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4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1.
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特征分析及灾害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1990~2015年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数据,分析了影响广东省TC的时空特征、灾情年际变化以及灾害强度特征等。并利用灾害指标核算出灾害损失的经济价值,改进综合灾情指数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26年来登陆广东省的TC共93个(占登陆我国TC总数的29.6%),其中有67个对广东省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影响广东省TC频次整体随时间变化不大,强度低的TC频次随年际呈现较为明显地减少变化趋势,而强度高的TC频次呈现较为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粤西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受TC侵袭频次明显高于粤东和粤北地区;热带气旋各项灾情指标造成的经济损失(以2015年为可比价)均在1997年出现转折,经济损失急速下滑;各项损失相对值与TC强度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正相关关系,低强度等级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综合灾情指数呈现较为明显的年际减小趋势,而高强度等级的热带气旋变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鉴于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试图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入手,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即: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气候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评估气候这一外部驱动因素引发的社会经济系统变化与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引发的社会经济系统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厘清“气候变化影响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的基础上,预估我国未来30年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关键节点2035年和2050年的粮食生产的气候变化风险,文章给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构建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力争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以科学预测为政策指导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assess the grain yield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change over a long time period in the future as predicted by a climate system model.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 traditional "yield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 (YIMF)" or "yield impact of weather factor" to the grain yield assessment of a decadal or even a longer timescale would be suffocated at the outset because the YIMF is for studying the phenomenon on an interannual timescal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rend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and the one resulting from changes in non-climatic factors.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the yield impact of climatic change (YICC),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in the per unit area yields (PUAY) of a grain crop under a changing and an envisaged invariant climate condition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grain yields. The climatic factor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renowned economic Cobb-Douglas model, yielding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ethod of YICC using real data. The method has been tested using the historical data of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has an encouraging application outlook.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宜播种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气候条件与农作物熟制的相互关系,得到农作物潜在播种面积,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和其他因子对其综合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实际播种面积增长缓慢,空间差异明显,华中实际播种面积占比最大而新疆最少,西南、华中、东北和新疆面积增加,西北、华南、华东和华北减少;在≥10℃积温指标下,1986-2009年我国潜在的不可耕地面积平均值相对1961-1985年减少约34.33%,一年一熟区面积有所减少,但仍占约50%面积,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地区面积均呈增加趋势;综合≥10℃和≥0℃两个积温指标,我国潜在播种面积缓慢增长,与实际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他综合因子则在总体上对潜在播种面积的增长有微弱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