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不同水温对红螫螫虾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讨了各种人控恒温和自然水温对红螯螯虾胚胎发育周期,各发育阶段以及胚胎发育成活率等的影响。对水温24-30℃,红螯螯虾的胚胎均能正常发育;最适发育水为28~30℃,22℃以下或32℃以上,胚胎不能正常发育。自然水温温差大,对胚胎发育有害,水温越高,胚胎发育越快,发育周期越短,成活率越低。  相似文献   
302.
3种人工载体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野外模拟实验,对比3种不同理化性状人工载体(立体填料、生物绳和尼龙纱网)净化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水体的能力,并探讨影响人工载体水质净化能力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结果表明:(1)所选择的3种人工载体均能显著降低水体的浊度,其中尼龙纱网处理组中水体浊度下降了94.2%,其单位质量载体净化量最高(36.18NTU/g);(2)与对照组相比,各人工载体处理组中,水体中藻类的生长都受到极显著抑制;(3)3种人工载体对水体中TN、TP的去除效果差异极显著,其对TN累积去除率分别为25.55%、10.21%、51.54%,对TP累积去除率分别为38.93%、38.33%、62.98%;(4)载体理化性状、附着藻类与细菌的生物量和活性、挂载量以及载体上溶解态营养盐的释放是影响人工载体水质净化能力的重要因素.综上,尼龙纱网因具备单位质量附着生物的生物量与活性高、自身滞留溶解态营养盐少以及质量轻且价格经济等优势成为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较为理想的人工载体.  相似文献   
303.
利用芦苇湿地去除农业污水中的氮是博斯腾湖流域控制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污水中的盐分往往会抑制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的除氮效果.为了探索不同盐度对芦苇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和机制,研究4个不同的盐度梯度(淡水、2‰、5‰和10‰)对芦苇表流湿地中氮去除的影响,测定不同盐度下湿地表层(0~10.0 cm)和下层土壤(10.0~20.0 cm)中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上升显著降低了湿地氮的去除率,但是不同离子形态的氮变化趋势并不一致.5‰和10‰盐度下的芦苇湿地中总氮、铵态氮去除率分别下降了9.03%、31.80%和23.10%、39.20%,亚硝态氮累积率分别上升了190%、690%,而硝态氮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相对于参与反硝化作用的菌群,盐度对参与硝化作用菌群的抑制作用更强是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盐度升高导致植物根系泌氧减少也是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强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4.
基于HICO波段的滨海土壤盐分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为例,尝试使用HICO (Hyperspectral Imager for the Coastal Ocean)高光谱影像结合现场实测高光谱数据进行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反演。采用波段组合的方法建立光谱参量,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敏感光谱参量,以决定系数R2选出最佳模型;利用HICO影像反射率与实测高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对模型进行修正,并应用于影像。研究发现,比值(RI)、差值(DI)波段组合方法建立的光谱参量与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相关性明显提高。DI(845,473)、DI(839,490)、DI(845,496)及DI(839,501)的幂函数模型效果最好,且验证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6,相对分析误差RPD>3,RMSE较小。此外,HICO遥感影像的模型反演结果较为一致,能够反映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分布。研究显示,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反演建模具有可行性,可为区域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定量反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5.
虫黄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并在珊瑚礁的建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探究虫黄藻对温度和光照的生理响应,本研究以E型虫黄藻(Symbiodinium voratum)为实验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并结合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建立了基于温度的虫黄藻生长速率的耐受性模型。结果显示:E型虫黄藻在光强90μE培养下,最适生长温度为22.56℃,适温范围为16.72—28.40℃;温度培养实验中,23℃时,虫黄藻中有机碳(C)、氮(N)积累最多; 27℃时,虫黄藻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高于其余两个温度组;光照培养实验中,E型虫黄藻在温度23℃培养下,光强的适宜范围为100—200μE;并通过提高细胞内叶绿素a含量和Fv/Fm两种方式应对外界光照不足。  相似文献   
306.
307.
2018年8月对黑河上中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3种,其中节肢动物34种,软体动物7种,环节动物为2种;优势种为大蚊(Tipulidae sp.)、豆娘幼虫(Damselfly sp.)、水蜘蛛(Argyroneta sp.)、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琥珀螺(Suecinea sp.)、白旋螺(Gyraulus albus)。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6.94 ind·m-2和3.74 g·m-2;底栖动物的现存量有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整体上干流(1 032 ind·m-2、60.0963 g·m-2)大于支流(276 ind·m-2、3.5233 g·m-2)。由Sorensen相似性指数分析得出在不同生境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干流底栖动物(36种)明显比支流(15种)丰富。聚类分析显示,物种相对丰富的牛板筋、小孤山、龙渠、湿地公园、张掖黑河大桥、高崖、罗成、正义峡采样点聚为一类,其余各点聚为一类。根据Carlander生物量指数得出黑河上中游水质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其中上游支流呈现贫营养水平,干流为中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308.
目的:考察枸杞西洋参配伍的急性毒性及其增强免疫、降血脂、常压耐缺氧和抗疲劳的作用。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实验考察枸杞西洋参配伍的急性毒性作用;通过碳粒廓清指数法、免疫器官重量法、血脂测定法、常压耐缺氧法和负重游泳法分别检测大鼠的免疫功能,碳粒廓清指数,脾、胸腺指数,血脂[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以及常压耐缺氧与抗疲劳的相关指标。结果:枸杞西洋参配伍,在最大给药量为54 g/kg(生药量)时,未见小鼠死亡。转移因子组,枸杞西洋参高、中、低剂量组廓清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0.9%氯化钠注射液组、辛代他汀组及枸杞西洋参高剂量组的TC、TG、LDL-C、HDL-C,中剂量组的TG、HDL-C,低剂量组的HDL-C,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西洋参组,枸杞西洋参高、中、低剂量组存活时间、负重游泳时间,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枸杞西洋参配伍使用的急性毒性较小,具有增强免疫、降血脂、耐缺氧及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9.
CO2作为岩溶作用的驱动力,在岩溶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岩溶区特有的地上地下二元结构表明,洞穴系统作为地下空间的窗口,对其CO2及δ13CCO2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贵州绥阳麻黄洞上覆土壤空气CO2、洞穴内部和外部大气参数以及CO2浓度和δ13CCO2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麻黄洞洞穴空气和上覆土壤空气CO2与δ13CCO2均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表现出雨季CO2浓度高、δ13CCO2偏轻,旱季CO2浓度低、δ13CCO2偏重的特征。(2)土壤CO2是内源性CO...  相似文献   
310.
为实现中小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精细化模拟, 合理估算水文模型参数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版全球数字土壤制图系统(SoilGrids)构建栅格新安江模型(GXM)参数化方案, 对陕西省陈河流域2003—2012年16场洪水进行模拟, 与新安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开展基于洪水过程划分的自由水蓄水容量敏感性及空间分布特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GXM模拟的峰现时间误差水平降低约0.31 h, 洪峰和洪量模拟精度较高, 模型能够对土壤水饱和度等水文要素的动态空间分布进行较合理的模拟; 自由水蓄水容量参数对洪峰和涨洪过程的确定性系数以及涨洪段的洪量相对误差影响较大, 对退水过程影响小; 自由水蓄水容量在陈河流域河谷和山脊附近较大, 坡段中部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