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川黔湘交境寒武纪层序划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世球  段冶 《地球科学》1995,20(5):485-495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露头剖面研究为基础将川黔湘交境寒武素划分为16个三级层序,其中下统含7个中统3个,上统6个,既有Ⅰ型层序又有Ⅱ型层序,具倾斜边缘的盆地中形成的Ⅰ型层序仅发育在早寒武世早期,共2个;具台缘斜坡的盆地中形成的Ⅰ型层序发育在台地形成及发展阶段,即早寒武世后期至晚寒武世早中期,共5个。上述层序的详细研究为海平面升降和加里东早期的构造运动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楚科奇海的水螅水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金  标林茂 《极地研究》2000,12(3):169-182
本文报道 1 999年 7月至 8月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破冰船在楚科奇海采集的浮游水螅水母类及其分布。分析鉴定了 8种水螅水母 ,其中 4种属于花水母目 ,2种属于软水母目 ,1种属于硬水母目 ,1种属于筐水母目。短新塔水母在楚科奇海是首次记录。简要记述了这些种类的形态特征并附图。楚科奇海这 8种水螅水母都是冷水种 ,其中 6种为近岸性的 ,2种是大洋性的。根据其地理分布可分为北极种、北极 -北方种和北方寒温带种等 3个类型 ,从动物地理观点看 ,楚科奇海的水螅水母类应属于北极区系。楚科奇海水螅水母类的丰度一般较低 ,其平均丰度为 1 0 8个 /1 0 0 m3,水平分布状况主要由优势种所左右 ,八斑腕唇水母和指腺华丽水母为优势种。垂直分层采样结果表明 ,指腺华丽水母分布于 0~ 30 0 m,其中以 50~ 1 0 0 m居多  相似文献   
13.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相展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岩心观察并充分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矿物、成岩阶段和成岩演化序列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成岩矿物等将储层划分为绿泥石衬边弱溶蚀、不稳定组分溶蚀、压实致密、高岭石充填和碳酸盐胶结5种成岩相。并通过岩心薄片资料刻度测井归纳出不同成岩相在GR、AC等测井曲线及其组合上的响应特征,由此实现各单井储层成岩相的连续划分。对长8油层组层序界面和基准面旋回与成岩相展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序界面附近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及高岭石充填相较为发育,且各井之间对比性良好,同时层序界面也控制了碳酸盐胶结;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最大湖泛面处均发育井间可对比的压实致密相,长82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砂体一方面易于遭受溶蚀产生次生孔,另一方面由于受沉积驻留和碎屑组分影响导致压实强度较弱,因此物性总体比长81砂体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长江上游流域降水结构时空分布特性,利用长江上游流域67个气象站点1961—2005年45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各种不同历时连续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Trend Free Pre-Whitening方法消除降水时间序列中的自相关成分,利用非参数的Mann-Kendall法检验了降水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长江上游流域及各分区各历时降水发生率随降水历时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贡献率先增加后降低,以短历时降水为主;②长江上游短历时(1 d和2 d)降水贡献率发生突变的时间在1976年,长历时(6 d和10 d)降水发生率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84年,贡献率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99年;③长江上游短历时降水集中出现的次数增加,降水强度增大,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较大,而长历时降水出现频次降低,降水量占总降水量比例下降,其中岷沱江流域、大渡河流域、长江干流区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5.
