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601.
海底峡谷在全球陆缘广泛分布,是浅海沉积物向深海运移的主要通道,对于理解深海浊流触发机制、深海沉积物的搬运模式、深海扇的发育历史和深海油气资源勘探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多波束测深数据,首次对南海东北部海底峡谷体系进行了研究,精细刻画了高屏海底峡谷、澎湖海底峡谷、台湾浅滩南海底峡谷和东沙海底峡谷等4条大型海底峡谷的地貌特征并分析其发育控制因素。海底坡度、构造运动、海山与海丘是影响南海东北部峡谷群走向与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海底坡度对于峡谷上游多分支与“V”字特征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构造运动是控制高屏海底峡谷走向的因素,澎湖海底峡谷的走向则与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有关,东沙海底峡谷的走向则与东沙运动相关,台湾浅滩南海底峡谷上段受N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海山的阻挡作用造成峡谷局部走向和特征改变。海底峡谷群输送大量陆源沉积物到深海盆并形成大面积的沉积物波,海山和沉积物波的发育导致东沙海底峡谷下段“回春”和转向。  相似文献   
602.
单波束测深技术在近海及河口水深测量中被广泛应用,但受动态海洋环境的影响,很难有效获取不同时期同一位置的水深数据,这给快速变化的近海地形的准确对比与分析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该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不确定度的多期水深剖面分析方法。通过初始不确定度计算、水深及不确定度传递、卡尔曼滤波更新等步骤构建时序地形剖面,并基于假设检验完成剖面地形演变分析。用两期次河口区单波束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取了可与实际地形剖面有效对比的水深剖面,并可对地形骤变区域作出准确评估,对于快速变化的河口水下三角洲尤其是航道区域的演变分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3.
鄂西台地东部陡山沱期微生物泥丘的聚磷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陡山沱期的鄂西台地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磷矿产出区域,其沉积磷矿床以各种类型的生物泥丘存在,生物泥丘为磷矿床的容矿体并直接控制着矿床的形态和品位。研究表明,水体中富磷营养化特殊环境导致了局部地段生物群落的超速繁殖,其代谢活动极大地抑制了水体中碳酸盐的沉积掺和作用而使其中的磷酸盐优先沉积富集形成泥丘。不同泥丘分别形成于正常清水潮坪、局限还原浅滩和广海高能带等环境中,其微生物群落组合也相应从以底栖藻类为主,至底栖、漂浮混合到底栖、漂浮、高级藻类复合型等变化,从而形成本区Ⅰ、Ⅱ和Ⅲ三种类型不同的生物泥丘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604.
将生物量损失的计算结合到水质模拟中,分类(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量化悬浮物与水生生物死亡率的关系,构建出一套计算填海工程造成水生生物量损失的方法.应用在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后方仓储用地陆域形成工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生物类别、生物量空间分布、悬浮物源强和悬浮物运动等因素,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其结果在总量上是相近的,但能更有效并直观地反映出工程对水生生态影响的种类分成和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05.
通过盐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疏水层析等分离纯化,同步进行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生长检测,从赤魟(Dasyatis akajei)组织获得强抗血管生成成分福安肽-03(Fuantai-03,FAT-03)的纯品(纯度>95%);使用Edman降解法测定FAT-03 N-末端氨基酸组成和序列,RACE系统技术解析FAT-03的一级结构。结果表明:FAT-03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和BALB/c裸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及肝转移,且其效果与剂量相关。FAT-03分子的一级结构即其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已被确定。  相似文献   
606.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制约和触发的结果。长期以来,研究人员通过统计历史地质灾害所在区域的地质、地形、水文等环境因素预测未来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时间(或频率),即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前提工作是进行影响因子选取,而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子有数十种,是否叠加因子越多模型评价精度就越高?是否存在“最优因子数量”?这一简单而又关键的问题值得探讨。文章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例,选取11种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影响因子,按照4种排列组合模型,叠加3到11个因子信息量获得对应的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分布图。运用成功率曲线确定线下面积值对各个结果进行预测精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按照初步设定的4种排列组合模型叠加因子数量到8个时,模型预测精度达到最大值;但在因子叠加过程中发现各个因子对于易发性的控制性与个人经验确定的控制性存在一定差异,按照实际因子控制性从大到小与从小到大排列组合后,叠加多个关键因子后模型预测精度才会达到峰值。研究成果表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叠加的因子数量越多,模型预测精度越高,叠加过程中如未加入关键因子,模型预测精度将不会达到峰值,说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不...  相似文献   
607.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矿岩体受南北向深断裂控制,为辉长岩和辉长岩-辉石岩-橄辉岩两种类型。岩体韵律结构发育,由下而上基性程度不断降低。由于岩浆脉动侵入,韵律结构具多旋回性。钒钛磁铁矿矿层赋存于岩体中下部或韵律旋回底部,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嵌晶结构、镶嵌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岩体的 Fe_2O_3/FeO 比值很高。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和氧逸度估算,岩体在熔融状态时处于氧分压较高的环境之中。熔融实验表明铁钛氧化物熔点高,结晶早。但是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铁钛氧化物与造岩矿物同时结晶。矿床中单斜辉石与钛磁铁矿中的 Sc,单斜辉石与钛铁矿中的 MnO有良好的协变关系。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不是岩浆晚期矿床,而是岩浆早期矿床。  相似文献   
608.
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09.
贵州中部EW向构造带位于黔中隆起北缘,西起威宁以北,向东经纳雍、大方、黔西、息烽、瓮安、施秉直抵镇远之东,大致在北纬26°25′~27°30′之间。构造形迹在中西段(息烽-纳雍间)表现最为明显,以EW向排列的"穹盆"构造(北部)和EW向断裂(南部)为其特点;东段(余庆之南-镇远以东)则以EW向断裂占主导地位。从整体看,构造形迹断续跳跃,以其横向延伸格局横亘贵州中部,脉络清晰可见,虽然它们沉淀着加里东构造阶段EW向构造──黔中隆起的色彩,但其历史定位仍属燕山构造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