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一、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 系统的预报对象系统的目标是预报辽宁省每年5—7月、9—10月未来3—6小时之内的冰雹天气。 (二) 分类建立知识库普查1976—1985年的冰雹资料和150个冰雹个例,根据预报对象和预报时效选取40—  相似文献   
22.
本溪,多山、路面复杂。好天行车时尚须精力集中,加倍小心,如遇大雾天气,其危险指数更高。因能见度差,交通事故屡有发生,轻则车辆碰撞或撞伤行人;重则坠崖,车毁人亡。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越来越多的服务单位纷纷向气象台提出增加雾的预报项目。因此,要求我们气象专业服务预报人员对本溪地区雾的形成及其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作出较准确及  相似文献   
23.
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8-2009年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农作物生长季界限温度的热量资源变化趋势。以此为地方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调解农业种植结构,掌握因升温所带来的利弊关系,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各界限温度普遍存在始日提前、终日推后,持续时间延长,积温明显增多的变化趋势。≥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1 d,活动积温趋势增加340 ℃?d;≥5℃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3 d,积温趋势增加359℃?d;≥1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2 d,积温趋势增加305 ℃?d;≥20 ℃持续日数趋势延长8 d,积温趋势增加326 ℃?d。初(终)日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城市早(晚)于乡村、南部早(晚)于北部;不同界限温度下的积温变化特征为城市多于乡村、南部多于北部。  相似文献   
24.
1 引言 长期天气旱涝的趋势预报是十分复杂的,要建立一个精确的预报模型也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本文将长期旱涝趋势预报模拟成一个“Fuzz控制”系统,应用Fuzzy控制理论进行研究。我们根据预报员的经验,在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特性,总结出控制规  相似文献   
25.
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关系及其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沈阳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很大。经研究证明,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当≥20℃积温在2100℃以下时,就会因热量不足而发生延迟型或障碍型冷害,最终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如1957、1969、1972、1976年)。  相似文献   
26.
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9年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农作物生长季界限温度的热量资源变化趋势。以此为当地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探讨因升温所带来的利弊关系,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各界限温度普遍存在始日提前、终日椎后,持续时间延长,积温明显增多的变化趋势。〉1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1d,活动积温趋势增加340℃·d;≥5℃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3d,积温趋势增加359℃·d;≥1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2d,积温趋势增加305℃·d;≥2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8d,积温趋势增加326℃·d。初(终)日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城市早(晚)于乡村、南部早(晚)于北部;不同界限温度下的积温变化特征为城市多于乡村、南部多于北部。  相似文献   
27.
1引言深层地温在长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研究所汤您苍等在1975年就开始用深层地温做降水量分布预报。经多年的深入研究,深层地温在长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已取得很大进展。沈阳市气象台从1988年开始用深层地温做盛夏7月份降水量预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深层地温做大田播种一出苗期(4~5月)和小麦收获期(7月)的连阴雨预报。2深层地温逐日变化规律及异常变化的规定2.且深层地温逐日变化规律。本文用沈阳现象台1981~1995年历年逐日SO、160、32Ocm三个层次的地温资料。…  相似文献   
28.
“天气-风障-产量”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若想通过该系统取得最佳效益, 必须对林带结构做出优化决策。该文论述了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MDP) 在该决策中的应用问题。利用在沈阳市康平县对农田防护林带考察中所取得的资料, 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 计算出不同结构林带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这一生态控制系统中有关状态的转移概率; 用MDP折扣模型计算出折扣率β=0.9条件下的最优策略并加以改进。结果表明:在当地天气、作物状况下所形成的复杂系统中, 采用透风系数为0.35的疏透结构农田防护林带具有最优决策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