双通道能见度自动测量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透射和散射的原理出发,推导了基于红外测量的双通道能见度仪的工程测量方程,比较了单通道和双通道能见度测量仪的性能,结果表明,双通道能见度测量仪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使用可靠、维护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松花江傍河开采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Visual MODFlow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以地下水水位降深不大于含水砂层厚度的1/3为准则,通过使预测流场与允许降深条件下的流场尽量接近,给出了第二松花江干流傍河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结果表明:现状年条件下区域地下水资源开采强度较小,而傍河开采条件下各适宜区地下水开采潜力巨大,在多年平均降水保证率条件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可达140×104 m3/d;适度规模傍河开采可引起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变化,但不会对河流生态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与其他钵水母相比,倒立水母具有独特行为:在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在海底呈倒立附着、“睡眠”的状态。为探索与这一独特行为相关的遗传信息,本研究对安朵仙水母(Cassiopea andromeda)和同属于钵水母纲的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巴布亚硝水母(Mastigias papua)进行首次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和注释,并重点分析了这3种钵水母与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HoxPOU基因家族的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关系。遗传分析显示,刺胞动物门中HoxPOU基因家族具有明显的物种间差异性。对Hox基因的分析首次发现钵水母及水螅(Hydra vulgaris)的“前段Hox基因”产生了部分缺失,并进一步印证了刺胞动物不存在“中段Hox基因”的假说。安朵仙水母和海蜇具有相对全面的ParaHox基因种类,即GSXXLOX/CDX基因,而巴布亚硝水母只有GSX基因。在POU基因多样性方面,安朵仙水母、海蜇、星状海葵(Nematostella vectensis)的基因组具有全部4类POU,而巴布亚硝水母、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水螅只有2类POU。在本研究分析的刺胞动物中,安朵仙水母的POU-1,-6亚型的核苷酸多态性最高;安朵仙水母与指形鹿角珊瑚(Acropora digitifera)、星状海葵的POU-2/3/5亚型的序列多样性较其他钵水母更高。另外,3种钵水母与水螅粘附蛋白的比较结果表明,安朵仙水母具有巴布亚硝水母和海蜇所不具有的粘附相关鼠李糖结合凝集素和一类抗氧化活性物质铁螯合物还原酶。综上所述,安朵仙水母具有更多POU编码基因和复杂POU亚型,以及具有粘附相关凝集素和还原酶的编码基因,可能是与安朵仙水母倒立附着生活方式相关的关键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18.
Halocyprid ostracods are appreciable part of ostracods floating through virtually everywhere in marine environment.In this study,we describe a new species of genus Polyconchoecia Xiang,Chen and Du,2018,tribe Conchoeciini Chavtur and Angel,2011,family Halocyprididae Dana,1853 from the middle of the South China Sea.Polyconchoecia chenii sp.nov.is very close to P.commixtus Xiang,Chen and Du,2018.But it differs from P.commixtus by the distinctions of locations of major glands of carapa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endages:more posteriorly situated left asymmetric gland of carapace,no right asymmetric gland;segmented frontal organ;the endopod 2 of the first antenna with a very small seta;a-and c-setae of the first antenna with long end joint have long end joint,the b-and d-setae have no end joint,spinose e-seta without end joint;the e-seta of the second antenna is present;teeth side is distinctive;the setal counts of the mandible,maxilla,fifth limb,and sixth limb are individual.The locations of the major glands on carapa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antenna can be the key of the new species.This work is the second discovery of the genus Polyconchoecia from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9.
σ-坐标是地表水三维水动力及物质输运模型使用最多的垂向坐标,但陡坡区域水平压力梯度误差长期制约着σ-坐标在海洋模拟中的发展,现有解决方法如z-平面法、相对密度法、提高精度法和地形光滑法等都未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文提出σ-数值切割单元法,在陡坡区域引入伪床面,降低H/x,消除了长期存在的区域水平压力梯度问题,将问题转化为陡坡位置的非贴体网格问题,进一步采用数值切割单元法解决边界拟合问题.对数值切割单元法的关键步骤,如床面数值识别、网格单元或节点分类、数值源项的半隐式求解以及切割速度的插值计算,提出适合于地表水地形分布特性的具体解决方法.模型既利用了传统σ-网格的简单高效性,又克服了σ-坐标在陡坡或复杂地形中应用的局限性,实现了σ-坐标和数值切割单元法的联合优势.理想海山试验表明,σ-数值切割单元法所产生的最大速度误差相对z-平面法减小近一倍,全域动能误差减小两个量级左右.海沟、海山、大陆架及河口区域存在下的复杂地形数值试验表明,模型对复合陡坡地形同样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种群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雨  林茂  杨清良  林更铭 《海洋通报》2012,31(4):426-432
分别对1996年5月和1997年7月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51个采样站位的87份网采浮游植物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束毛藻种群的物种构成和丰度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水动力条件、温盐、营养盐及其他元素对束毛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的束毛藻种群由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dtii)和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组成,前者分布最为普遍,检出率100%,丰度最大.1996年5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44.55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1%,在吕宋海峡密集,总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态势.1997年7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152.72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9%,除吕宋海峡外,台湾东北部海域为次高值区,总体呈现西南高,中部和东部低的分布态势.较之邻近海区结果,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的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高于太平洋赤道热带海域、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东海产卵场,低于台湾海峡西侧20 m 以浅和东海低氧区.在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的丰度分布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黑潮流向所决定,高温高盐的黑潮水系利于束毛藻的增殖,束毛藻的丰度分布与 Fe、P 等化学因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寻找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