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盆地岩盐矿地质特征及开发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盆地岩盐矿均为第四系所覆盖,钻孔揭露,除第四系外,主要为古近系官庄群大汶口组。大汶口盆地主要是由南留断裂所控制。岩盐矿是大汶口盆地盐类矿床的主体,矿层多而集中,厚度大而变化小,品位高而稳定。矿层延展面积约45km3,其平面形态为一个椭圆形,在空间上整个含盐段似一个向北缓倾的大透镜体。矿石自然类型有3种,即块状岩盐(灰白盐)、含杂质岩盐(杂色盐)和脉状岩盐,其中以块状岩盐为主,含杂质岩盐次之,脉状岩盐不具有工业意义。该矿床地质条件好、埋藏深度适宜,外部建设条件好,该矿床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矿业开发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已在着手工作,推动该岩盐矿规模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MDA的空间信息服务组合建模方法。该方法使用UML设计空间信息服务组合元模型,利用MDA模型转换机制生成空间信息服务链设计器,利用设计器构建空间信息服务组合模型。该建模方法能很好地描述数据流和控制流,通过引入空间信息服务本体库,实现服务资源动态组合建模。  相似文献   
13.
利用FME工具语义转换功能可以实现数百种数据格式的互换,几乎可以避免属性信息的丢失,这是一般GIS软件无法做到的。介绍FME Workbench、FME函数以及其语义转换功能,根据目前空间数据处理面临的普遍问题,利用ArcGIS内置的FME Workbench组件,通过实例实现CAD和shp格式数据的互操作,以及shp到CAD格式的无损转换,为空间数据的处理提供一个很好的  相似文献   
14.
The Huimin (惠民) depression is a third-level tectonic element of the Bohai (渤海) Bay basin in eastern China.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is the most important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zone in the depression, but the lack of adequate geological studies in the area has greatly hindere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using seismic data, fracture mechanics, and a combination of data on fault growth indices and fault throws, we present an analysis of tectonic activity in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and adja...  相似文献   
15.
雪峰山基底隆升带及其邻区印支期陆内构造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狭义的华南陆块东部包括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而雪峰山陆内构造系统是扬子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雪峰山地区印支期地层角度不整合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高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的空间分布区域依次由东往西递变渐新。根据褶皱变形分析得出,雪峰山地区在印支期发育了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2个轴迹方向的褶皱,后期叠加了南北向弧形逆冲推覆构造。区域构造背景和动力学分析表明,扬子地块内部印支期总体北东向的变形形迹与东西轴向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地块南部东西轴向的构造线相垂直;其原因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最终陆内收缩变形的时间比扬子与华北沿秦岭—大别造山带的陆间碰撞拼合的时间早,印支早期的先存北北东向构造线在印支晚期由于扬子地块顺时针旋转变位为北东东向,从而决定了印支早期现今北东东向的构造线,随后的第二幕北北东向构造线的形成是在与早期第一幕变形的应力场相同的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但是,秦岭—大别造山带近东西向的构造线取决于主动大陆边缘,即总体近东西向的华北陆块南缘边界,其原始方位为总体近东西向。这些复杂边界条件和旋转决定了先形成彼此近于垂直的构造线,然后拼接形成现今构造线垂直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区绵竹小岗剑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岗剑沟是汶川地震区内一条典型的泥石流沟,位于绵远河的左测,流域面积1.36 km2,沟床平均纵比降412‰。该沟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多次暴发泥石流,掩埋从沟口通过的汉(旺)清(平)公路,给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的地震灾后重建造成重大危害。通过初步分析,小岗剑沟泥石流的形成过程为:暴雨作用下沟因上游良好的汇流条件而产生山洪→山洪冲刷堆积在沟道内的松散固体物质形成小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沿大比降沟道向下运动,因具有强大动能而具有强大冲刷下切侵蚀能力,下切侵蚀下游沟床质以及沟口的老台地→在沟口形成大规模泥石流。地震后4 a内共暴发泥石流10次,将沟口老堆积体下切侵蚀深度达35 m,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50×104m3。目前,沟内仍有固体物质量334.3×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156.8×104m3。如此大量的松散固体物源,使小岗剑沟可能还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通过泥石流形成因素分析,该沟泥石流活动总体呈强度下降趋势,泥石流活动类型:震后一段时间内为输移控制型、然后为输移控制型向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过渡,最后发展成为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通过这些分析,为泥石流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现状,分析研究了实现同城灾备的技术方案,即同步传输方案和异步传输方案,以及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实现层面:存储层、主机层和数据库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方案的技术框架、设备组成和技术特点,并对两种方案在数据安全保障、对生产系统影响、传输距离和带宽要求和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为今后同城灾备中心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PP)的GPS网处理新算法——Ambizap,利用该算法处理了一个由150个台站组成的GPS同步观测网。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定位精度比PPP解有所改进,处理效率比多基线网解法有较大提高。该算法在大规模高精度GPS网处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物源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滩坝是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的一个重要沉积体系。根据岩石中岩屑组分的类型及组合特征、砂岩成分成熟度、砂体展布方向及古地理格局等对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进行了物源体系的研究。研究区存在9大物源体系,其中广饶凸起、鲁西隆起、滨县凸起和高青三角洲为滩坝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根据物源与滩坝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基岩-滩坝物源体系、正常三角洲-滩坝物源体系、扇三角洲-滩坝物源体系;由于物源的性质、供给强度的不同,造成滩坝在宏观展布和储层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长牡蛎繁殖周期、生化成分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阐明长牡蛎的繁殖策略,自2004年3月—2005年2月对乳山湾养殖海区的环境因子(水温、盐度、叶绿素a含量)、长牡蛎繁殖周期及其生化成分(糖原、脂肪、蛋白质、RNA/DNA比值)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水温在一年中呈现显著变化,夏季水温最高,最高值为29.5℃(8月),冬季水温最低,最低值为1.8℃(1月);盐度在夏季雨水较多的时候略有降低;叶绿素a含量在夏末秋初(8月和9月)和春季(4月)有2个峰值,冬季最低。长牡蛎的繁殖周期分为冬季的休止期和从春季到夏季的繁殖期,在长牡蛎的繁殖期,条件指数逐渐下降到最低值,表明繁殖期长牡蛎生长变慢。在长牡蛎的配子发生过程中软体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略有上升,而糖原含量显著下降,表明长牡蛎配子的发生需要储存的糖原提供能量;RNA/DNA比值在配子发生过程中逐渐升高,显示RNA/DNA比值可以作为一个指标来指示长牡蛎的性成熟。配子发生过程中,长牡蛎的灰分含量逐渐升高,表明长牡蛎通过分解自身的贮能物质提供能量,使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从而导致灰分含量上升。实验结果表明长牡蛎的配子发生类型为保守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