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62.
盘锦水稻产量灾损风险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和文  李春  曹士民  杨文艳 《气象》2008,34(5):38-43
应用滑动平均模拟方法,计算了盘锦地区1977-2006年30年水稻趋势单产,并据此求算出气象产量.以减产率>5.0%界定灾年,分别从不同气象灾害损失等级出现的概率、变异系数等角度综合分析了盘锦地区水稻生产的灾损风险.并通过计算水稻产量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寻找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和气象灾害.结果显示:盘锦地区水稻产量波动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减小,盘山县的灾损风险大于全市水平;热量条件的丰欠是造成盘锦地区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其中5-10月≥10℃的积温,5、6月份的平均气温及9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对产量影响显著;而在5月、6月和9月该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低温冷害,这与实际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63.
卢宜冠  和文言 《地学前缘》2018,25(6):196-208
金宝山杂岩体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毗邻哀牢山造山带北段,岩体中蕴含丰富的铂钯资源,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中大型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的主要组成为辉石橄榄岩,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辉石橄榄岩中。地幔是镍矿床和铂族元素矿床最重要的源区,因而对Ni、Cu及PGE等元素行为的研究,是剖析岩浆型Ni-Cu-PGE矿床源区特征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该研究获得金宝山岩体中辉橄岩铂族元素及Sr-Nd同位素数据,结合前人对ELIP中不同类型岩石系列PGE成分研究及Ni、Cu、PGE等元素在岩浆和硫化物中的分配系数,半定量模拟得到金宝山原始岩浆的形成源于地幔中高度部分熔融(25%~40%)形成的富PGE岩浆(含12.8×10-9 Pd,9.8×10-9 Pt,0.6×10-9 Rh和0.7×10-9 Ir),其铂族元素成分与ELIP苦橄岩成分相当,并且岩浆在演化的过程中遭受了10%~20%地壳混染作用。利用批式部分熔融公式及各铂族元素在硅酸盐矿物和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反演计算得到产生金宝山熔体的地幔约含有5.3×10-9 Pd,7.5×10-9 Pt,0.75×10-9 Rh和1.5×10-9 Ir,相比原始地幔而言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富集PGE的特征。这表明地幔中高度部分熔融+大量岩浆与硫化物的充分反应是形成大型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的一种可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64.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近30年土地利用与 覆被变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利用1972年MSS遥感影像、1986年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在总结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出速度、转入速度、综合动态度、状态指数等模型,并指出唯有将这些模型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利用上述模型以及LUCC的幅度、区域差异模型,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14个县市区LUCC的过程。  相似文献   
65.
气候生态因子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995~2005年冬小麦灌浆期间的灌浆速率、千粒重及其与大气湿度、气温日较差等的关系发现冬小麦在灌浆过程中灌浆速率、千粒重变化呈S型曲线,与大气湿度、气温日较差关系密切.冬小麦灌浆期间,大气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千粒重可达38 g以上;气温日较差每增加1 ℃,千粒重提高0.6553 g.  相似文献   
66.
2000年7月巴州高温天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7月7-17日,巴州地区(除山区外),普遍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居历史同期前列,个别地区突破了同期历史极值,本文从超长波系统、副热带高压的特点、100hPa南亚高压,EC850hPa温度预告图,层结不稳定,非绝热加热等方面对高温天气作了初步分析,得出了一些高温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秋季香菇袋栽技术和其生育期的适宜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68.
酸性条件下红壤中铝的活化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利用动态反复浸提模拟实验研究了4种红壤中固相铝的活化过程。结果表明,红壤酸化程度与土壤表面变换性铝呈正相关关系。当高强度外源H^ 输入土壤后,有机铝和无机铝均可活化。浸提初期以弱键合的有机铝活化为主,当浸提到一定程度时,弱键合有机铝亏损,无机铝活化的相对重要性显示出来。20次浸提后,宁海红壤,嵊县红壤及永春红壤的铝总活化量中无机铝占主要部分。当土壤酸化到一定程度时(如屯溪红壤)有机铝和无机铝均亏损,铝的活化量很低。酸性条件下弱键合有机铝的快速活化产生高浓度的可溶性铝以及随后的快速亏损都将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9.
山西地区分区近震走时表的编制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曼丽  张美仙 《内陆地震》1994,8(2):109-117
主要以山西太原、大同、临汾3个遥测台网的记录,结合山西省内及邻省部分台站的地震观测资料,用勘探、爆破与测震方法得出山西地区地壳模型结构。用观测走时与理论走时对比,划分出6个区域,计算出"山西地区近震走时表"及"山西南部地区近震走时表"。检验结果表明,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及深度等各项参数较J-B走时表均有极大的提高。经试用确认其适用于山西地区。  相似文献   
70.
郑和文  严明良 《气象科学》1996,16(2):178-183
本文在总结以往台风预报经验的基础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的PP法,建立了江苏省台风暴雨预报工具,通过利用T63模式产品的试报经验,工具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