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洋CSEM法因其对海底高阻体反应灵敏,可用于探测和识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然而,由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和成藏规律复杂,一些区域横向块状分布或是垂向多层分布的成藏模式加大了探测难度和成本,对于探测分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实际CSEM探测中进行高阻异常的现场快速评估,借鉴地震勘探共中心点道集的转换方式,将二维模型的海洋CSEM响应在CMP域单元内转换为一维模型的响应,进而实现二维模型CSEM资料在CMP域内的近似一维反演,针对不同电阻率模型讨论勘探参数对异常体分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CSEM资料的CMP域反演对横向和纵向上相邻的水合物储集体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这为海洋CSEM法探测复杂成藏模式的水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提出了孕震断层的形变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形变特征,给出了其失稳的临界条件。通过对失稳过程的分析,对孕震期作了新的划分,并给出了失稳临界条件的形变判据。指出:综合使用GPS测量、跨断层短基线测量和固体潮观测,可以对孕震的时间进程实施追踪,并可对孕震的危险程度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43.
?????????μ?????????????????????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VTEC?????????????????????????VTEC??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VTEC?????仯??????£????????????????????????????????γ???仯???ɡ?  相似文献   
44.
????С??????????????α??????????????ε??????????????????????????????μ?????????????????????????λ?????????1995???????????????????7??6????6????????????????????У????????Ч????  相似文献   
45.
由于断裂两侧的磁性、密度的纵横向差异在重力、磁力异常上有所表现,因此所获得的重力、磁力数据为深入研究关键的地质课题提供了科学基础,如郯庐断裂带的基底性质、断裂形成特征和岩浆岩分布。利用最新的高精度航空重力和磁力数据以及地面重力数据,绘制了郯庐断裂带地区的1∶50 000重力和磁力异常图,并结合区域地质数据分析了重力和磁力异常特征。分析结果认为:存在连体的郯庐—大别古老构造带,郯庐断裂带南段是元古宙和燕山中期岩浆活动的复合反映带;郯庐断裂带为中元古—新元古代时期南华北陆块与下扬子陆块的界限;磁力、重力异常图对比说明,合肥盆地范围由老到新向东扩展。  相似文献   
46.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大陆强震机理的一种物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从地壳运动角度利用重复大地测量数据分析大陆强震机理,提出了利用反映地壳内部密度变化或时变的物理量来分析强震发生的密度变化机理的一种物理方法(1)介绍了地球内部密度时变的一般理论和单层密度时变理论,提出了分步迭代算法;(2)简要分析了断层位错引起的单层密度变化效应;(3)分析了1996年丽江7级地震前震区南部地壳密度时变(变化)的特征;(4)初步探讨了强震孕育过程中可能的地壳内部密度时变(变化)前兆模式或发震机制.  相似文献   
47.
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块体的现时运动、变形及其动力学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块体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对利用GPS测量数据解算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块体的位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块体2、10、13为近东西方向的运动,块体15为近北东向的运动外,其余块体均朝南东或南东东方向运动。同时,各块体还以各自的角速度绕其重心旋转。整个研究区在南北方向是压缩的,所得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利用震源机制解与原地应力测量的结果总的来说大体一致。最后,对产生中国大陆及周边块体运动与变形的动力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为了从地壳运行角度利用重复大地测量数据分析大陆强震机理,提出了利用反映地壳内部密度变化或时变的物理量来分析强震发生的密度变化机理的一种物理方法:(1)介绍了地球内部密度时变的一般理论和单层密度时理论,提出了分步迭代算法;(2)简要分析了断层位错引起的单层密度变化效应;(3)分析了1996年丽江7级地震前震区南部地壳密度时变(变化)的特征,(4)初步探讨了强震孕育过程中可能的地壳内部密度时变(变化)前兆模式或发震机制。  相似文献   
49.
Application of wavelet analysis to crustal de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The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tidal information, i.e. earth tide in the continuous deformation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before. And the analysis methods used were specially for earth tideonly. As to the medium-long period and non-tidal information, fitting and filtering are not the bestmethods. Because they are not able to reflect the variation process of frequency information withtime and to distinguish and extract mor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although they can eliminateyea…  相似文献   
50.
强震前后地壳形变场动力学图象及其参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地壳形变动态监测数据,应用图象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唐山(1976)、丽江(1996)等强震前后地壳形变场动力学图象及分数维和多断层整体活动水平等参量的演化.结果表明:“震前形变场降维有序”和“震前多断层加速运动”两种时空特征,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非线性阶段后变形局部化和断层软化所致.它们在几次强震前重复出现,具有重要的地震前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