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大气模式CAM5对比分析了三套基于物理过程发展而来的冰晶核化参数化方案,包括BN方案、KL方案和CAM5自带的LP方案。针对三个方案的离线测试结果表明,由LP和BN方案计算得出的冰晶数浓度随硫酸盐溶液滴的数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而KL方案对硫酸盐溶液滴的数浓度不敏感;CAM5模拟结果显示,这三套方案得出的云辐射强迫、冰晶数浓度及其概率分布非常相似,基本上都接近观测。但是,使用KL方案得出的全球平均云长波辐射强迫从工业革命前到当代增加0.05 W·m~(-2),明显低于LP方案的0.36 W·m~(-2)和BN方案的0.33 W·m~(-2);由此可见,选择哪个冰晶核化参数化方案不会明显影响模式对冰云的模拟性能,但对评估人为产生气溶胶的间接效应可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2.
从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弱非线性和弱基流切变条件下,导得了描述非线性大气长波活动的推广的Kdv方程,并得到了方程的孤立波解及其色散关系。取近似于实际大气运动的物理参数作数值计算,得到了振荡型Rosby孤立波的水平结构和移动特征,其结果较之寻常的Kdv孤立波更接近于实际大气中的阻塞流型。  相似文献   
83.
现在的干酷根分类系统存在许多缺点,特别是无定形生烃方面一直存在着分歧。因此产生了一基于密度分离,元素组成性特征,以及干酷根的生烃潜力来区分鉴定的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干酷根分成类脂组的腐殖组,然后,将类脂组继续化分成高类脂亚组;中类脂亚组;变脂类脂业组和低类脂亚组。  相似文献   
84.
刘富明  洑梅娟 《气象》1984,10(7):17-20
一、引 言 暴雨预报是天气预报中的一个难点。就四川的情况来说,主要是对其发生的物理过程及有关因素还认识不足,因而,难以使暴雨预报技术有实质性的提高。暴雨是一种多尺度的复合现象,不能用一个单纯的临界条件来概括,只有各种尺度的有关条件都转化到比较有利时,暴雨方能发生。而对这种时机的掌握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认为,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85.
刘庆 《地球学报》1986,8(2):1-11
溆浦-三江断裂带是位于华南湘黔桂边境的平移断裂带。本文通过对断裂带基本平移构造的研究以及断裂带两侧地层岩相带的对比,认为该断裂带形成于中生代并以大规模左行平移为特征,最大平移量为300km。它强烈地改造了本区原来的构造面貌。在断裂带平移改造过程中,不同深度层次的地层岩相带的变形与变位方式有显著差别,地壳较深处以韧性变形为主,较浅部层次则主要为脆性-韧性过渡变形以至脆性变形。从地壳深部到浅处,断裂平移量是递增的。  相似文献   
86.
东移的青藏高原低涡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本文在统计分析1965~1982年6~8月高原涡活动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原低涡东移的物理原因,得出了低涡生成和东移的三种基本环流型式,并指出在低涡的东部出现200—500百帕散度差的正值区是东移低涡的基本特征。由于低层涡旋东部通常都具有辐合流场,因而高层辐散场使成为低涡东移的主导因子。这种有利的高层辐散场形成的原因,三种不同的环流型式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87.
走滑断裂系中的重要构造——拉分盆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分盆地是走滑断裂系中的一种特殊的拉张构造.地貌上呈现为菱形凹陷,其长度与宽度之间有一定的比率.盆地的主要构造组成有边界走滑断裂、边界正断层以及盆地内部的张性或张剪性断裂;它可以在板块边缘和板内不同的走滑构造环境中发育,一般形成于走滑断裂水平运动的晚期.拉分盆地是沉积作用的有利场所,沉积物十分丰富,由多种源区供给,而且大多属于近源沉积,横向变化很大.沿盆地边缘断裂及盆地内部有火山活动,火山岩的成分组合受所在构造背景的控制,大陆走滑断裂边界主要是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在板块聚敛带的走滑断裂环境则为钙碱性火山岩.此外,拉分盆地还是走滑断裂系中地震多发地带.拉分盆地具有双重力学性质,利于生、储油层和储油构造的形成,是油气藏的远景区,而且还含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及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88.
本文首先考察了西南区夏季(5——8月)降水距平分布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ENSO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了基本的统计事实,认为利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作西南区夏季降水长期预报具有较为可靠的物理基础,以此建立了预报模式,并进行了试报及检验。  相似文献   
89.
朱福康  黄福均  刘富明 《气象》1990,16(3):29-30
1979年5—8月国家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了首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它是我国高原气象研究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科学实验,是我国高原气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气象科技工作者跨部门、跨  相似文献   
90.
大气低频振荡同南亚高压变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富明  林海 《高原气象》1991,10(1):61-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