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近年来,局域网在气象系统广泛应用,常遇到各种故障,下面介绍一下网络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92.
赵巧华  刘鹏  陈纾杨  周妍  王健健  汪靖 《湖泊科学》2019,31(4):1157-1168
湍流不仅是导致物质、动量等在水-气交界面的交换、水柱内部输送的关键过程,也是促进浅水湖泊中底泥再悬浮及水生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力;其中湍流动能耗散率(ε)不仅是描述湍流动能变化的关键物理量,也是刻画水体中湍流产生机制的关键过程.基于2017年10月29日-11月2日位于太湖梅梁湾采集的高频三维流速廓线和水温廓线观测资料,结合东山气象站同期的风场和辐射等气象资料,探讨太湖中ε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0.7 m深度以下水平方向上ε介于10-8~10-7 m2/s3之间,比垂直方向大一个数量级左右.尽管大型浅水湖泊几何深度浅,但其ε的深度廓线依然存在典型的3层:ε随深度递减的风浪直接作用层,深度从水面至1.0 m左右;ε基本不随深度变化的常数层,分布区间为水深1.0~1.9 m;随后是ε随深度递减的底边界混合层.热力分层的强弱(垂向温差)、位置对常数层和底部边界中ε的贡献显著,甚至造成ε的常数层起始深度下移.本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大型浅水湖泊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3.
高空气象探测技术的发展与探测仪器的进步密不可分。气压传感器作为探空仪搭载的核心器件,在高海拔极端环境下受到制作工艺及温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测量数据精度受损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气压传感器的标准气压值和误差之间的关系,推导了误差波动描述算式,把气压传感器标校任务转化为非线性回归方程系数的拟合任务,并设计一种用于误差系数拟合的RBF模型。将拟合后的系数结合误差波动算式来计算最终的标校气压值,以达到提高气压传感器标校精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拟合系数获取的标校值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相比,可使测量误差的偏差度≤0.1%,有效提高了高空气象探测中的气压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4.
把克拉通、下地壳和大陆岩石圈这几个重要的地质名词放在一起做文章的标题,其实只是想强调一个事情,即陆壳形成和稳定化的结果是形成大陆岩石圈.大陆岩石圈是地球圈层的基本单元,是现代板块构造运动的核心构件和核心载体.忽视大陆岩石圈,要讨论地球上大陆与大洋、地壳与地幔、地球的深部圈层与外部圈层、内部圈层间相互作用以及物质与能量的...  相似文献   
195.
浒苔的利用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国内外有关浒苔的研究动态,包括浒苔的生活习性、营养和药物方面利用以及对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浒苔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6.
对鹤岗市新农村建设及实现农村小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积极扶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措施,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但是,如何发展农业,怎样建设小康,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鹤岗市农业、农村、农民现状的调查,认为发展智能化农业、实施土地整理、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197.
三江源,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区,其高寒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使其成为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处于重要地位。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的实施至关重要。由于生态系统过程的复杂性、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模型本身的不确定性等,使得对高原植被生产力变化的驱动因素存在多种归因解释。本研究利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GLOPEM-CEVSA)估算三江源区2000–2012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基于像元尺度的气温和降水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三江源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格局,探讨气候水热因素对N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模拟NPP与野外采样的地上生物量(AGB)显著线性相关,能够解释AGB空间变异的45%,高于MODIS生产力产品(MOD17A3)的解释能力(21%);(2)1990–2012年间三江源区的气候呈暖湿化趋势,较之1990–2000年,近10年气候呈暖湿化加速趋势;(3)在暖湿化气候变化背景下,三江源全区NPP的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13.7 g m–2),统计置信度为86%(即显著性水平P=0.14);三大流域对比表明,黄河源头NPP增速最快(17.44g m–2 (10 yr)–1,P=0.158),其次是长江源头,澜沧江增速最低(12.2 g m–2 (10 yr)–1),统计置信度仅为67%;(4)NPP年际变化的气候因素分析发现,气温和降水能够解释全区草地NPP年际变异的83%,可解释全区高、中、低覆盖度草地NPP年际变异的78%、84%和83%。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植被生产年际变化趋势中起主导作用。这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脆弱生态区的影响机制,及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具有重要科学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8.
近景摄影测量下的视场关系指较小空间范围中不同视场之间存在的位姿关系,它用来确定不同摄像机所代表的参考坐标系之间的旋转量与平移量。它在交通监控、目标识别与定位、居家安全保障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近景摄影测量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确定两种不同视场之间位姿的方法,具体步骤为:①在大视场下进行变化检测,当有变化区域被检测到时,获得原始图像,同时在小视场下获得样本图像集合;②对原始图像和样本图像集合进行相对定向,得到样本图像相对于原始图像的空间姿态参数;③将原始图像和样本图像进行图像匹配,获取匹配度最高的样本图像,该样本图像存储的姿态参数即是拍摄瞬间小视场相对于大视场的位姿;④按照步骤③中获取的姿态参数调整小视场下的摄像机空间位姿,使其对准变化区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支持空间范围较小区域内视场关系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99.
根据菏泽市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企业在用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项目落地的主要因素,出台有关用地政策,解决企业用地难题,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拓宽发展空间,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项目档次和利用指标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等措施,更好地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0.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temperatures between early and late onset yea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north of 40oN is lower (higher) and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western North Pacific (SCS-WNP) is higher (lower) in winter, the onset of the SCSSM begins earlier (later). When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north of 40oN is higher (lower) and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the SCS-WNP is lower (higher) in spring, the onset of the SCSSM occurs earlier (later). The reason why the anomalies of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s north of 40oN can influence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s investigated by analysis of the wind and temperature field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mechanisms of influence over the land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test the ability of the p-σ regional climate model (p-σ RCM9) to simulate the SCSSM onset, three types of years with early, normal, and late SCSSM onset are selected and the SCSSM regimes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five sensitive experiments, when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s higher in the eastern part, north of 40oN, and lower in the western part, north of 40oN, and it rises faster in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and the Indian Peninsula, while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over the SCS-WNP are lower, the early onset of the SCSSM can be exp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