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应用重力资料估算东海冲绳海槽地壳厚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东海地区的重力资料,并参考在该地区进行的地震测深结果,应用线性公式估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析了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根据与中国东部地球物理场、地壳结构的对比,指出东海大陆架地区应是中国大陆的自然延伸.对冲绳海槽的地壳性质进行了探讨,指出冲绳海槽应该为东海大陆架的自然终结.  相似文献   
22.
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西部开发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该区水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的综合管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查地下水资源、采取工程措施增加大气降水等措施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23.
通过分析3种传统数据模型的特点,得出它们在管理地理复杂对象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引出了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本文利用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中的各种操作,以基本地理对象为基础构建复杂地理对象,并且在VC++6.0平台上实现了面向对象几何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24.
一种基于动态正方形的TIN的构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不规则三角网的构网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执行效率高,构网速度快,实现较简单,并用VC 6.0编程语言对算法进行实现,最后用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5.
分形噪声、多维分形滤波及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白噪声、布郎运动以及其它满足在双对数坐标中呈一直线和信号具分形结构、自相似性或尺度无关性。地球物理信号通常表现为多个这种信号的叠加,表面为多维分形特征,研究、模拟在双对数坐标中成一直线的信号以及如何将多维分形中多个这种信号剖分出来,对于理解相应的地质、地球物理成因机制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两口井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可以初步看出,在选定的物理测井曲线中,其具多维分形特征,不同的沉积过程相互叠架在原始测井曲线中,用滤波方法分析分解信号,可以了解不同沉积作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可能的环境变化控制机制。开发的图形界面程序使得这一过程极为容易。  相似文献   
26.
本文提出分段零平均方法,引用点间加零方法,利用周期图以及自相关功率谱,对八十年代美国SMM卫星所采集的太阳总辐照度资料中1980年与1984年的两段数据做太阳振荡谱分析,对频谱进行等步长叠加证认的结果,除了得出l=0,1,2等低阶声模以外,还清楚地得出了以在对SMM资料的研究所未得到的l=3声波模式,而由相干及谱峰半宽,推出了低阶声模的相干时间即激发寿命近似为3至9天.另外,比较1980年与1984年两段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太阳活动峰年1980年的模式频率比谷年1984年高出零点几至几个微赫兹(μHz),这意味着太阳短周期的振荡受长周期磁场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回顾了《地球物理学进展》(以下简称《进展》)创刊22周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进展》创办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根据计量学统计,分析了《进展》目前在我国期刊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认为《进展》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地球物理学领域有影响的核心刊物.作者也指出了《进展》的不足并给出解决方案,提出了创立一流刊物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期望广大作者读者关心、爱护《进展》,参与到《进展》的共建中来.  相似文献   
28.
金秋10月,每年一度的《地球物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委会在风景秀丽的长沙枫林宾馆举行.2011年10月19日晚8点30分,主编刘光鼎院士主持召开会议,参加年会的编委臧绍先、王家林、万卫星、陈晓非、刘代志、刘少华等出席会议,学会领导郭健、黄清华、倪四道和编辑部胡素芳、何燕、汪海英等参加了会议.专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少华编审向编委会做了2010~2011年度工作汇报.汇报了《学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取得成就和进展、存在问题和下年度工作计划及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29.
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地质体三维建模是地学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三维GIS及地学领域的空间构模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地质体工程特点,提出一种三维地学空间构模方法--似三棱柱(STP)法.该方法以似三棱柱体作为三维地质体建模的基本体元,并采用5类基本元素和6组拓扑关系对似三棱柱体的数据结构进行描述.它能有效地表达各种三维地质现象,也可以更好地与传统的多层TIN模型结合,维护好空间实体的拓扑关系.基于本文的建模方法开发了一个适合地质领域的三维GIS初步原型,并用实际钻孔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0.
南海的构造与演化与资源环境等关系密切是本文研究重点。本文针对南海的东北部构造及其块体构造方向,利用所采集的区域地震剖面,通过解析地震相与构造及其演化的关系,提出以下观点:(1)构造分区特点明晰,可划分为五个不同构造单元,构造单元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2)南海沉积盆地无论表现为拉张-弱挤压-强挤压的何种构造格局,其区域构造应力场是统一的;(3)首次发现反射地震剖面上显示出两个浅俯冲点。每个块体构造层呈手风琴风箱式折曲并向东聚敛,体现沉积盆地从发育、成长、结束、消亡不同阶段在南海的表现,其块体俯冲方向以及块体包络区域性倾伏方向均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