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11.
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受多期构造运动及古岩溶作用的叠加改造,该地区古岩溶作用形成的溶洞、裂缝等次生孔隙是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因此古岩溶发育研究是碳酸盐储层评价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文章在对轮古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大量成像测井资料处理基础上,主要通过对溶蚀裂缝、溶洞的成像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古岩溶标志的成像测井响应规律。高导缝在成像测井图像上表现为褐黑色正弦曲线,溶蚀缝表现为裂缝图像边缘不平直,未充填溶洞在图像上表现为暗色的团块分布,对于全充填洞,可在成像测井图中见到层理等沉积现象。溶蚀程度的差异可根据成像测井资料上解释的裂缝及溶洞中角砾的多寡来度量。轮古西井区,其大溶洞中角砾已溶蚀掉,部分溶洞充填泥砂,表明溶蚀程度很高;轮古中部各井溶洞中的角砾还比较大,单产状裂缝溶洞的规模比轮古西井区小,溶洞溶蚀程度较弱;轮古东井区未见单产状小溶洞,仅见大溶洞的雏形或只有交叉缝和溶蚀裂缝。对区域大量成像测井识别的洞穴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轮古地区奥陶系洞穴型岩溶储层的分布主要受表层岩溶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12.
岩石声波差异衰减特征及工程应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声波在岩石材料中传播时会发生差异衰减现象.由于岩石强度、完整性不同,造成其频率响应不同,声波通过不同强度的岩石时,对不同频率的声波信号滤除状况也就有所不同.通过力学强度高的岩石时,声波基本能够保持其原有频率成分,相反,当通过低强度岩石时,高频分量会迅速衰减而缺失,主要保留低频分量.通过实例研究,分析了声谱衰减特征与岩样矿物组成、密度及结构完整性的关系,验证了声谱衰减特征与岩体强度具有很好相关性的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声波信号在不同岩体中传播的衰减变化,指出声波衰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岩体的风化程度、破碎状态、强度及各向异性等特征.可以发展成为岩体工程地质勘测、试验和施工中的常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基于GRACE最新重力场模型RL05序列研究了高斯滤波、Wiener滤波、各向异性滤波三种方法在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监测中的适用性,计算了应用三种方法得到的水储量变化速率。通过与长江流域水文模型的比较,高斯滤波平滑半径为430km时所得的结果与Wiener滤波基本一致,但各向异性滤波反演的结果与水文模型更为接近,并且优于前面两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GRACE RL05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误差存在各向异性的分布特征,因此各向异性滤波更适用于GRACE区域水储量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4.
近年来我国强震数据逐渐增多,为了比较和分析我国的几个典型地震动衰减关系,采用一种信息论方法,基于实际地震动记录,计算选取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值,通过对数似然函数值对模型进行排序,并给出相应的权重及排名,分析了不同衰减关系对地震动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针对于我国西部强震数据,基于强震动记录建立的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地震动数据。研究结果可为地震动记录信息不完善或缺乏强震数据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To deal with the moving boundary hydrodynamic problems of the tidal flats in shallow water flow models, a new wetting and drying (WD)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e new method, a “predicted water depth” is evaluated explicitly based on the simplified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and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wet or dry) together with the direction of flow. Compared with previous WD method, besides the water elevation, more factors, such as the flow velocity and the surface shear stres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oving boundary. In addition, a formula is deduced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as critical water depth, which needs to be preset before simulations. The new WD method is tested with five cases including three 1D ones and two 2D o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WD method can simulate the wetting and drying process, in both typical and practical cases, with smooth manner and achieves effective estimation of the retention volume at shallow water bo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