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一次强飑线云结构特征的卫星反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OAA卫星AVHRR资料,对2006年4月28日山东一次春季强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卫星资料多光谱综合分析的强对流云微物理特征和卫星识别的对流强信号,并与雷达、FY-2C卫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RGB合成图能清晰地显示云顶的结构、纹理、云砧、组成、高度及云厚等信息,是一种很方便的分析工具。(2)多光谱综合分析归纳出卫星探测对流强信号:云顶的对流结构和纹理突出,有明显的云砧,云顶以小粒子为主,粒子有效半径Re随高度增长缓慢,云团上部存在明显的Re随高度递减带,云顶Re和-dRe/dT能定量指示对流的强弱。据此,卫星识别出强中心A比实际降雹提前了近1h,比飑线发生提前了2.5h,比多普勒雷达监测提前了近2h,特别是识别出的强中心B比实际降雹提前了近4h。卫星探测为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62.
过去60年中国秦岭地区云量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50年秦岭地区高山站及邻近2个地面站的气象资料、季风指数及海温资料,初步分析了云量的变化特征和原因,结果表明:(1)秦岭地区云量变化呈减少趋势,其中华山站(高山)、华县和西安站(平原)夜间的低云量分别为-1.74%·(10a)-1,-1.56%·(10a)-1和-4.23%·(10a)-1,白天的分别为-0.73%·(10a)-1,-1.94%·(10a)-1和-4.62%·(10a)-1;(2)夜间高山站总云量比平原站减少的多(-1%·(10a)-1),白天减少的少(<-0.6%·(10a)-1);(3)高山站和平原站四季的低云量都是减少的,除了平原站夏季总云量是增加的外,其他季节均减少。云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局地气溶胶冷却作用,导致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减少,使局地对流减弱,造成低云量减少;(2)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增大,使秦岭地区总云量减少。  相似文献   
63.
刘贵华  余兴  师春香  戴进 《高原气象》2011,30(2):461-470
利用FY-3A/VIRR多光谱资料反演了云微物理参数,针对2009年4月18日和5月21日两个个例,选取深厚积云、高、中、低云作为分析对象,并与TERRA/MODIS反演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FY-3A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FY-3A反演的云微物理参数形成的可视化RGB合成图,色彩层次较为丰富,与TERRA...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利用Argo表层盐度、OSCAR海流等数据,基于盐度收支方程的平流输送项来阐述海洋平流输送对热带印度洋表层盐度的调整作用;利用淡水输运量计算公式揭示6条关键断面海洋平流输送对表层盐度空间结构的调整机制。结果表明,海洋平流将赤道西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高盐水输送到低盐海域的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将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的低盐水输送到高盐海域的赤道西印度洋、阿拉伯海以及赤道南印度洋海域,起到了调整印度洋盐度基本平衡的作用。断面淡水输运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的强降水中心与低盐中心不重合,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的强蒸发中心与高盐中心不重合的主要原因是水平环流所致;夏季,来自赤道西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高盐水在西南季风环流的驱动下,入侵孟加拉湾,是导致孟加拉湾夏季表层盐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把发展作为气象工作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中国气象局提出的建设“四个一流”、完善“四个体系”,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阳泉市实际,提出加快阳泉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步伐,推动气象事业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66.
层状云增雨催化剂用量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原理的分析,从过冷水量的平衡关系.分析了作业时机与部位;从过冷水量、冰面与水面饱和水汽密度差、固相雨胚、催化剂扩散等方面,在国内外的观测事实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估算了催化剂的用量与播撒速率,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所得的结果是初步的.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7.
气泡式水位计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吉星  马湛 《水文》2005,25(6):53-55
本文简述了第三代高精度气泡式水位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接口特点和与终端间的无缝连接设计,并简要介绍了该仪器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说明第三代高精度气泡式水位计明显优于前两代产品,其设计思路供水文遥测系统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扩充水位量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8.
液态二氧化碳(LC)播撒装置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液态二氧化碳(LC)的播撒问题, 给出了其播撒装置的基本特征、播撒率及主要影响因子;用FSSP-100 、2D-C粒子测量仪、三用滴谱仪及能见度仪等设备测定了LC播出物的相态、粒子形状和尺度谱。测定表明:LC播出物为液、固、气态二氧化碳三相共存混合物。液态、固态粒子存在时间约100~101s, 粒子尺度10-1~102μm, 播出物流束中单位体积质量可达3.6 g·m-3。这些测定结果为使用LC作为冷云催化剂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国内在较暖云顶层状云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合适的催化技术。  相似文献   
69.
中国西北气候变化及气候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的研究 2 0 0 0 (5) 王玉玺92 1 0工程业务应用软件常见故障及对策与维护 2 0 0 0 (3) 夏巧利层状云人工增雨撒播方法的有效性初探2 0 0 0 (1 ) 余兴陕甘宁老区仁用杏适生区划2 0 0 0 (6) 程林仙春季透雨能量分析 2 0 0 0 (1 ) 王荷秀西部大开发中气象服务新思路的思考2 0 0 0 (4) 刘耀武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有作为 2 0 0 0 (4) 樊鹏2000年度《陕西气象》优秀论文和好文章$陕西气象编辑部…  相似文献   
70.
余兴明  陈凤娟 《广西气象》2002,23(B12):50-51
探讨北海马栏站X.25地面备份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