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1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质学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叶笃正 《气象》1977,3(9):23-25
我们在《空间问题与时间序列问题》一文中曾谈到,县气象站制作天气预报,基本上是利用气象要素的时间序列规律,而缺乏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这是个缺陷。如何根据单站气象要素来推断天气形势,以弥补这个缺陷,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我们  相似文献   
62.
曾庆存  叶笃正 《大气科学》1981,5(1):101-112
本文试图对旋转大气中运动适应过程问题的研究作一全面的评述,这里是全文的第二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球面上大气的地转适应过程和旋转适应过程;快波的激发以及涡旋和快波的相互作用问题;适应过程理论结果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以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3.
我们转载《科学报》1985、1986年度刊登的叶笃正、涂光炽、孙枢三位科学家的文章,以及左大康,许越先同志的文章,供广大地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4.
波状基本气流中的若干扰动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笃正 《气象学报》1964,34(1):1-10
纯粹的平直西风是非常少见的。在平均图上大槽大脊非常清楚。这些平均槽脊表示在大气中有着位置比较稳定不变的大型扰动。波谱分析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因此环流的最基本状态是波状的西风带,而不是平直西风带。本文就是研究波状西风带中扰动动力学。由扰动方程中可以看出通过西风带中的基本波动,不同波长的扰动有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平直西风为基本气流的扰动方程中不出现这种现象。 本文给出了若干扰动相互制约的规则,并研究了初值为一单波的扰动在波状西风带中的演变过程。理论计算给出了若干符合于观测事实的现象,尤其是一个槽的加深过程颇似Bjerknes辐散槽的模式。  相似文献   
65.
1997年10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叶笃正先生在杭州作了题为“全球变化和中国”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以高屋建瓴的视野,丰富翔实的资料,从大气科学出发,阐述了人类面临的环境挑战及应因对策。 本刊有幸蒙叶先生同意,将主要内容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6.
有序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   总被引:59,自引:7,他引:59  
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认为有序人类活动即:通过合理安排和组织,使自然环境能在长时期,大范围不发生明显退化,甚至能持续好转,同时又能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的人类活动。在分析有序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概念的关系的基础上,概括了有序人类活动概念提出的背景,列举了有序人类活动的主体及其功能,分析了有序人类活动的特征,并且介绍了有序人类活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7.
东亚和太平洋上空平均垂直环流----(一)夏季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23  
本文利用中央气象局出版的《北半球高空气候图集》中的风场资料,计算了50°E—130°W,0°—50°N范围内,七月平均850mb—100mb各标准层上的垂直运动,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经向和纬向垂直环流的特点。指出:夏季130°E以西的低纬度为巨大的西南季风环流区,此外在高原的南北两侧还各存在一较小的经向环流圈,影响着高原附近的天气和气候;160°E以东的中低纬度的海洋上空为经典的Hadley环流所控制,其强度和影响的范围自西向东递增;由于青藏高原地形及夏季的热源作用,使其与西半球,南半球和中东太平洋的天气系统产生遥相关;平均直接从青藏高原上升的气流对西太平洋副高的贡献不大,而平均从西边直接下沉到西太平洋副高的气流是从高原以东的大陆上升的。最后根据计算和分析结果给出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三维空间的垂直环流示意图。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笃正 《大气科学》1979,3(3):195-202
由于生产和军事上的需要,又有新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卫星技术的引进,以及与其他科学特别是海洋学与数学等的互相渗透,近二、三十年来,大气科学有了飞跃的进展。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我国科学虽然连续遭到林彪和“四人帮”的严重破坏,但由于各级大气科学工作者对他们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坚决抵制,近年来我国大气科  相似文献   
69.
探空资料的应用(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笃正 《气象》1977,3(11):5-7
上一讲讨论了高空测风的应用,我们看到从单站测风可以推测不少温压场空间分布状况。这一讲将讨论探空资料的应用。从探空资料也可以推测一些温压场空间分布情况,从而用于天气预报。这里讨论主要适用于中纬度带,其它地区可以参看。 一、中纬度大气的一般运动状态 中纬度是处于西风带,所谓西风带并非一直都是吹西风,西风带上存在着许多扰动——槽、脊,有时这些槽脊的振幅较小,有时很大,甚至可以闭合成  相似文献   
70.
叶笃正  徐淑英 《气象学报》1953,24(1):193-203
能量在大气中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大气中一切的现象之所以能发生,都是因为大气有适当的能量的供给和变化。大气中能量的式样很多,不同式样的能力有不同的重要性,研究各种式样的能力的多寡和它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