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岩体工程计算分析中结构面刚度系数是至关重要的力学参数,计算分析的精度和可靠程度与这个参数密不可分,结构面刚度系数取值仍然是一个难点.岩体中应力波传播至结构面处将会发生反射和透射现象,利用应力波透射系数可反演结构面动态刚度系数.本文从细观力学角度运用颗粒离散元方法,开发分段线性接触模型及应力波吸收边界模型,开展宏观岩体中...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义乌市土地登记事务所涉及到法院查封土地的案件日益增多。为防范风险,明确责任,确保土地登记质量。义乌市土地登记事务所对依法查封(冻结、扣押)的土地使用权在土地登记过程中实行“三查一调”规定。一是365窗口工作人员在受理土地登记前,必须先认真核查有无法院查封情况并在便民服务流程卡备注栏中注明。如有查封等情况,土地权利的变更登记或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登记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23.
配额拍卖机制在碳市场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在综述配额拍卖机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回顾拍卖机制在欧盟、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等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碳市场中的应用情况,结合国内试点碳市场的运行情况,分析不同地区碳市场中拍卖机制的效果。研究认为,国际碳市场拍卖机制设计较为完善,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起到了增强市场流动性的作用,国内各试点碳市场拍卖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文中从拍卖机制的要素设计、平台建设、所得资金管理等方面对全国统一碳市场配额拍卖机制设计提出建议,为全国碳市场中拍卖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构造、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勘测,具有勘探深铑度大与分辨率高的特点,从而为水电隧洞工程勘察和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及依据.通过在吉沙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勘测中对地质灾害准确预报的实例说明,该系统是在特殊景观条件下先进的工程地质勘探手段.  相似文献   
25.
在现场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川县东河口地震型崩塌体200余块块石沿转折型沟谷的分布特征和各不同体积组块石的分布特征.提出块石拦截率概念,并据此从数量和体积2个角度定量分析了沟谷拐弯段对块石的拦截效果.分析认为:转折型沟谷在控制块石的运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相比小体积块石,沟谷拐弯段对大体积块石具有更好的拦截效果;从...  相似文献   
26.
活动层水热状况与地-气系统间能水交换直接影响着寒区生态环境、水文过程以及多年冻土的稳定性。利用唐古拉站2007年实测资料和SHAW模型,对研究点活动层土壤剖面温湿度进行了模拟。土壤温度方面,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NSE≥0.93;水分方面,纳什效率系数的平均值为0.69,说明SHAW模型可用于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内水热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基于模型的输出结果,对唐古拉站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分动态、地表能量收支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活动层冻融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冻结和融化响应时间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滞后,水分迁移通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2)地表能量平衡收支在季风活动引起的降水与活动层的冻融循环共同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同时,通过改变SHAW模型植被输入参数中的叶面积指数,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对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蒸腾量、土壤蒸发量与总的蒸散发量与植被的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浅层土壤含水率(20 cm)则表现为负相关,当叶面积指数在-100%(裸土)~100%变化时,总蒸散发量的变化幅度为-5%~13%。  相似文献   
27.
周剑  张路青 《地球科学》2022,47(12):4350-4361
地震作用下山体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与地震波入射角度显著相关,本文基于间接边界元方法研究SH波倾斜入射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基于间接边界元理论研发了用于边坡岩体动力响应分析的边界元程序,通过计算平直裂隙对弹性波的反射及散射波波场对程序进行验证,并详细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边坡在各种入射角度的应力波作用下的响应特性.SH波铅直向入射时,半圆形凹陷地形的谷肩位置地震动振幅最小,而半圆形凸起地形的最高点位置振幅最大,单面坡的坡肩位置地震动最大,楔形凸起地形的坡顶地震动最强烈;当SH波入射角增大,各类边坡的最大地震动力响应位置也有所偏移,地震放大系数亦随之变化;以樟木镇边坡为实例揭示了复杂形态边坡岩体中的局部凸起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微地形特征对地震动力响应影响非常大,凸起山体坡顶的动力放大效应最为显著;同一边坡在不同入射角地震波作用下产生的动力放大系数以及发生的位置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评价坡体稳定性和边坡工程抗震防设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黄福有  张路青  周剑  马显东 《地球科学》2022,47(12):4583-4595
切向恢复系数是滚石碰撞回弹的重要控制参数,目前的理论公式不能完全反映其作用机制,这是滚石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为此,根据滚石不同的回弹状态,提出基于入射角度变化的切向力模型;进一步,以切向接触理论和动能定理为基础,考虑碰撞过程中切向的摩擦耗能与变形耗能,推导了切向恢复系数的理论公式;最后研究入射速度、入射角、被撞击物体的变形模量对切向恢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滚动回弹的切向恢复系数主要受切向变形量的影响;滑动回弹时,入射速度对切向恢复系数的影响参数为\begin{document}$ {v}^{\frac{1}{20}} $\end{document},切向恢复系数随着其增加而缓慢减少;入射角度对切向恢复系数的影响参数为$ \frac{\mathrm{c}\mathrm{o}{\mathrm{s}}^{\frac{1}{20}}{\beta }_{i}}{\mathrm{t}\mathrm{a}\mathrm{n}{\beta }_{i}} $,切向恢复系数随其增加而增大;被撞击物体的变形模量对切向恢复系数的影响参数为$ {E}_{2}^{-\frac{5}{8}} $,切向恢复系数随其增加而增加.基于摩擦与变形耗能的切向恢复系数计算公式为滚石的碰撞回弹过程提供了新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9.
含水合物的沉积物力学参数是水合物储层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数据。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含水合物的沉积物中含大量的黏土,深入了解黏土矿物对沉积物力学特性的影响对水合物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PFC三轴压缩模拟,首先分析了沉积物中不含水合物时,黏土矿物颗粒特征的力学效应,然后分析了水合物对颗粒的胶结作用和围压对沉积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水合物模型的偏应力-应变曲线呈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黏土矿物的含量、颗粒形状和排列对沉积物三轴压缩特性具有显著影响。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多对沉积物力学强度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黏土矿物形状为条形的沉积物强度和弹性模量要明显高于圆颗粒模型,在细观上受颗粒平均接触数影响,条形黏土颗粒的定向排列使模型的力学参数具有各向异性。水合物对颗粒的胶结作用可显著提高模型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颗粒胶结程度的增大和围压的减小,含水合物的沉积物的破坏方式由塑性破坏向脆性破坏转换。  相似文献   
30.
区域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ArcGIS平台,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对我国高放核废物处置库阿拉善预选区进行了区域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资料系统收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核废料选址的特殊目的和要求,比选确定岩性、断裂构造、地震、构造应力、地形变作为阿拉善区域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的因子。利用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按适宜性好、适宜性较好、适宜性中等、适宜性较差和适宜性差5个级别对阿拉善区域进行了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评价分区结果为阿拉善预选区高放废物处置适宜性地段选取提供了依据,其中的塔木素和诺日公区段是适宜性良好的两个地段,进一步的选址工作可在这两个地段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