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318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708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42.
电子水准仪DINI20和DL102试验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ZEISS DINI 20和TOPCON DL 102型仪器为例,介绍电子水准仪和编码标尺的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阐述对上述电子水准仪的补偿器,编码标尺倾斜与遮挡等性能的检验结果分析,由建立的试验场实测精度得出,上述仪器一般机用于三、四等水信测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于二等水准则量,并指出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3.
振动采油工艺是近两年研究开发的一种物理采油新工艺,尽管起步晚,增产机理还不清楚,但它的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这一工艺研究开发进展情况作了概述,地增产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煤矿底板突水灾害地下三维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底板突水实例的统计资料,研究了突水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综合分析煤层底板内应力测试三维有限元电算及相似材料模拟结果探讨了底板突水灾害地下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形成的原因,为深入研究底板突水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5.
46.
47.
黄土与古季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黄土的古季风记录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区的环境变迁历史是来自中,高纬大陆的偏北冬季风与来自中,低纬海洋的偏南夏季风的环境效应优势期相互交替的历史。文中简要介绍了有关黄土高原黄土与古季风研究的重要进展,侧重讨论了中原地区末次冰期高分辨率黄土所记录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变迁的特征,最后就今后全球变化计划的黄土与古季内研究提出了几点意义。  相似文献   
48.
论山西的水资源与洪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西由于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和下垫面等条件影响,降水偏少,蒸腾力强,致使水资源和降水时,空分布有明显差异,异区同枯,调供能力不足,因而历史上旱,洪灾害频出,应以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予以调配。  相似文献   
49.
不同激素对沙冬青组织培养生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志荣  安力 《中国沙漠》1997,17(2):209-211
以沙冬青无菌苗茎段为材料,采用MS基本培养基,对6-BA、KT、IBA、GA进行不同浓度和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6-BA(1.0mg/L)对芽的分化有利,但不利于芽的伸长生长;KT(0.1mg/L)配合IBA(0.1mg/L)既有利于芽的分化,又可增加芽的伸长生长;GA(1.0mg/L)对芽的伸长生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0.
薛莲花  史基安 《沉积学报》1996,14(2):102-109
碳酸盐胶结作用是辽河盆地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砂岩中最常见的胶结作用之一,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变化大、分布范围广。本文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氧碳同位素等方法,对研究区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发育状况、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有机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CO改变了砂岩的成岩地球化学环境,既为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创造了条件,又为其沉淀提供了物质来源,从而对砂岩储层孔隙的发育、演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