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日本千叶大学环境遥感中心高村民雄教授的邀请,孙俊英于2009年12月14~17日赴日本千叶大学参加第15届环境遥感中心国际遥感会议(The15thCERESInternationalSymposiumonRemoteSensing)会议。  相似文献   
52.
气溶胶光学厚度监测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共同资助瓦里关气溶胶升级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太阳跟踪器和精密滤光辐射计。精密滤光辐射计(PFR)是瑞士世界辐射校正中心Davos物理气象观象台(PMOD)自行研制的,可以自动、连续地在4个窄光谱段对太阳辐射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进而获得气溶胶光学厚度。  相似文献   
53.
通过认真、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在塔里木盆地南部的塘古孜巴斯坳陷及周缘首次发现晚新生代正断层。在塘古孜巴斯坳陷内部发现的晚新生代正断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剖面上组合成地堑或堑-垒构造,与巴楚隆起东北缘所发育的晚新生代正断层相似。塘古孜巴斯坳陷西北缘发现的两条晚新生代正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剖面组合成一地堑构造,与阿瓦提凹陷西北缘沙井子断裂带上发育的晚新生代张扭性正断层带走向一致,但不具备张扭性变形特征。正断层形成于上新世晚期(约3 Ma),持续演化至更新世早期(约2 Ma)。正断层的活动时间也与阿瓦提凹陷周缘的晚新生代正断层一致。它们形成于一个区域性弱伸展构造应力场内,代表印度-亚洲碰撞远程效应下,塔里木盆地脉式挤压(-冲断)过程中的一个构造间歇期。  相似文献   
54.
以贵州省威宁县为研究区,运用多端元光谱混合分析法(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MES-MA)从2000年、2010年、2015年Landsat影像中提取石漠化信息,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该县石漠化主要呈面状连片分布,西北、中部较严重.2000-201...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新疆塔河油田奥陶系的溶洞 (穴 )和裂隙充填的 31件方解石胶结物元素分析及因子和聚类分析表明 :①方解石中的CaCO3 、MgCO3 、FeCO3 、MnCO3 相对平均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 98.38%、0.87%、0.6 8%和 0.0 7%,SiO2 、Al2O3 平均分别为 1.95 %、0.73%,Sr、BaO平均分别为 131.4× 10-6、5 16.5× 10-6,F和Cl 平均分别为 0.0 14 %和0.0 13%,而Mn +Fe/Mg、Mn/Fe平均分别为 0.87、0.10;②方解石中Sr/Ca =0.0 0 6 18Mg/Ca + 0.0 0 0 5 33( R2 =0.197),主要显示出无机成因特点;③方解石常量与微量元素特征均可由六个因子可代表组成,具有一定的沉积与成岩作用意义;④据聚类分析将样品划分出四组 :其中,以S6 9 W 0 37等代表的可能为潜流带中的淡水淋滤的产物,并可能经历了相当强烈的水 岩作用或埋藏溶蚀作用;以S6 9 W 0 38等为代表的则为大气淋滤的产物;以S80 W 0 6 4等代表显示出埋藏作用或海水成岩及混合带的产物特征,但不排除埋藏热水作用的影响;S85 W 0 0 5等样品推测为海水浓缩背景下埋藏成岩产物,可能出现酸性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56.
本文提供的海浪报方法,不仅将Wilson方法的数学模型编成计算机源程序,避免了查复杂的诺模图,而且对其进行了改进,从而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计算结果的精度。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说明本文提供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北极楚科奇海海冰特征研究——以1999年夏季为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北冰洋楚科奇海海冰分布、厚度、气/冰/海界面温度场观测,钻取海冰冰芯,观测冰结构的变化,发现3种海冰组合结构: 1)表面融化型; 2)表面和底部融化型; 3)整体融化型. 海冰结构形成的热力学过程为:在气/冰界面上,海冰上表面吸收辐射能使冰体升温,出现表面融化; 在冰/海水界面上,海冰盘与开阔水域的相间分布、相对运动,将周围温度较高的水体输送到海冰的底部,加热、融化海冰底部; 冰体升温,冰晶间盐水膜首先融化,分离冰晶,破坏海冰整体结构. 冰的相变吸热,使其温度维持在融点, 这些过程均衡了夏季北冰洋的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58.
雪冰中黑碳的测试分析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存在雪冰介质中的黑碳是了解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历史的重要工具.然而,雪冰中黑碳信息的准确提取却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离子,在测试分析的每个环节(样品采集,预处理,精确测定)都需要特别处理.本文就上个世纪80年代雪冰黑碳开始研究以来已有的测试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9.
Summer sea i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ukchi S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During August 1999, we investigated sea ice characteristics; its distribution, surface feature, thickness, ice floe movement,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round inter-borders of air/ice/seawater in the Chukchi Sea. Thirteen ice cores were drilled at 11 floe stations in the area of 72°24′ 77°18′N, 153°34′ 163°28′W and the ice core structure was observed. From field observation, three melting processes of ice were observed; surface layer melting, surface and bottom layers melting, and all of ice melting. The observ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s around sea ice floes showed that the bottom melting under the ice floes were important process. As ice floes and open water areas were alternately distributed in summer Arctic Ocean; the water under ice was colder than the open water by 0.4 2.8℃. The sun radiation heated seawater in open sea areas so that the warmer water went to the bottom when the ice floes move to those areas. This causes ice melting to start at the bottom of the ice floes. This process can balance effectively the temperature fluctuating in the sea in summer. From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sea ice observed from the cor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ce was composed of ice crystals and brine-ice films. During the sea ice melting, the brine-ice films between ice crystals melted firstly; then the ice crystals were encircled by brine films; the sea ice became the mixture of ice and liquid brine. At the end of melting, the ice crystals would be separated each other, the bond between ice crystals weakens and this leads to the collapse of the ice sheet.  相似文献   
60.
对塔中地区中1井等6口探井的东河砂岩和志留系砂岩中的25件重砂矿物中的锆石进行了一般特征分析,并选择了9件样品中的1666个单颗粒锆石进行了内部特征和72次微区U-Pb同位素测龄研究.研究表明:塔中东河砂岩中的锆石一般具有较高的磨圆度、相对高比例的岩浆岩来源和稳定的再循环沉积来源特征,反映了较高成熟度和较稳定构造-沉积环境;志留系下砂岩中的锆石来源差异较大,除了再循环沉积岩和岩浆岩来源外,还有变质岩锆石,但它又不具有典型变质锆石的Th/U含量的特征,有二种可能性:一是岩浆型锆石形成后经历了重结晶作用;二是原岩锆石受岩浆或岩浆期后热液影响.锆石的地质年代主要分为:(1)太古宙-古元古代(1.8Ga、2.2Ga和2.6Ga);(2)中新元古代(0.84Ga)和(3)早古生代(477~439.8Ma、431.6~421.1Ma).上述锆石原岩形成时代及其环境可能是一系列的大陆构造动力学事件的时代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