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4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11.
沟道等级结构与顺序结构都可看作是沟道拓扑结构,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规划研究中,往往需要将Horton-Strahler的沟道分级模型与较长沟道优先的顺序编码模型进行整合。该文提出一个沟道结构假说,即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尺度上,存在一个最小集水面积与最短沟道长度的适宜取值区间,使得基于DEM提取的沟道网络上任意节点对应的较长沟道作为主沟道,其Horton-Strahler沟道等级不低于汇入支流。搜集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个副区的一些典型小流域数据有效验证了上述假说,从而为实现整合等级结构与顺序结构的沟道编码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扼要介绍卫星热红外亮温异常的基本原理,分析建立地震短临预测遥感信息模型,通过11 a试验性预报实践和几个地震的案例,如南海东沙地震,台湾集集大地震,震例还有内蒙包头地震,美国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地震及印尼苏门答腊巨震等。从作为震兆的亮温异常提升到热应力场,对预测地震震中更加可靠和更有说服力,说明此项技术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非正射影像镶嵌效果与控制点的布局及镶嵌线的选取密切相关。基于地理特征分析,提出一种针对非正射影像的镶嵌方案:将几何精纠正的控制点与影像镶嵌线布设在主体高程面内。遵循此原则,能降低利用推扫式中心投影成像原理获取地形起伏区遥感影像投影差对影像镶嵌的影响。对太原市2006年3月一组CBERS-02 CCD影像镶嵌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削弱甚至消除非正射影像镶嵌中的几何拼接缝。  相似文献   
14.
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阐述1995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关于3S(Remote Sensing,Global Positionging System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研究与应用;1998年以来,对数字地球有所介绍与了解;2000年以来,对对地观测系统给予充分的关注。国外有“地理信息科学”的杂志,国外也有将3S称为空间信息技术(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ique)的。该文作者长期以来研究并讲授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全球定位系统等课程,提出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信息巨系统,进而提出了新一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基础,提出了天地人机关系,发展了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并且论述了地理信息科学是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指出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三维城市模型的研究现状评述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孙敏  马蔼乃  陈军 《遥感学报》2002,6(2):155-160
三维城市模型(简称3DCM)的研究是近年来GSI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交通、地质、帮山、测绘、尤其是在规划、建设、环保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就3DCM的发展及其目前的研究现状,从其理论角度进行较详细的评述,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树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敏  马蔼乃  薛勇 《遥感学报》2002,6(3):188-192
树的表达无论是在3DGIS,VRGIS还是在3DCM中,都是一个难点问题。与一般实体对象不同的是,树明显具有分形空间特征,因此用常规简单的建模方法很难表达一颗树。现在分形算法常用来生成树模型,具有逼真的可视效果,但所产生的数据量对于GIS环境来说太大,可视化困难;另外,用树的图像替代树模型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在近视点视觉效果差,同时也没有表达出树木所固有的空间特征。本文作者提出一种方法,使用LOD技术,将树的分形模型与其图像替代模型两者结合起来,初步解决树模型在GIS中的可视化问题,可达到逼真、高速的可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马蔼乃 《测绘科学》2000,25(4):11-16
21世纪,人类面临着全球可持续发展(SE)战略的信息社会(SI),航天/外层空间(Outer,Space)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信息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监控工具,人们通过卫星可获取遥感(RS)信息、属性(DCS)信息,定位(PSS)信息,通过通讯卫星系统(SCS)传输信息,即遥感信(RI),航天(外层空间)相对应的地面,必需要有发射和接收信息的系统,无论在卫星上还是在地面上信息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存取,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另工等等无一不是用计算机来进行的,地面上成熟的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可以搬到卫星上去,而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住处社会的监控系统无非是庞大的,超巨型的,非线性的,开放式的,多类别的,多层次的,多元的,高维的,动态的,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即天(外层空间-航天)地(地球表面环境)人(人类社会及人类智能)信息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简要地反映了作者近几年来积累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球面三角投影:等角比投影(EARP)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一种面向球面三角形的新的投影--等角比投影(Equal Angle Ratio Projection,EARP),该投影包括平行以及同轴两种模式,支持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二十面体等柏拉图立体(Plato Polvhedron)[1~3]以及任意Voronoi球面三角剖分.可以选择任意形状的投影平面三角,投影坐标由球面弧角度与特征球面弧角度之比决定,弧线族上的均分点与2维投影面上均匀分布的三角网格顶点相对应.本文给出了该模型正八面体以及正二十面体(EARPIH)的具体方程式的求解,证明了基于QTM的GoodChild[4]和Otoo[5 ]的离散投影方程是该投影的两种特例,并探讨了面积比性质,发现EARPIH投影的面积比变动范围相对狭小.支持该投影的球面剖分模型的地理坐标与球面三角格网之间的坐标转换可转换为均分三角网格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9.
虚拟奥运环境系统的构建及"人文奥运"可视化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介绍构建虚拟奥运环境系统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应用Java和VRML语言,实现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系统原型。在系统中用户不但可以在三维虚拟场景中进行漫游和查询,而且还能以化身人和文本的方式进行交流与互动。此外,还从古代、现代、未来三个方面,对北京南北中轴线的时空演变进行可视化模拟表达与分析,从而体现了虚拟奥运环境系统中“人文奥运”的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20.
COGIS概念及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分析GIS应用和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得出COGIS的概念。本文给出了COGIS的分层体系结构,从基本组成元素、群体协作模式、协作控制机制、同步机制、安全控制及GIS组通讯规范等方面详尽分析了COGIS的第二层协同工作支撑平台。从分布的多源异构地理信息知识共享平台、多源异构地理数据的融合及可视化、虚拟现实场景协同建模、虚拟场景过程动态模拟、基于地理知识的专家会商、虚拟辅助决策等六方面分析了COGIS应用中的问题。最后,文章简单分析了COGIS的应用模式,指出COGIS巨大的理论研究和产业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