砂箱物理模拟技术,对涠西南凹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南北向的"不协调伸展作用实验模型"能够成功地模拟涠西南凹陷晚始新世以来复杂的断裂系统,断裂系统的主体特征在这一实验模型中均得到了很好的再现.涠两南凹陷复杂的断裂系统是在基底先1竽构造基础之上,在递进变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裂陷期(晚始新世一渐新世)断裂系统是在一个伸展期内形成(南北向伸展)、并非是多期构造叠加变形的结果.这一认识不但能够有效地指导涠西南凹陷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同时也能够为南海周缘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