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680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439篇
地球物理   797篇
地质学   1403篇
海洋学   422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253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91.
本文评述在研究岩石圈结构时,根据已往采用广角反射波和折射波的信息进行正反演的为研究岩石圈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那种成层性比较发育的地区效果比较好,而对于花岗岩地区或成层性不好的地区,这种方法就无能为力了。这样我们运用了回折波时间场和回折波CT成像方法相结合的系统来研究下地介质的速度结构,这种方法精度高,简单易行。并用把这种方法与以往用的正反演解释方法相比较,二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2.
一个对流边界层大涡模式的建立与调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蔡旭晖  陈家宜 《大气科学》1995,19(4):415-421
本文介绍一个适合于对流边界层的大涡模式的建立及其调试结果。该大涡模式建立过程中注重于计算的节省,同时也强调原理与方法的简单和合理性。模式的调试表明,对于平坦均一地形的情况,模拟可以获得合理的结果。调试同时显示了模式对较低水平分辨率的适用条件,以及模式应用于模拟较大水平范围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3.
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新阶段,它囊括并发展了工程地质学的所有问题。作为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环境工程地质学,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为工程环境灾害学──一方面,由于各种自然环境恶化和灾害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环境恶化链、灾害链),研究似宜不限于地质环境和灾害(当然后者仍是重点),而适当扩大至土地环境、水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一门应用地质学的环境工程地质学及其母学科工程环境灾害学将具有力学、地理、经济三大支柱,首先力求地质学与地理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由于各种人类活动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活动链),所研究的人类活动似宜不限于工程建设和运行,而适当扩大至采矿和水事活动,包括开采地下水和排污。后者引起的环境恶化和灾害尤为严重,正酿成危机。其根本出路不仅在于科技进步,而且在于文化调节,力求科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相似文献   
994.
在地球物理数据广义线性联合反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球物理数据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比广义线性联合反演方法更优越的结论。还对解决迭代公式中数量级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运用遗传程序设计,对鄂东南地区44个铁帽进行了计算机识别,识成功率较高。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多金属成矿预测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96.
云南地区强震分布的深部地球介质背景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云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和热结构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结果,讨论了云南地区大地震发生的深部地球介质构造背景.结果表明,上地壳高速区、壳内低速区或高导层、上地幔局部上隆、高热活动、深大断裂等深部介质构造背景的存在,与云南地区大地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6,7级大震不是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而是发生在一些具有某种深部介质构造背景的地区.5级及其以下地震的活动无显著的介质构造背景存在,其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997.
由矩张量反演得到的海南东方震群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DCS-302数字磁带记录加速度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网记录的1992年6~8月海南省东方县附近发生的地震震群中的12次地震的波形资料,反演了这些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表明,构成每次地震震源参数的主要部分是纯剪切分量.这些地震的主压应力轴与主张应力轴,分别落在北西-南东方向与北东-南西方向,且均接近水平.这种方向性的一致性反映了这些地震具有相似的构造应力环境.   相似文献   
998.
鉴别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随机性的广义Relek-Sacks检验a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忠良 《地震学报》1999,21(5):487-494
为鉴别强震活动究竟是否真正具有10年尺度的周期性,推广了Rydelek-Sacks检验方法.检验中对每一次地震使用发震时间与一个参考时间尺度的比值来构造一个单位长度的相位矢量,把所有地震的总相位矢量与布朗运动产生的总相位矢量进行比较,用来判断所看到的周期性究竟是真正的周期性,还是由于随机排列造成的假象.用这种方法考察了地球动力学和地震预测研究中的两个假说:一个是Romanowicz提出的走滑型和逆冲型大地震以20~30年周期交替地占主导地位的假说;另一个是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强震活动具有10年左右的活跃期的假说.检验以95%的置信水平,对前一个假说给出否定的结论,而对后一个假说给出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用无Qem>谱方法测定震源谱的高频衰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宽频带地震记录可以表示为震源时间函数、传播算子和散射/衰减算子的褶积.在传播算子与频率无关、地震波的散射和衰减效应可以用一个以Q-1= Q1-1+(Q2)-1的方式随频率变化的Q值来表示的情况下,通过位移谱的组合,可以直接估计震源谱;而Q值对地震图的影响,在频谱的组合中被自动消去.用这种算法处理了1988年中国云南省澜沧-耿马地震5次余震的近震源宽频带地震记录.对ML=3.0和ML=3.5余震的处理结果表明,由不同台站上的宽频带地震记录,可以得到相同的高频衰减趋势.对MS=6.7的强余震处理结果表明,可以从不同的地震台站上得到相同的震源参数,所估计的参数值也与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这些余震震源谱的高频部分呈现出典型的f -衰减. 其中,对ML=3.0余震有 3;对MS=6.7和ML=4.0余震有 2;而对ML=3.5和另一个ML=3.0余震有 2.5. MS=6.7余震的拐角频率表明,它的震源尺度较小,意味着该余震是一个面积较小但强度较高的障碍体的破裂.   相似文献   
1000.
本论文以东非海岸鲁伍马、坦桑尼亚及拉穆盆地为对象,利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揭示了渐新世构造事件—古地貌特征—沉积系统的耦合关系,服务研究区油气勘探选区。结果表明,(1)板块构造事件控制宏观地貌格局及沉积环境变化。随着印度—塞舌尔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印度洋逐渐扩张,海水南侵,沉积环境由陆相变为海相。由于Afar地幔柱作用及地层抬升等作用,东非海岸整体呈西高东低地貌格局;(2)洋中脊扩展及断层活动控制盆地隆坳格局及沉积体系宏观展布规律。研究区发育西部坳陷带、中部斜坡带及东部深海平原带,东部Davie东及Davie西断层构成Davie构造带。从西向东依次发育 4 大河流—三角洲—海底扇沉积体系;西部坳陷带以三角洲沉积为主,中部斜坡带发育海底扇,东部深海平原带以半深海—深海泥最为常见,沉积体系多发育在Davie构造带以西;(3)次级断层活动影响沉积体系的发育规模及分布。沉积体系多发育在西部坳陷带及中部斜坡带的凹陷中。因凹陷及次级断裂影响,鲁伍马盆地北部、坦桑尼亚盆地南部沉积体系呈北偏特征,而拉穆盆地具南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