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2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本文利用气象站点近年对再生稻的田间观测和多年基本气象资料,对再生稻适宜气候指标作了分析论证:划出再生稻的适宜气候区域;立足于目前主要品种和经济技术条件,对2000年前再生稻可望达到的面积作出估计;提出发展中需注意的气象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我区位于云贵高原西北边缘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地形复杂,区内相对高度近2000米,形成了我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的特点。在海拔940—1500米的金沙江河谷地带是高温区,年平均气温19—21℃;低温区在海拔2300—2900米左右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0—14℃。若以气温划分气候带,1500米以下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大致属“南亚热带”;1500—2300米的半山地带,大致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2300米以上的山区大致属“南温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雨量增多、相对湿度也增大。  相似文献   
93.
1977年我们对杂交水稻三系开花习性的气象条件,主要是与气温、湿度的关系进行了观测试验。观测时间是在我县杂交水稻大面积繁殖制种的花期,即7月20日至8月6日,在海拔840米一季中稻区,用平行观测方法进行的。现将有关结果整理如下。 一、花期动态 据观测,在同次分蘖的有效穗中,群体花期从始花至终花所经历的天数,由于品系不同,花期长短和盛花期出现的日期也不同(见表1)。  相似文献   
94.
渤海某处风速梯度观测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海港、海岛及海面上的建筑与海上运输,都需要海面附近的各种气象资料。风速随高度的分布及有关数据,就是其中一部分。在国家建委组织下,根据海洋石油勘探有关工程设计的需要,在渤海某处的海上钻井平台和井架上,安装了三层EL型电接风速仪,于1975年5月—1976年5月,对风速梯度进行实际观测。风仪分别安装在26米、39米、63米高度。  相似文献   
95.
褐稻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我省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后期生长威胁甚大。褐稻虱发育进度与气象关系甚为密切。利用气温进行褐稻虱发育期的预报,对掌握防治适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农业部门有关褐稻虱各虫态平均历期与温度的饲养观察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求出回归方程式和其在测报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
木文分析新疆‘水’旱年度前冬11月至当年6月间北半球中高纬度500毫巴月平均环流波型及逐日超长波的演变特征。在新疆冬春干旱少雨(雪)月份,500毫巴中高纬度环流波型与北疆气候上降水量最少的元月份的平均波型相似,即半球内盛行大西洋东部,西西伯利亚和东北太平洋三个波脊。而多雨(雪)月份,往往相似于北疆气候上相对多雨的11月和5月份的平均波型,半球内盛行欧洲(偏西或偏东)和美洲西岸两个波脊。这种平均槽脊主要是各超长波的稳定及其演变的综合结果。造成新疆季节性‘水’旱异常的长期天气过程,分别表现在欧洲(对应多雨)和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对应少雨)两地区,有数次(通常为2~4次)准静止的超长波脊接连替换的过程,造成亚欧环流长时期的相对稳定。 在研究上述准静止超长波脊替换过程的演变时,我们又注意到500毫巴极地高压的活动情况,发现上述欧亚准静止超长波建立和替换的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北太平洋高压分裂单体西退并入型”、“大西洋高压分裂单体东移并入型”和“上游效应型”三种基本类型。并且提出,前两类基本过程,可能是欧亚准静止超长波脊建立或替换,亦即异常环流长期稳定的一种天气学判据。  相似文献   
97.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同志,1974年种的五亩麦—稻—稻—年三熟试验田,平均亩产3129.4斤。他65岁时,曾向党组织表示要“年满七十,粮过三千”,即他满70岁时要达到亩产三千斤粮,结果他提前一年(即在1974年)实现了自己的誓言。1975年产量又有所提高,为革命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8.
在早稻育秧中,为了抗御寒潮,保护良种,争取季节,群众创造了温室育秧,经过4—5年的由点到面,由小面积到大面积试验,获得了成功。华容县新河公社新建大队1,800亩早稻,全面采用温室育秧,平均亩产达808斤。省农科院试验,温室秧比露地秧一般增产4—11%。温室秧生长整齐适于机插。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工厂式的温室育秧更有其发展前途。 温室育秧完全是用人工控制小气候培育秧苗。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调剂温、湿度培育茁壮秧苗,为什么早稻温室秧比露地秧早熟高产?对  相似文献   
99.
抗雹夺丰收     
内蒙古丰镇县麻迷图公社地处丘陵山区,天气气候变化复杂,夏季经常遭受雹灾,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公社党委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狠批“听天由命”的唯心史观、坚信“人定胜天”,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依靠群众,大打抗雹防雹的人民战争,使这个历史上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