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Surface O_3 concentration and its precursors have been observed at Longfengshan station,Heilongjiang Province for a period of one year from August 13,1994 to July 30,1995.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O_3 and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is analyzed inthis study.Observ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iur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O_3 follows a pattern ofdouble-peaks with amplitude of 27—28 ppb under fine days in summer and autumn.Although thediurnal variation is small(14 ppb),it is still detectable when it is overcast.Diurnal variation of O_3is irregular under rainy days.Surface O_3 concentration rises when wind speed starts to increase at0800 BT(Beijing Time)from 0 to 6 m s~(-1)in autumn,winter and summer.Relative high surfaceO_3 concentration is noticed frequently when S,SSW,SW and WSW wind are encountered at thestation during all seasons.At 0800 BT and 1400 BT the surface O_3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with theincrease of global radiation accordingly during fine days in winter,spring and autumn.During finedays average peak of O_3 concentration in summer is 20 ppb higher than that in winter while theaverage peak of global radiation in summer is almost twice as high as that in winter.The averagesurface O_3 concentration under fine days in autumn at Longfengshan station is 14 ppb lower incomparison to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from Lin'an station where Lin'an is at about the samelongitude and lower latitude,with same environment,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global radiation due to different latitudes in these two areas(difference of average peak globalradiation about 100 W m~(-2)).  相似文献   
62.
庐山降水化学垂直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庐山大气降水中离子浓度随高度降低而增高,但pH值减小。锋面过境降水与变性高压西南侧降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以及山下与山上测点离子浓度比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气流来向和污染源的分布有关。气溶胶对降水中SO4=贡献为91.0%。气流不同来向影响气溶胶浓度。不同天气过程,不同离子的云下冲刷过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3.
美国的气候变化地球物理监测(Geophsical Monitoring for Climatic Change简称GMCC)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环境科学研究院下属的空气资源实验室的一个机构。它管辖分布在地球边远地区的四个本底空气污染监测基准站(简称基准站)。本文将重点介绍GMCC和四个基准站之一的莫纳洛瓦(Maura Loa)基准站。  相似文献   
64.
From October 1995 to August 1996.a total of 50 ECC(electrochemical concentration cell)ozonesoundings were made in Xining(36.43°N,101.45°E,2296 m ASL)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and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ozone profile,and intercompare the Brewer Umkehr ozone profilesobtained at Waliguan Baseline Station over the Qinghai Plateau.It was demonstrated that(1)Umkehr produced estimates of the ozone comparing with ECC profiles were accurate to better than25% in the 20—38 km altitude range,and where 23—33 km region was the most accurate,withinabout 15% of the ECC ozonesonde:(2)higher differences between Brewer Umkehr and ECCozonesonde occurred in the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and ozone amounts wereoverestimated in Umkehr layers 1,2 and 3,and were underestimated in Umkehr layers 6 and 7 byBrewer Umkehr method.  相似文献   
65.
北京地区气溶胶PM2.5粒子浓度的相关因子及其估算模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中运用统计分析和气象统计预报的方法 ,使用北京白石桥小区的污染物观测资料和同期北京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 ,对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分别建立了气溶胶PM 2 .5粒子浓度与气体污染物、气象要素场的两类统计相关拟合模型。发现气溶胶PM2 .5粒子浓度与气体污染物浓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且与气象条件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此类时空变化及其量化估算模型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通过确定气象要素场和气溶胶浓度的关系可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的污染物输送和污染源扩散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的估算模式AERSCREEN在气象和地形资料的处理以及建筑物下洗等多个方面做了改进。利用估算模式AERSCREEN,针对30 m左右高度的点源,进行了不同排放参数、不同气象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烟气出口流速的增大,地面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随着波文比的变化,地面浓度最大值没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地面粗糙度的增大,地面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随着烟气出口温度的增高,地面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当烟气温度为75℃,粗糙度达到1.3 m时,地面浓度达到最小;随着反照率的增大,地面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随着烟囱高度的增大,地面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在各种烟囱高度条件下,随着最高环境温度的增高,地面浓度最大值逐渐增大;而在各种环境温度条件下,随着烟囱高度的增高,地面浓度最大值在逐渐减小;模式中,随着最低环境温度的增高,地面浓度最大值没有变化;但随着最小风速的增大,模拟得到的地面浓度最大值会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7.
关于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阴霾天气日益加重,国内相关部门和领域更加重视PM2.5的监测和研究的现状,调研了国内外大气环境领域关于PM2.5的研究情况,提出改善空气质量、加强PM2.5研究的建议。介绍了PM2.5的定义,指出PM2.55对人体健康和能见度的不利影响。国内关于PM2.5的研究工作包括:分析PM2.5和气象条件的关系;PM2.5的观测特征以及成分和来源分析;开展PM2.5的数值模拟。叙述了沈阳地区关于PM2.5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改善沈阳城市大气环境的措施,包括加强PM2.5的连续监测,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洁净能源、减少煤炭消费,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  相似文献   
68.
AERMOD空气扩散模型在沈阳的应用和验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1~12月沈阳逐日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AERMOD模式系统建立并验证了空气扩散模型;同时,应用污染源排放清单管理工具软件建立了排放清单,其输出的数据格式满足AERMOD空气扩散模型的要求。验证结果表明:颗粒物的监测日平均值与模拟日平均值的相关性较好,81%的数值落在模拟值与监测值的2倍误差范围内,模拟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8;SO2有72%的数值落在模拟值与监测值的2倍误差范围内,模拟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4。  相似文献   
69.
北京地区热岛非均匀分布特征的卫星遥感-地面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城市热岛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北京城市热岛总体演变趋势及其多尺度非均匀分布特征与城市建筑群面积、中高层建筑群空间布局的相关关系。采用晴空过程北京城郊地面自动气象站AWS(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气温观测真值对卫星遥感云顶黑体温度TBB(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 on the top of cloud)高分辨率场实施变分订正,解决城市热岛研究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的客观性订正问题。研究结果揭示了北京城市建筑群面积及中高层建筑群布局对城市热岛群总体演变趋势、多尺度热岛群非均匀分布特征的显著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北京晴空过程城区及近郊区多尺度热岛效应可由强、弱程度不同的热岛群"合成",北京地区热岛分布呈多尺度非均匀特征,即城区东西两侧为强热岛区,城西北园林区与古城中轴线区域为相对弱热岛区;在北京城市高速发展背景下,城郊街区热岛群的非均匀分布特征与城市建筑群布局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城市建筑群面积及中高层建筑密集程度的差异可产生区域性强弱不同的热岛效应,这间接反映出北京城郊中高层建筑群暖气或空调排放热源的局地影响效应。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发展有关建筑群布局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利用ISC3模型模拟了某电厂不同高度烟囱在不同风速、不同稳定度情况下SO2的最大落地浓度和落地距离。结果表明:在烟囱高度不变的情况下,稳定度不变,如果风速逐渐加大,则SO2最大落地浓度变小,且最大落地距离亦变小;烟囱高度不变且风速不变情况下,稳定度由稳定趋向于不稳定,则SO2最大浓度变小且最大落地距离变小;在风速和稳定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烟囱高度的减小,SO2最大浓度变大且最大落地距离不变;在建烟囱最高高度不宜超过3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