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利用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2021年冬半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细网格阵风预报数据和河南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阵风观测资料,基于一元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 LR)方法,对河南省ECMWF阵风预报进行订正,并对其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2021年冬半年,河南省多出现6级以下的阵风天气。ECMWF模式对于7级及以下的阵风预报存在整体高估的现象,对于7级以上的阵风预报存在低估的现象。(2)LR订正后准确率、均方根误差在所有预报时效均有明显的改善。订正后准确率较高、均方根误差较小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东大部分地区、焦作、南阳南部;豫西山区订正效果一般,其复杂的地形易导致阵风偏高,而6级以上阵风样本数较少,预报订正值稳定性相对较差。(3)阵风预报与起报时次的关系不大。LR方法针对6级以下阵风预报有一定的优势,技巧评分(Ts评分)较ECMWF预报高,预报偏差(Bias评分)更接近1。  相似文献   
52.
利用汉江子午河流域水文站及雨量站监测资料,采用区域临界雨量法、洪水与降雨频率分析法对预警断面临界雨量分析确定;以警戒流量(水位)、保证流量(水位)等防汛特征值为目标,结合洪水频率结果,确定预警断面的临界流量(水位)。结果表明:预警断面有水文站控制的采用临界流量(水位)为预警指标,预警断面无水文站控制的采用临界雨量为控制指标,并将结果应用于子午河流域预警发布,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秦岭北麓及汉江支流的洪水预警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
溶冰的目的是使湿球纱布有足够的水分(或冰衣),保持表面有良好的蒸发,以获得准确的湿球示度。当湿球纱布将要结冰时,要将纱布剪去,否则会在湿球下形成冰柱,影响湿球示度。溶冰时水温切忌过高,相当于室温,如还不能溶去湿球纱布的冰层时,可将蒸溜水加温以能将湿球冰层溶化即可。湿球溶冰时温度升至0℃稍停后再上升,表明冰层已溶化,此时将水杯移开,并除去纱布头上的水滴,否则会在湿球球部产生冰柱,影响湿球示度。  相似文献   
54.
随着气象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和微电子设备应用越来越多,对供电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县级气象局来说,电压不稳、频繁停电是造成这些现代化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选配性能好、价格适中有可持续供电的电源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5.
20 0 4年 1月 1日起执行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没有对备份百叶箱问题作描述。《规范》第 8章的 8.2 .3节中规定 ,“在进行箱内清洗之前应将仪器全部放入备份百叶箱内 ,清洗完毕 ,待百叶箱干燥之后 ,再将仪器放回。”但是 ,在《规范》第 2章的 2 .3小节中 ,无论是文字还是“观测场仪器布置参考图”中 ,都找不到哪儿安装有备份百叶箱。在参考图中只有 3个百叶箱位置 ,但它们又是各有其用 :自东向西分别是①温、湿度传感器 (自动站 ) ;②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 ;③温度计、湿度计。本站是国家气候基准站 ,…  相似文献   
56.
近47a商丘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商丘市8个观测站1961-2007年共47 a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商丘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对大风日数减少的原因进行简要剖析,并探讨了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商丘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月、季变化明显,4月最多,9月最少,春季最多,秋季最少.大风日数随年代减少与气候变暖及防护林带面积增加有关.产生大风的天气系统为中小尺度(阵性风),地面形势为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形势(南风)以及冷锋过境(偏北风).  相似文献   
57.
建立东北地区1:250万地质图数据库几点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内容方面;按照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的《中国地质年代表》,对东北地区年代地层、岩石地层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订正了地层序列。以年代加岩性表示岩浆岩,并表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晶洞花岗岩体和蓝闪片岩带。在编图方法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GIS技术,建立了东北地区1:2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使编图、成图、建库全程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58.
基于支撑全国地质灾害研究和服务地质灾害防治的目的,针对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提出了包括完整性、时效性、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五个维度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下涵盖10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评价权重,并以中部某省地质灾害数据库为例完成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该省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总体情况较好。此次地质灾害数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融科学性、实用性、探索性为一体,对于提高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质量,开展基于数据挖掘的地质灾害科学研究,提升数据对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9.
西松烷二萜类海洋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127个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结构鉴定以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海洋生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本文结合吉林省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实际工作,介绍了PRB数据模型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从野外到室内,直至最终成果阶段的应用过程。充分体现了该项技术是集G IS、GPS、RS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地质工作重要方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