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天津地区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浅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质、钻探资料和物探测井、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测试等资料的研究,结合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和对已有资料的二次开发,查明了天津地区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尤其是岩土体的热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并借助Excel办公软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岩土体的热导率为1.23~1.62 W/(m·℃),比热容为1898.52~2201.70 J/(kg·K);粘土和粉质粘土含水量在19%左右时热导率最佳,粉土和粉砂含水量在17%左右时热导率最佳。该区浅层地热能赋存丰富,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32.
既比处于泸西盆地下游边缘,岩溶发育均匀性差,地表干旱,严重缺水,打井找水难度较大。文章论述了既比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赋存特征,介绍了岩溶区地下水勘查布井的工作方法;利用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物探成果,结合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确定了井位,结果证实钻孔水量丰富。分析认为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差异主要受溶隙充填、连通程度控制,总结出一套以岩溶水开发利用为龙头,抗旱与节水喷灌高效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应急抗旱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提出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33.
内蒙古包头市哈达门沟金矿床是华北陆块北缘乌拉山-大青山地区的大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新太古界乌拉山群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二长片麻岩和含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中,成矿流体性质不明。文章对哈达门沟金矿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开展了流体包裹体中的He、Ar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表明,赋存于黄铁矿流体包裹体中的4He含量为(83.92~606.46)×10-8cm3STP/g,n(3He)/n(4He)值为0.19~0.91Ra,幔源He的含量为2.62%~13.73%,平均为9.95%,表明成矿流体中的He主要来源于地壳,大约10%来源于地幔。~(40)Ar含量为(71.22~308.22)×10~(-8)cm~3STP/g,~(40)Ar/~(36)Ar比值变化于2793.6~7253.5之间,在n(~(40)Ar)/n(~(36)Ar)与R/Ra图解和n(~(40)Ar*)/n(4He)与R/Ra图解中,显示地壳氩和地幔氩的混合来源特征。结合已有的氢、氧、硫同位素研究,认为哈达门沟金矿成矿流体主体为地壳来源,但幔源流体的加入清晰可辨,乌拉特前旗-呼和浩特山前断裂很可能为富钾质壳幔混合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和动力。  相似文献   
334.
WeatherCentral系统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气象节目制作系统WeatherCentral在当地品牌气象栏目《杭州气象》使用后,凭借其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完美结合、基于数据库支持的绘图功能以及主持人的追踪互动效果等,使得气象信息传播的准确率和到达率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一年来,《杭州气象》平均收视率从5.9上升到8.11,升高27%。通过对比收视率变化可以看出,WeatherCentral系统对提高观众的兴趣度、地理信息系统和气象数据的绘图功能相结合带来的视效和专业性、使用上的快捷方便等方面都能起到明显的效果,相关制作人员可以继续学习和开发其使用方法和领域,为电视气象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335.
一次西南静止锋的准地转锋生函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洋  俞佚名 《高原气象》1995,14(3):365-372
本文采用准地转锋生函数及Q矢量散度对1990年3月23日06时至26日00时发生在贵州省的静止锋进行了诊断分析。当北部冷空气加强时,引起静止锋锋生,并且向南移动。在850hPa上,准地转上升运动在静止锋周期呈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分布,准地转上升运动的极大值区在位置上与降水中心对应较好,并且能反映其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336.
图古日格是内蒙古宝音图地块内的一例具有中型规模的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呈NW向穿插于各类晚古生代岩体与下元古界宝音图群地层中,矿体走向、倾向延伸相对稳定。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等。发育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围岩蚀变。与金共生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05.6±4.5)Ma、模式年龄为(313.5±4.8)Ma,限定图古日格金矿是晚石炭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辉钼矿Re含量介于42.42×10-6~307.7×10-6,显示成矿物质可能为壳幔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337.
宫忽洞是内蒙古中部的一例典型矽卡岩型铜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中元古代白云鄂博裂谷带内,赋存于矿区东南部花岗斑岩与白云鄂博群呼吉尔图组结晶灰岩形成的矽卡岩中。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分布,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闪锌矿、辉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榴石、透辉石、方解石、萤石等,矽卡岩类主要为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99.6±1.7)Ma,推断宫忽洞铜矿床是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花岗斑岩高Si、贫Al;亏损Ba、Sr、P、Ti等元素;10000Ga/Al值变化于2.32~3.49;稀土配分曲线呈典型的"V"字形;Fe OT/Mg O值介于9.86~12.27;其成因类型为A1亚类的A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后造山拉张构造环境。3件热液方解石δ13CV-PDB值介于-10.6‰~-8.6‰,对应的δ18OV-SMOW值为4.6‰~15‰,宫忽洞铜矿床成矿期的CO2可能由花岗斑岩与灰岩地层的相互作用形成。4件不同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2‰~10‰,表明成矿所需的硫可能来自于岩浆硫与海相硫酸盐的混合;4件不同硫化物的206Pb/204Pb=17.706~17.828,207Pb/204Pb=15.506~15.564;208Pb/204Pb=37.841~37.969,表明后造山阶段拉张环境形成的A型花岗斑岩体可能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  相似文献   
338.
冷湖铀矿床是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北部新发现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砂岩型铀矿床,为了研究该地区铀矿物的类型、成分特征、赋存形式及铀成矿作用,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下侏罗统小煤沟组相关蚀变矿物进行了矿相学、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成像分析.研究发现,冷湖小煤沟组矿石主要包括杂砂岩型及碳质砂岩型两种,整体发育后生蚀变.铀矿物主要...  相似文献   
339.
南麂列岛岛礁区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底层拖网方法,以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进行了南麂列岛岛礁区域2011年4月、8月、11月和2012年3月4个季节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鱼类有69种,鱼类种数夏季>秋季>冬季>春季;(2)六指马鲅、海鳗、棘头梅童鱼、龙头鱼、赤鼻棱鳀、白姑鱼、、中颌棱鳀、六丝钝尾虎鱼等15种鱼占鱼类总渔获量的89.13%,是调查海域底层拖网的主要捕捞鱼类;(3)不同季节的鱼类渔获量组成相差较大,优势种季节演替现象明显;(4)渔获率的季节变化明显,渔获率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夏秋季渔获率较高的区域一般在调查海域西北方向的开阔海域。  相似文献   
340.
供水系统震害预测专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建立了供水系统震害预测专家系统,把计算分析方法和专家经验相结合,形成了知识库和推理判断。其中,计算方法考虑了管段的地震反应机理和管土相互作用的特征,包括在地震地质灾害场地的管道震害预测方法。经验判断来的于震害数据和专家经验,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管道震害的主要因素。在GIS软件平台上形成了专用程序,界面友好,数据交换方便,已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