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浙江省公共气象服务评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和气象科技服务报表分析,对浙江省公共气象服务进行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射洪县近30年来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云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近30年来射洪县的区域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射洪年平均温度在1986年左右发生转折性变化,气温明显变暖.而年降水量总体上以波动变化为主,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较为明显的减少.降水量与年平均温度的突变年代类似,但变化趋势正好相反,说明90年代以后射洪的气候向暖干型转变.各气象要素的综合分析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射洪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不容乐观:相对湿度的减少导致降水减少,而温度则在进一步上升,低云量的增加和日照时数的减少,使得阴天寡照加剧.射洪区域气候变化与当地诸如人口增长,城市扩大等人类活动,以及农业生态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应用1979.1-2006.12北太平洋海表温度(SST)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功率谱等统计方法对该区SST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太平洋SST年际变化较为显著,尤其在靠近亚洲大陆一带洋面、北太平洋中部中纬度海域及赤道中、东太平洋;(2)北太平洋西部和中部SST1-12月均呈上升趋势,靠近亚洲大陆的日本海一带和我国大陆以东洋面升温最快。除我国以东洋面升温中心在冬季外,其余海域升温均在夏秋季更迅速,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尤为明显;北美海岸山脉以西及赤道中、东太平洋SST则呈弱的下降趋势;(3)赤道中、东太平洋春夏季存在显著5a和3.5a左右的年际变化;北太平洋中部30°N一带冬春季存在5-6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约14a的年代际变化;(4)除北太平洋中部(西风漂流区)外,各个海域大部分月份SST高值年和低值年分别与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对应,西风漂流区SST高值年均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低值年与厄尔尼诺年对应。  相似文献   
14.
孔海江  王霄  王蕊  吕晓娜 《水文》2012,(4):37-43
通过分析1961~2010年发生在河南中南部持续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从水汽输送角度对河南省中南部(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的持续性暴雨进行分型,总结出3种水汽输送类型,即西南气流型、螺旋型和"S"型。对比分析这3种类型代表个例的水汽输送和水汽收支特征后发现,河南中南部的持续性暴雨主要是由西南气流型的水汽输送造成的;"S"型和螺旋型水汽输送也是造成河南中南部持续性暴雨的原因之一。西南气流型和螺旋型的水汽输送是造成淮河上游洪涝的主要水汽输送类型,其对应的天气影响系统分别是:高层低槽(低涡)、中低层切变线和台风低压(台风倒槽)。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如热浪、洪水等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同时,大气污染对疾病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与高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对疾病发生是否有共同的作用,还存在分歧.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气象对疾病的作用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6.
SWAN中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产品的检验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0—2011年5—9月河南省区域加密自动站雨量和全省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用点对点统计检验评分方法,分析SWAN系统中定量降水估测(QPE)和定量降水预报(QPF)产品在河南省短时强降水过程中的误差分布,并分别讨论二者在河南省区域与局地强降水过程中的差别及产生误差的直观原因。结果表明:1)SWAN中QPE和QPF均对小时雨量低于10 mm的降水有较好的估测和预报能力;QPE以豫西南和豫北效果最好,QPF在豫中地区预报能力更强。QPE估测较实况偏大;QPF对小时雨量低于20 mm的短时强降水预报略偏大,而对更强降水预报偏小,尤以豫西和豫南最明显。2)QPE和QPF均对区域性降水有更好的估测或预报能力。3)区域降水过程中,QPE对降水中心范围和位置估测较准确,估测值较实况偏大;QPF对强降水中心位置预报略有偏差,其中心强度较实况偏弱。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一次暴雪伴雷电天气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清芝  孙景兰  吕晓娜 《气象》2011,37(5):583-589
为探讨河南冬季暴雪伴雷电天气的成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的1°×1°的每6小时分析资料,分析此过程的天气形势特点、高低空急流的作用、雷达回波结构特征及反映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的相关物理量场的特征.结果发现,强降雪伴雷电现象发生时,逆温层的高度达到600 hPa以上;对流不稳定区出现在对流层中层,有利于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分析及统计方法,利用NCEP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造成2009年9月6-20日河南省北中部地区15d连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hPa高空急流的出现并且维持,南亚高压的偏东偏北,副热带高压的偏西略偏北,以及边界层的东北风(或偏东风),是造成此次长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因素;200hPa东亚西风急流的正异常与对流层中上层(300hPa)的暖异常在动力关系上相互匹配;湿层浅薄,水汽条件不充沛,冷空气影响的层次偏低是造成连阴雨天气累计降水量偏小的可能原因;温度距平随高度递增使得高云量增加,是形成日照偏少、气温明显偏低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专业技术岗位聘后考核指标体系及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气象专业技术岗位聘后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实意义,从考核的时间、成本、准确性、操作性及适应性五个方面思考,提出了适用于专业技术岗位聘后考核的3个常用方法,并深入分析了方法的应用,初步设计了通用的考核指标体系及标准。  相似文献   
20.
公众气象周年服务业务支撑系统包括今日实况、节日气象提醒、服务指标提醒、省内中短期预报、天气现象历史之最、文本素材库查询、历史资料查询等7大服务功能,系统平台采用C/S结构模式开发,可根据本软件的服务提示功能进行相应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