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97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幂函数法则对放牧梯度上种群空间异质性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克氏针茅群落选择轻牧、中牧、重牧3个不同的放牧梯度,沿着50 m样线设置100个50 cm×50 cm的L型样方,每个L型样方内划分4个25 cm×25 cm的S型样方,以物种出现的频度(p)作为植被空间分布的观测指标,采用幂函数法则对放牧梯度上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种类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轻度放牧区羊草和星状刺骨藜、中度放牧区藜和糙隐子草、重度放牧区猪毛菜和多根葱具有高的出现频度,群落物种数随着放牧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整体来看,放牧梯度上物种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分布,物种空间异质性(δi)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拟合于幂函数规律曲线;群落的空间异质性(δc)随着轻牧-中牧-重牧放牧演替的进展呈现降低趋势,种群个体分布呈现片断化特征。在群落内部各个种群具有不同的异质化分布特点,物种结构主要表现出密集型种群和疏散型种群两大类型。这些趋势与种群的繁殖策略、生活史对策、群落的再生产策略等生理与生态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将晚古生代以来苏门答腊火成岩划分出四个岩浆-构造旋回或岩浆活动期次(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并讨论其板块构造背景。结果表明:分布于西苏门答腊地体海西期酸性侵入岩属于碰撞后地壳的火山弧I-型花岗岩带,其火山岩为大陆拉张带(初始裂谷)中的安山.玄武岩系列,而分布在东苏门答腊地体的大多数酸性侵入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性质。印支期西苏门答腊地体侵入岩为I-型花岗岩,属于火山弧花岗岩。印支期碰撞后板内岩浆活动带(廖内群岛-班加岛-勿里洞岛)的侵入岩以含锡s-型花岗岩为特色。燕山期以后的深成岩-火山岩活动的岩石类型和分布特征,受大陆拉张带(初始裂谷)及其相邻的洋岛的控制。燕山早期细碧岩属于陆缘裂谷火山岩。喜山期火山岩属于陆缘火山弧,其中橄榄玄粗岩落在洋岛玄武岩与洋中脊玄武岩(MORB)交界线附近。  相似文献   
123.
2004年初开始在川滇地区布设的4个地电台,使用所研制的抗干扰性能极强的PS-100地电测量系统和技术,捕捉地震短临前兆.至2008汶川8.0级地震前,唯一仍在工作的红格台记录到了汶川地震的HRT波短临前兆.根据潮汐力谐振共振波(简称为HRT波)短临地震预测模型,在汶川8.0级地震前5月11日夜至12日凌晨5时分析得到了大震即将来临的结果.所记前兆同以前各台对其他强震所记的HRT波震例的规律有很强的一致性.所测物理量(地电阻率与地电流)仅在强震前才出现潮汐力的周期,而其振幅在震前数月至几天明显增大.通过研究所记的实例表明,它们通常与几天后所发生的地震有因果关系,这种波的到时与台站的震中距成正比;由这种波动所测的断层固有周期%与断层长度(震级)有关,对6-9级地震,死的范围为1-6h.有证据表明,它们是来自即将发生地震的震源区.这种波动周期较长,在地壳中,可传播数百乃至数千公里.对发生在地壳中的浅源大震,地壳固体在其孔、裂隙中通常含有易于流动的(导电的)流体(溶液),这种流体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因受力(孔隙压力)先于断层位移(地震)产生的(微小)扰动(波动),对所观测的HRT波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从2004年在川滇地区增设4个PS-100HRT波台站,试图捕捉强震短临前兆,到2008年发生汶川8.0级地震(距离新增的MN台△=288km;距离记录到HRT波短临异常的HG台△=465km;距离青川640km)前,HG台捕捉到汶川8.0级地震的HRT短临前兆的全过程,表明地震是有前兆的,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在可预见的将来实现地震的短临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4.
抚顺盆地油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顺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北延东支[CD2]抚顺[CD1]密山断裂带上,盆内赋存有厚达200 m的巨厚油页岩层,按含油率高低,可分为上部富矿层和下部贫矿层。富矿层中水平层理发育,含油率多为5%~8%,最高可达12%;贫矿层中层理很少,多数层段含油率小于3%。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碳含量较高,最高可达13.1%。油页岩属Ⅰ[CD*2]Ⅱ型干酪根,成熟度较低。整个含油页岩岩系的形成经历了盆地初始裂陷、加速裂陷、稳定发育、较快速裂陷、较慢速裂陷、终止裂陷6个阶段。综合分析表明,油页岩贫矿层形成于盆地周缘夷平程度较高、物源供给较少、盆地基底沉降相对较快、有机质堆积比例较低的浅湖环境;油页岩富矿层形成于盆地周缘夷平程度较高、物源供给较少、盆地基底沉降速率相对缓慢、有机质堆积比例相对较高的浅湖环境。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充分考虑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诸多因素,成功地研制了40吨足尺变刚度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试验,实现了模型试验到实用样机的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足系统的性能满足各项设计技术要求,系统滞回曲线说明系统充分发挥了可变刚度的吸能,释能减振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文中研究了足尺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算法,试验工况与试验结果以及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6.
负载构造是一种重要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具有重力(密度差)作用是主要驱动力、变形发生在密度倒置的岩性界面等特征。根据变形构造与母体是否分离把负载构造分为3类:一是未分离的负载构造,包括重荷(模)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水滴状构造及底辟(挤入)构造;二是分离的负载构造,包括砂球(假结核)、砂球层、泥球;三是复合型负载构造。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岩心及露头中发现了大量的负载构造,通过对不同类型负载构造的特征描述、形成条件及触发机制分析,认为负载构造是地震和重力作用双重机制作用的结果,除了重力作用外,地震扰动是形成多种变形构造的主要原因,反映了鄂尔多斯盆地在晚三叠世印支期构造活动较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7.
浅议陕西省地下水库的建设与管理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建新 《地下水》2000,22(1):39-41
本文对什么是地下水库?陕西省地下水库建设的现状以及如何设、管理、运用地下水库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8.
衡阳盆地红层广泛分布,其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富水性受岩性、地貌、构造等因素控制。红层孔隙水为盆地内主要含水层,其富水性弱—中等。盆地内人口密度较大,较多厂矿企业单位零散分布,距离衡阳市集中供水水源较远,红层孔隙列隙水是盆地内居民的重要饮水水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红层地下水为盆地内居民及分散型厂矿企业主要供水方向,对实现地方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SinoMed数据库中,计算机检索关于针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10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对文献基本资料进行提取,同时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获得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总有效率[OR=2.63,95% CI(1.62,4.28),P<0.0001]优于常规对照组;治愈率[OR=2.96,95% CI(1.07,8.15),P=0.04]优于对照组;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MD=-1.49,95%CI(-2.16,-0.83),P<0.0001]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脱屑发病率[OR=0.06,95% CI(0.01,0.46),P=0.007]、口干发病率[OR=0.03,95% CI(0.00,0.22),P=0.0006]均低于对照组;但2组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在总有效率、治愈率、PASI评分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高,但此结果仍需严谨的高质量的文献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130.
氢脉泽自动调谐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