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11篇
  免费   15256篇
  国内免费   20951篇
测绘学   10443篇
大气科学   9153篇
地球物理   12422篇
地质学   39447篇
海洋学   10965篇
天文学   1153篇
综合类   5590篇
自然地理   9345篇
  2024年   408篇
  2023年   1411篇
  2022年   3862篇
  2021年   4549篇
  2020年   3707篇
  2019年   4042篇
  2018年   3949篇
  2017年   3691篇
  2016年   3684篇
  2015年   4299篇
  2014年   4269篇
  2013年   5149篇
  2012年   5478篇
  2011年   5496篇
  2010年   5416篇
  2009年   4987篇
  2008年   4968篇
  2007年   4695篇
  2006年   4410篇
  2005年   3715篇
  2004年   2828篇
  2003年   2091篇
  2002年   2081篇
  2001年   1954篇
  2000年   1705篇
  1999年   1130篇
  1998年   705篇
  1997年   603篇
  1996年   543篇
  1995年   416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333篇
  1992年   319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12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20篇
  1954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边界层理论新结果中出现的一类奇异积分方程w(t)=∫1 t(1-s)(λ+λs+s)/w(s)ds+(1-t)∫t 0s/w(s)ds,t∈(0,1)进行讨论,并得出了上述方程在λ∈(-1/2,0)上正解存在性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82.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83.
同时采用4个台站的国际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提供的同步地球自转参数,研究了极移引起的地球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自回归模型估计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和积谱密度,结果表明极移导致的重力效应的主要能量集中在Chandler摆动和周年项附近,叠积后实际重力观测与极移重力信号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分别为0.4%和3.9%,说明超导重力仪可有效监测极移导致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84.
The Tamtsag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extreme eastern portion of the Mongolia. The Basin and its counterpart in China (the Hailar Basin) are united a whole basin on the structural setting. In recent years, the Tamtsag Basin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th the important exploration discovered in the 19th block by SOCO and in Hailar Basin of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amtsag Basin from the viewpoint of petroleum geology.  相似文献   
85.
首先指出目前星风吸积模型中理论上的不自洽,考虑到δr≠0,重新推导轨道参量变化方程,消去了理论上的不自洽.提出一个新模型:首次将星风吸积同内禀AGB星核合成模型结合起来计算钡(Ba)星的重元素超丰,并将计算结果与观测值进行了比较.各参量按标准情况取值时,计算结果不太理想.取Bondihoyle吸积率的0.5倍或取较大的星风速率时,对于较长轨道周期(P>1000天)的Ba星,计算结果与观测值基本符合;而较短轨道周期(P<600天)的Ba星,其重元素超丰机制可能是盘吸积  相似文献   
86.
成生于冰碛扇内,经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成矿作用,以砂金形态分布而富集成矿的金矿称为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它具有沿造山带一定标高范围成群、成带分布,沉积物为近源且半胶结,砂金呈面状分布,并以粒金、块金为主,具胶状、浑圆状、包块状构造形态,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冰碛扇型砂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河成砂金矿床有本质的区别。它的成矿作用模式是:造山带下地壳富含的活化金通过新构造运动活化的断裂运移地表,经地下流体和地表流体的迁移聚集到冰碛扇这一封闭稳定的生物、物理、化学障环境中,主要经高效聚金微生物有机胶体成矿作用沉淀、再生加大形成砂金,逐步富集成矿床。而红色磨拉石建造中风化离解的Fe,Mn物质对沉淀环境pH值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在我国西部造山带内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是砂金矿床中一重要类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7.
今天能够参加中国科学中心的第一次会议,同时在此之前跟着陈先生,廖院士、何秘书长一块去莫斯科参加这次欧亚科学院院士大会,被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荣誉。这次到莫斯科参加大会,感受很深,刚才大家谈到俄罗斯,原苏联,它的整个科学,曾对我国的发展,有一段起过很大的影响。这次去后我的感受很深,俄罗斯人民对我们的友好感情非常深。  相似文献   
88.
本文在已有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近代数值逼近理论,给出了从时空域角度描述地壳垂直运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函数解析形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89.
90.
1INTRODUCTIONTheIGBP-IHDP(InternationalGeosphere-BiosphereProgramme,andInternationalHumanDimensionPro-gramme)jointproject—LUCC(landuse/coverchange)isaninterdisciplinaryprogramdesignedtoimprovetheunderstandingofthedynamicsof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asinputstoandconsequencesof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CHARLOTTE,2002).Inparticularthedifferentbio-geochemicalmodeling(e.g.theglobalcarboncycle)ac-tivitiesandcomparativestudies,suchasthoseconduct-edbyIGBP-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