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266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481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991.
二维物体的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与航空摄影测量领域里重要的研究目标。本文提出在图像预处理阶段运用边缘提取的算法和数学形态学先得到轮廓线,形成对特征的描述。基于这些特征描述建立了用动态规划法进行特征匹配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它不仅具有可靠性和稳健性,而且在计算机上易于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992.
以华北地震区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震中迁移图象为例,揭示了我国各地震区带内的强震震中迁移有以下基本迁移特性:强震震中在每完成一次迁移后均将改变其原来迁移运动的方向和速率,即改变其迁移运动的速度。因此,不论是时间意义上还是地点意义上,在强震震中迁移的前方将存在着一个未来强震危险性较小的前向扇形时空安全区,未来一次强震发生在这个扇形时空安全区内的可能性不大。并对强震震中这种普遍的变速度“扭头”或“掉头”迁  相似文献   
993.
陈社发  邓起东 《地震地质》1994,16(4):404-412
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和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变形特征及发展过程,论证了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是由于其北西侧松潘-甘孜褶皱带中的北东~南西向收缩派生的南东向挤压而逐渐发育起来的。推覆作用是晚三叠世晚期以来自北西往南东逐渐扩展的,属前展式(背驮式)。  相似文献   
994.
霍尔果斯活动构造的断裂扩展褶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先岳  邓起东 《内陆地震》1993,7(4):335-343
作者在论述霍尔果斯活动构造地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霍尔果斯活动逆断裂的扩展和背斜褶皱的发育过程。断裂扩展褶皱作用以后断裂构造活动演化为背斜后翼向上分叉的数条南倾的叠瓦状逆断裂,地壳总缩短量在5km以上,缩短率大于5mm/a。  相似文献   
995.
王嘉玮  王刚  王宗起  武昱东  王东升  王坤明 《地质论评》2021,67(4):67040869-67040885
南秦岭的北大巴山—武当山—十堰—随州一带发育大规模的镁铁质岩墙群,其岩石学成因为地质学家所广泛关注。本文对其中的武当山十堰地区黄龙—方滩一带发育的辉长岩体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SHRIMP锆石U-Pb年龄以及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辉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21.2±2.5 Ma);岩石地球化学组成显示辉长岩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其平滑右倾的稀土配分模式与E—MORB相似;中等Ti、Zr、Hf、Nb含量,亏损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结晶年龄锆石的ε_(Hf)(t)值在-13.5至-6.18之间,表明岩石具有古老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2103~1640 Ma)。综合分析表明:该套辉长岩岩浆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低压、中等程度部分熔融形成,并且其源区为亏损地幔与富集地幔组分混合成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的相关资料,认为该套E—MORB性质辉长岩形成于类似汇聚边缘的构造环境,可能为受勉略洋壳俯冲影响,为俯冲—碰撞造山阶段产物。  相似文献   
996.
根据大量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研究陇东地区典型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特低渗透—致密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成因等,探讨成岩作用类型及主要控制因素,剖析延长组长6与长8成岩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该区砂岩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建立了三角洲和重力流成岩演化模式序列,研究区目前处于中成岩A?B期;并从储层形成的物源、沉积环境、古气候等方面的差异性,探讨了华庆区块长63和马岭区块长81成岩作用差异性的成因。由于长6较长8粒度细、杂基含量较高,其压实作用强,原生粒间孔保存较少,早期绿泥石膜胶结不发育,含铁碳酸盐胶结物及自生伊利石含量高,砂岩储层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997.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首个亿吨级致密油赋存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油层组是该盆地致密油的典型代表,但对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的分析较为缺乏.通过对长7段致密储层特征及石油运聚动力的分析,储层成岩演化、物性演化及其与生烃演化匹配关系分析与储层润湿性分析,综合对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优质烃源岩的生烃增压及泥岩欠...  相似文献   
998.
准噶尔盆地小拐地区佳木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小拐地区佳木河组属低孔、低渗储层,为明确该区储层的主控因素,根据岩心观测、薄片鉴定、分析化验等结果,研究其沉积特征、储集空间、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结果表明:小拐地区佳木河组为一套巨厚陆上冲积扇—扇三角洲复合沉积,岩石颗粒组分复杂、成熟度低,储层主要储集空间包括界面孔、微裂缝、溶蚀孔、构造裂缝等;储层受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影响,非均质性强.该区构造裂缝较为发育,以构造成因的直立剪切裂缝为主,对储层改造具有重要作用,裂缝发育情况与油气显示及产能密切相关;该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岩相、构造运动、成岩作用等.该区岩性岩相是控制储层发育的根本条件,构造运动产生的主控断裂有利于油气运移与聚集、强化储层裂缝发育,成岩作用中的溶蚀作用有效改善区内储层储渗性能.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目前针功耗分析攻击的影响因素研究偏少的情况,讨论和分析了取样电阻对功耗分析攻击的影响.功耗分析攻击的研究对象是功耗曲线,现有常见实验平台采集的通常是包括各种噪声的功耗综合.取样电阻作为功耗分析平台中的一部分,会在电阻噪声和功耗区分度两方面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功耗分析攻击的正确率.因此为了提高攻击正确率,在不影响区分度的前提下可选用相对小的电阻.  相似文献   
1000.
海南文昌地区夏季雷暴地面电场观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了解海南文昌地区雷暴电环境的基本特征,利用安装于距地面3.5 m 楼顶的大气电场仪和雨量资料,分析了文昌夏季阵性降水对应不同类型的电场特征、单体雷暴活动电场演变规律及降水和闪电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过观测场顶部无闪电的阵性降水过程地面电场极值较小,电场和降水基本呈现反向同步的变化特征。过顶单体雷暴在闪电发生前,地面电场提前产生扰动,明显的扰动一般提前于电场过零点约15~30 分钟,第1 次闪电发生一般提前于降水20~30 分钟。统计多次较强单体雷暴过程发现,阵性降水之前和降水过程中闪电比较密集,降水后期闪电较少发生,降水强度和闪电频次有一定的正比例关系。典型单体雷暴进入衰退期电场变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阻尼振荡(EO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