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吐鲁番盆地降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也是全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在全世界也是最干旱少雨的地区之一。可是至今为止,人们对这一地区的降水分布和降水特征认识尚不够清楚。本文从讨论盆地降水的分布规律)入手,分析了盆地的干旱少雨特征,以及形成少雨中心的地理基础。  相似文献   
512.
513.
人类生存每天必须消费2—3升水。而美国为维持高标准生活水平,每人大约要消耗7200升/天,其中部分直接用于个人生活和工业需要,72%的水用于粮食和能源生产。美国的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奥加尔水库水位下降,柯洛莱达河流域水分亏缺,以及圣·约翰谷地水资源不足是这一威胁的征兆。水源不足还在美国东部少数地区出现。由于农业和能源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特别是到2000年,美国计划粮食生产增加约30%,生物能源生产系统增加5—20倍,从煤和油岩中提炼混合燃料量增加2—5倍。水将成为未来能源生产的限制因素之一。本文拟将水资源短缺对未来粮食和能源生产的影响因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14.
东南亚大多数矿床构成五个成矿带.这些矿带中的矿床、矿种类型可用各种地质力学条件的反复出现及其相互影响来解释.从晚三迭世以来,东南亚地区被认为是和亚洲板块相连的一个不可分的大陆块,其三面与倾伏于这个地块之下的贝尼奥夫带毗邻.含有大量矿床及陆缘钙碱性岩浆岩带的岛弧产于贝尼奥夫带之上.斑岩铜、夕卡岩铜、铁和铅、火山岩型和热液型铅、锌、银、金、锡、钨和钼矿床与这些岩浆岩带有关.裂谷是地块中部占优势的走向断层作用造成的.一些锡矿床与同时形成的次碱性的非造山期花岗岩伴生.在古生代和三迭纪,东南亚地区至少属于三个不同的大陆块.这些地块为活动的大洋型盆地所分开.在贝尼奥夫带之上的地块边缘形成了铁、铜、铅、锑和锡矿床.以后这些矿床由于地块碰撞而占据大陆的最内部.一些岩浆铜镍硫化物及钛磁铁矿矿床与晚古生代大陆裂谷构造有关.这些古陆块的位置及成矿带形成的顺序可通过横向相分析及古地磁资料的研究来复原.东南亚显生宙的演变表明,这个地区的成矿性首先取决于地壳的类型.  相似文献   
515.
516.
用逐步回归方程对肇庆6县(市)分县汛期降水做预测,选取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太平洋海温场的若干个主分量作为因子(共1748个)。这些因子包含着气候背景场的主要信息,通过对预报量和预报因子群的相关筛选,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因子建立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报方程的复相关系数高,对肇庆汛期降水预报效果好。  相似文献   
517.
新疆东部地区夏季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1-2000年共40年新疆东部地区6站夏季降雨量资料、NCEP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探测等资料,对我国新疆东部地区夏季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及其暴雨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典型个例清晰的物理概念模型,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前兆依据。  相似文献   
518.
519.
近年来,随着青藏高原暖湿化加剧,降雨量及极端降雨天气增多等原因,西宁市南北山地质灾害呈多发群发、逐年增长态势,尤其是滑坡、崩塌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西宁市区居民、基础设施、绿化设施安全。为积极应对南北山地质灾害严峻形势,保障居民生活生产安全,巩固已有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深入分析了西宁市南北山近18年以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南北山地质灾害重点预防时期、重点防范区域、对绿化区的影响及后期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20.
万莉  高悦尔  沈晶晶 《热带地理》2023,(7):1247-1258
轨道站点影响区和站点之间功能布局是落实TOD理念(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空间开发导向的重要内容,客流是站点功能布局成效的直接体现。通过轨道站点影响区POI结构,将厦门轨道站点分为单主导功能、双主导功能和混合功能3类。通过分析站点客流量,明晰站点影响区功能布局与出行发生之间的关系。以站点间客流OD量及站点客流OD在各距离段的分布,分析站点之间功能布局与空间客流分布的关系。根据现状呈现出来的轨道站点功能布局特征及对应的客流特征,提出下一步发展策略。结果表明:1)高客流量站点以单、双主导功能站点为主,混合功能站点客流量并不突出;2)同类型站点间OD量较小,不同类型站点间OD量较大,空间站点功能互补性直接影响OD的空间特征;3)站点各距离段OD比例受中心地职能等级及周边站点功能互补性的双重影响。文章基于对站点影响区和站点之间功能布局与乘客出行相关关系的分析,结合城市功能布局的市场规律及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需求,提出站点影响区“混合基本功能,集聚主导功能”和站点之间“差异互补,连点成轴”的功能布局原则,以期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TOD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