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发育巨厚的礁滩相碳酸盐岩,为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钻井岩心和薄片分析,系统研究了研究区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的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总结了各类成岩作用的识别标志、发育规律及对储集体形成的影响。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包括泥晶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方解石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硅化和硅质充填作用,以及压实、压溶作用、破裂作用和自生黄铁矿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成岩序列及储层孔隙演化规律,认为早期强烈的方解石胶结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而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对良里塔格组礁滩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中国大陆“十字构造”形成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亚大陆是由许多分别亲劳亚或亲冈瓦纳的中小陆块经过复杂拼合而成的最为复杂的大陆,而中国大陆地处东亚的核心位置,是研究东亚大陆形成演化的关键。控制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最主要的构造格架是"十字构造",即东西向的中央造山系和南北向的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前者自东而西包括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是南方和北方陆块群历经古生代-印支期拼合形成中国大陆主体的构造结合带,并遭受中新生代陆内造山改造,构成了中国大陆地质地理、生态环境、人文经济等南北分野;后者不同区段继承了前寒武纪板块构造记录,逐步转化为古亚洲洋或古特提斯构造域大陆边缘,尤其是新特提斯构造运动,形成青藏高原隆升-扩展变形的东部边界,控制了晚中生代-新生代中国大陆东西反转演化。以"十字构造"为坐标系,中国大陆四个象限的地质、地球物理结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经济等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3.
周波  张文君 《四川测绘》2005,28(2):82-84
本文结合西南科技大学新区建设的大型土石方工程计量项目,说明了一套以数字化地形图和高程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通过运用南方CASS5.0和EXCEL(XP)软件,用计算机辅助大型土石方工程计量的方法。该方法能高效率、高精度地实现大型土石方工程计量。同时还对大型土石方工程计量过程中的人工干预程度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用于指导实践,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并为同类型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4.
张继  李海平  陈青  张航  周波 《华北地质》2015,(1):18-27,34
自从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以来,俯冲带的相关研究工作就一直方兴未艾。通过对俯冲带的分类、俯冲的动力机制、俯冲带与地震的关系、俯冲带中的流体与岩浆作用以及俯冲带成矿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介绍了在目前科技水平下对俯冲带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同时也指出了俯冲带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我国在俯冲带研究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5.
图斑净面积量算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地理国情监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利用已有数据库准确、高效地计算地类图斑净面积十分重要。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结构,并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实现了图斑净面积的量算,并借助Arc GIS图解建模进一步地实现了计算过程工作流的自动化。实践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易实现,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图斑净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6.
海岛开发,测绘先行.为了将高程基准由大陆传递至上川岛和下川岛,该文联合改进的三角高程法、GNSS静态测量、二等水准测量进行了跨海高程传递,测量路线形成了9个闭合环,并将跨海网纳入江门市二等水准网中进行整体平差.结果 表明,采用上述组合测量方法,该次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的环闭合差、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都远小于二等水准测量对限差的要求.该次跨海高程传递对上川岛和下川岛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针对当前地形建模注重渐变地形与地形几何特征(点、线)的表达,缺乏从整体形态上对地形的描述,该文提出将语义信息引入地形建模的方法。从地形建模的认知过程出发,引入"地形语义"描述地形的整体特征,剖析了地形语义的特点,实现了地形语义的形式化表达,设计了语义参与的建模流程,建立原型系统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地形语义信息作为数据源参与的地形建模能够保留一个地形区域的语义特征,提高了DEM的保真度,该方法进一步拓宽了地形建模数据源,为地形建模及其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8.
利用新版GRACE时变模型反演珠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CSR05、GFZ05、JPL05、ITSG-Grace2016、CSR06、GFZ06、JPL06及ITSG-Grace2018等8种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00 km高斯滤波和Swenson方法等数据处理策略去除时变模型的噪声,反演2005-01~2012-12珠江流域的陆地水储量变化,并利用ITSG-Grace2018模型、GLDAS水文模型、降水数据、实测地下水数据等资料对珠江流域的陆地水储量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3大官方机构发布的2006版GRACE时变模型的解算精度较2005版有显著改善,ITSG-Grace2018模型的精度也较ITSG-Grace2016有一定的改善,且新版在不同时变模型间的差异更小;2)ITSG-Grace2018模型反演的珠江流域陆地水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季节性变化特征与GLDAS水文模型、降水数据及地下水测井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9.
便携式多波束测深系统既要保证测深精度的基本要求,又要尽可能减小设备体积、降低造价。FFT波束形成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提高波束数目的手段,能够在DSP上实现,并且有很高的计算效率,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对FFT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仿真,通过处理湖试数据,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为解决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小型化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0.
利用狭窄平行板裂隙模型来模拟和分析单个裂隙内油运移的过程。实验中采用表面起伏的玻璃板制作平行板裂隙模型,通过改变水中蔗糖的浓度控制两相流体间的密度差,来分析不同密度差和注入速率条件下油的运移过程和特征。观察发现,油在饱含水的狭窄裂隙空间内的运移特征与在孔隙介质中的运移有相似之处:运移的路径只占通道的一部分,都具有不规则的分形特征,也可形成活塞式、指进式和路径式等模式。而这些模式的形成也同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利用孔隙介质中油运移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以Bo数和Ca数为纵横坐标运移相图完全可以用来表征单个裂隙中油的运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