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大兴安岭是中亚巨型内生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经历了古亚洲洋演化、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新生代深断裂等多期的构造、岩浆作用,使得本区成为中国东北部寻找内生铜等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在与铜(钼)成矿相关的岩石地化、矿床地质和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曾提出过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造山、伸展拆沉与地幔柱等动力学模型,但有关岩浆演化对铜(钼)成矿作用的制  相似文献   
162.
冬克玛底冰川和煤矿冰川的物质平衡(1992/1993年)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对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大、小冬克玛底冰川和昆仑山煤矿冰川的同观测研究表明,1992/1993年冰川的物质平衡为正平衡,其平衡值唐古拉山冰川大于昆仑山冰川。冰川物质过程存在四个阶段,即低水平维持阶段,强积累弱消隔阶段,强消隔阶段和较强积累弱消隔阶段,空间上反映出随海拔升高波动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3.
164.
165.
166.
论中国北方三类构造环境中的蓝片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长林  古让寿 《地质论评》1990,36(3):200-219
本文主要研究和讨论中国北方三类构造环境中的蓝片岩,认为内蒙古温都尔庙地区的蓝片岩的形成是与古蒙古海洋板块的俯冲消减有关,为B型蓝片岩;陕西商南松树沟的蓝片岩的成因是与板块碰撞后的仰冲作用有关,为C型蓝片岩;商南赵川一带的蓝片岩的形成是与大型剪切推覆有关,为A型蓝片岩。文中对三类蓝片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作了一定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各自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67.
168.
煌斑岩与金的关系早被中外地质工作者注意,M.S.尼古拉斯·洛克提到,澳大利亚 Woods point 95%的金采自煌斑岩岩墙中的矿脉,西澳大利亚东部金矿田和默奇森成矿省数百条煌斑岩成群产出,出现高含量金。我国桐柏含金橄榄煌斑岩本身就是金矿,康滇地轴南瑞云南姚安煌斑岩也与金及多金属伴生,这就充分表明煌斑岩与金关系非常密切。但常有人错误地把煌斑岩确定为闪长岩、镁铁质斑岩等。因此,正确的认识和研究煌斑岩,利用煌斑岩寻找金矿,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9.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大地构造性质为晋宁期(800百万年)的古老地台,具中心地块的性质。鉴于世界范围内(如西欧和中欧、美国科罗拉多、苏联乌拉尔—蒙古等地),中心地块普遍具有对各时代、各类型铀矿化有一级控制作用的规律性,所以人们对塔里木地块给予了必要的重视,但该区中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广泛覆盖,因此找矿工作只能在边缘地带进行。三十年来,经过断续地找矿实践,已发现铀矿床4处,铀矿点、矿  相似文献   
170.
由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China)主办的第9届国际古海洋学大会(ICP9),2007年9月3—7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成功召开(图1)。来自31个国家或地区近500名古海洋学家齐聚一堂,交流、展示全球大洋基础研究成果,探讨未来海洋环境、资源研究前景。大会为期5天,以“从透视过去看未来海洋”为主题,分成“速度和时间:海洋变化机制的时间约束”、“海陆相互作用与季风”、“大洋之间的交换”、“海洋化学变动的生物响应”以及“全新世———研究未来的起点”等5个专题。会议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