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用Morishita播散指数研究了 1998年 1月 10日河北省张北M6 2地震的发展过程。发现从震前 3年半开始 ,Morishita播散指数异常空间演化经历了两次过程。即 1994年 8月至 1996年 1月 ,在震中周围 (2°× 2°内 )从无异常 ,到震中一侧出现异常 ,发展到异常向震中集中的过程。 1996年 2月至 1998年 1月 9日 ,又经历了无异常 ,到震中一侧出现异常 ,异常向震中发展 ,最后形成包围震中的态势 ,直到发震。Morishita播散指数的空间异常演化特征 ,有可能揭示张北地震的孕震阶段性发展过程 ,并为历史上无强震、且地表构造发育不明显的地区的破坏性地震的预测 ,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22.
从几个震例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中SO_$=、Cl-、Ca++、Mg++)资料的积累,表明许多井点在海城7.3级与唐山7.8级大震前水化学成分是有反应的。 在此基础上,对震前水浑过程Mg++的升高以及爆破实验的研究,探讨了水文地球化学变化的机制。认为震前水文地球化学的变化,除深层物质上涌外,多数是含水层及其围岩受应力作用产生应变的过程中发生的  相似文献   
523.
借助油田的注水实验,我们研究了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地震前兆机制。实验以10个井同时注水,注水深度为800~1200米。我们选用50~300米深的含水层作为水化学成分观测井。注水井的水源与观测井的含水层无关。当向800米以下深度注水时,该层压力增大,以此模拟从下层来的压力对水化学成分的影响。观测表明:当注水压力传递到上层含水层时,地下水化学成分便发生变化。其变化幅度与观测井的构造部位及地球化学环境有关,与观测井和实验注水井的距离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24.
2014年7月19日夜间黑龙江克山出现雨强超过90 mm的短时强降水,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此次冷锋前部的暖区强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水出现在580 dagpm线附近,副高诱发的超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2)地面辐合线和地形抬升触发对流。高空急流东移,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和辐散区与低层辐合相耦合促使对流快速发展增强。耦合消失,强降水则快速减弱。(3)低层暖平流明显,尤其地面具有暖锋锋生特征。强降水出现在不稳定层结和上升运动快速增强的阶段。(4)地面~200 hPa辐合层形成深厚的上升运动区,促使对流快速发展。(5)中尺度对流雨带沿地面辐合线生消。降水先出现在暖湿舌前部。随后,强降水产生的冷空气抬升暖湿空气形成冷锋特征的降水,由于强降水和冷空气的正反馈作用,降水持续时间长。冷空气势力最强时,伴随中尺度气旋性环流及0~1 km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龙卷产生。(6)开口状地形的辐合作用、抬升及局地地形导致的中尺度环流风场对暖区降水的形成和维持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25.
阐述了HD-STGPS的特点,通过在北京市地籍测绘中使用该仪器,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和建议,可供其它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526.
527.
孟憲民 《地质论评》1937,2(3):247-254
緒言滇省礦產,久著於世,明清之季;該省銅銀開採尤盛,遂啓外人覬覦之心。遜清末年外人之入滇考察礦產者,絡繹不絕,因之,法有建滇越路之舉,英有修滇緬路之議,目的則均在攫取滇省礦權,厥後時勢變遷,此議乃寢。時至今日,滇省礦產究屬如  相似文献   
528.
基于NetCDF的海底地形网格数据模型创建与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NetCDF的原理以及如何按照NetCDF的格式规则创建、快速调度网格数据的步骤和方法,并利用这些原理、步骤、方法,实现对海底地形网格数据的快速创建和调度,在此研究领域上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29.
郭炳火  修树孟 《台湾海峡》1992,11(2):95-100
本文根据1986年6月4日的卫星图像,分析了台湾浅滩及附近海域初夏表面水温分布状况,指出初夏在台湾浅滩上存在着暖水块,而其周围为冷水圈。文中计算了研究海区的潮混合状态,认为潮混合对形成这种特殊水文现象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30.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目前国际上的资源开发已从内陆向海洋转移,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投入了相当规模的人力与物力。开发海洋已成为当今世界获取新资源、扩大生存空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沿领域。目前,已具规模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有海洋油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