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71.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55属、89种,本文论述了马鬃岭蕨类植物的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并根据用途将区内的野生蕨类植物划分为7类,即药用资源、观赏资源、工业原料资源、指示资源、食用资源、编织和包装资源、饲料和绿肥资源。文章最后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马鬃岭蕨类植物资源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2.
唐山地区深部应力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山东约20公里的东矿区黄坨苗圃356米深钻孔中,在300米以上深度成功地进行了11次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取得了主应力大小及其方向随深度变化的资科。测量结果表明,现在唐山地区的应力水平很低,在接近300米的深度上最大水平主应力仅7.8兆帕,最大水平剪应力值也仅1兆帕。最大主应力方向在180米以上变化较大,180米以下的三次测量结果一致性很好,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81°西到北86°西,与华北地区应力测量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文中还将水压致裂应力测量的结果与应力解除与用声发射凯塞效应法测得的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3.
建立了规划信息发布系统的运行环境,加工整理、入库和发布了100多个GB的空间数据和多媒体数据,系统具有查询浏览、系统管理等功能,同时具有多窗口空间数据联动,方便的角色管理,灵活高效的海量数据发布等特点。系统的运行实现了规划信息共享,提高规划设计人员工作效率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4.
随着天然气研究工作的深入,常规气体地球化学理论及指标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的需求。随着分析测试技术水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包括团簇同位素分析技术、特定位置同位素组成分析技术等,这些技术为天然气地质学及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包括天然气中烷烃气体的形成温度、形成路径以及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信息。同时,上述测试技术的出现也为天然气勘探实践中的气源对比及天然气成因类型判识等应用研究从更微观的层面提供了解释。本文针对近些年出现的新型地球化学指标及相关测试技术从原理、测试方法及应用现状3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以期为今后气体地球化学理论的发展及天然气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5.
岩溶断陷盆地高原面洼地不同坡位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断陷盆地区高原面洼地不同坡位土壤的抗蚀性能,以高原面洼地不同坡位灌草地(上坡、中坡、下坡、坡底)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抗蚀性16个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坡位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都呈现出上坡>下坡>坡底>中坡(P<0.05),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量减少;各坡位土壤抗蚀性,0–20 cm土层,上坡>下坡>坡底>中坡(P<0.05),20–40 cm土层,下坡>坡底>上坡>中坡(P<0.05),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抗蚀性逐渐降低;粘粒、有机碳、电导、PAD、MWD湿为评价喀斯特断陷盆地坡位土壤抗蚀性的最佳五指标.建议根据各坡位土壤抗蚀性的差异采取不同措施,减小水土漏失同时增强土壤的抗蚀能力,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6.
刘鹏  刘雅利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03-67z1104
正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中贫有机质的夹层普遍发育,但夹层在页岩油评价中的作用不清。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济阳坳陷系统取心井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地层、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测试,开展了富有机质泥页岩中贫有机质夹层特征探讨并明确了其在页岩油勘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7.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是我国近些年来的重点找矿地区之一。本文对区内与虎头崖矿床I矿带(Fe)、野马泉矿床(Fe)、虎头崖矿床VI矿带(Zn)和卡而却卡矿床B区(Cu)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开展了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虎头崖矿床I矿带的斜长石以奥长石为主(An15.0-24.1);虎头崖矿床VI矿带的斜长石主要为钠长石和奥长石(An8.7-20.8);卡而却卡矿床B区的斜长石主要是中长石(An33.8-42.2);野马泉矿床的斜长石主要为奥长石和中长石(An26.2-48.4)。角闪石为典型的钙角闪石,其中,虎头崖矿床I矿带的角闪石属铁浅闪石;卡而却卡矿床B区的角闪石为镁角闪石和铁角闪石。各矿床(带)的黑云母普遍富Fe、Ti、F、Cl,属典型的铁黑云母。矿物学特征显示,各矿床(带)的黑云母结晶于相似的高氧逸度条件下,但在结晶温度和挥发份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黑云母的结晶温度和氧逸度特征与各矿床类型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岩浆结晶的温度和氧逸度可能不是控制本区矽卡岩矿床成矿作用类型的主要因素。黑云母的挥发份组成与各成矿元素间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其中,以Fe为主的虎头崖矿床I矿带和野马泉矿床的岩浆流体特征基本一致,表现出相对富Cl、贫H2O、F的特点;以Zn为主的虎头崖矿床VI矿带的岩浆流体相对富F贫H2O、Cl;以Cu为主的卡而却卡矿床B区的岩浆流体相对富Cl、H2O贫F,说明岩浆流体不同的挥发份组成可能与不同的矿床类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综合地质特征和矿物学特征可知,岩浆流体的挥发份组成可能是控制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矿床成矿作用类型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8.
针对海床在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利用大连理工大学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针对相对密实度为70%的福建标准砂进行了一系列应力控制式轴向一扭转双向耦合的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试。通过分别控制轴向与扭转应力幅值,研究了椭圆形主应力轴旋转应力路径下两个剪切分量对饱和砂土的动强度及其剪切特性的影响。结合所得试验结论,说明了目前广泛用于动强度分析的循环剪应力表达式无法正确反映椭圆形主应力轴旋转应力路径下的动强度,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动应力表达式用于分析复杂应力路径的动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179.
采用数字岸线分析系统(DSAS)和岸线分形分析(FA),以不同年份测量的9期历史地图为数据源,对1959—2002年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长度、形态及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1959—1984年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长度减小,岸线平面轮廓形态变得平滑、简单;从1984—2002年三角洲海岸线长度增加,岸线平面轮廓形态变得曲折、复杂。与此同时,整个三角洲海岸中前进、后退及进退平衡岸线的比例构成变化也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从总体上看,前进岸线所占比例变化呈不断减小趋势,但1980—1984年、1996—2000年曾有两次短暂的突然增大。从岸线变化速率及其空间分布看,三角洲海岸线进退变化于1968—1974年、1992—1996年两度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根据初步分析,1959—2002年黄河三角洲岸线演变是在黄河入海泥沙总体减少的背景下发生的,受到河口地貌变迁、海岸沉积动力系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0.
晚唐咸通十一、十二年,以皮日休、陆龟蒙为代表的诗人群在松陵(今苏州)地区展开唱和活动,仅一年的时间创作诗歌698首.陆龟蒙将其结集为<松陵集>.该诗集主要以皮、陆二人的交往诗为主,间以诗人之间宴饮游戏之作.这一方面是诗人之间情谊的见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唐末士人的好尚.该诗集的总体艺术成就并不高,但也不乏佳作,诸多咏物篇什体现出唐末咏物诗的特点.从群体之构成、诗集概貌、诗集中的咏物诗及诗人的末世心态等角度对该诗歌群体作一概述.通过对该群体及其作品的分析,透视处在时代交替之际士人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