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51篇
海洋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针对收发分置的MIMO模式阵列天线物理设计时,一个等效阵列可由多种物理收发阵列实现的病态问题,从测绘角度切入,依据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分析了ARTINO系统不同收发组合的优缺点。引入测绘应用关心的波段、分辨率、高程精度及工作高度等要求,优化设计了真实测绘航空平台的MIMO下视阵列SAR线阵阵元的数目和位置矢量。根据该配置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三维成像结果和原始仿真场景的差分对比,高程重建误差均值和标准差,以及整个场景和单独建筑物区域误差在半分辨率之内的概率值,证明了优化阵列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光学与SAR卫星遥感影像复合式“立体”定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帅  徐青  靳国旺  张艳  何钰 《测绘学报》2008,37(2):0-249
针对某些特殊区域因气候或污染造成立体成像测图的困难,尝试将光学与SAR卫星遥感影像联立构成“立体像对”进行复合式定位,并对其原理与方法进行研究与试验。以线阵CCD构像模型及F.Leberl公式为基础,利用若干地面控制点对线阵CCD影像和SAR影像分别进行外定向,再依据外定向参数将两种影像构成一“立体像对”,从而建立复合式立体定位的数学模型,在已知一组同名像点的情况下,即可解算出相应地面点的大地坐标。初步试验表明,将具有一定重叠范围的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构成“立体像对”进行复合式定位是可行的,且复合式立体定位可取得接近于传统立体像对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3.
采用区域网平差的方法进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干涉参数定标,是减小大区域、多个干涉像对重叠处反演高程差异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InSAR区域网平差的答解效能,设计一种利用史赖伯规则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干涉参数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史赖伯规则,由连接点误差方程式构建等效误差方程式,可有效减小法方程系数矩阵大小,降低对计算机配置的要求,提高平差的答解效能。采用我国机载双天线InSAR数据进行干涉参数定标试验,改化前后两种方案,干涉参数定标结果没有明显变化,改化后的平差耗时均值减小了,验证了利用史赖伯规则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干涉参数定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熊新  靳国旺  张红敏  徐青 《测绘学报》2016,45(5):592-600
基于验后方差分量估计的思想,针对观测值中各类观测分量的方差难以直接估计的问题,研究了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干涉参数定标权值确定理论,设计了利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扩展模型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干涉参数定标权值确定方法。采用我国机载双天线InSAR数据进行相关试验,表明验后估计定权能合理地顾及DEM的生成精度和拼接精度。  相似文献   
45.
空间序列影像共面条件的非量测相机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量测相机应用于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中存在畸变较大、内方为元素未知等问题,该文为了提高相机标定的灵活性和稳健性,根据立体像对间各同名光线相交的共面条件,推导了顾及6个相机参数和5个相对方位元素共计11个参数的共面条件方程线性化表达式,设计了利用空间序列影像共面条件的非量测相机标定方法。该方法无需外部标定物,可在标定相机参数的同时,解算出各相邻影像之间的相对方位元素值。采用由无人机获取的空间序列影像进行了非量测相机标定实验,得到了与标准检校场一致的标定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为了减弱雷达天线方向图和作用距离对SAR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天线方向图未知情况下的机载SAR图像可视化效果和判读特性,提出利用方位向强度积分计算增强因子的SAR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沿方位向对SAR图像各距离处的强度值进行积分,根据积分结果计算距离向增强因子并进行增强处理,从而减弱雷达天线方向图和作用距离对SAR成像强度的影响,得到沿距离向色调一致的SAR图像。采用机载SAR图像进行了增强试验,得到了满意的增强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靳国旺 《测绘通报》2012,(Z1):297-300
介绍摄影测量和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InSAR测绘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用摄影测量观念看待InSAR技术的理念,总结传统光学摄影测量与InSAR之间的共同点,分析InSAR地形测绘中采用区域网平差的必要性,设计面向当前测绘生产的InSAR处理方案,给出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48.
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编码和lαβ变换的SAR图像伪彩色增强算法。利用非线性编码建立SAR图像强度值与不同颜色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SAR伪彩色图像;通过lαβ变换分离出伪彩色图像的颜色信息和SAR灰度图像的亮度信息;再将亮度信息和颜色信息通过lαβ逆变换生成SAR伪彩色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处理得到的SAR伪彩色增强图像与相应的灰度图像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信息,灰度图像上不易分辨的一些地物的轮廓和细节在伪彩色图像上能够得到较好分辨。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INSAR技术是最有潜力获取高精度DEM的手段之一。在其关键技术中,基线估计是影响最终DEM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通常,较小的基线估计误差将会导致获取的DEM中存在较大的斜坡效应。但是,对于境外等难以获取地面控制点的区域,很难精确地估计出基线参数,从而使获取的DEM误差很大。针对这种情况,从INSAR的基本原理入手,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平地干涉相位进行初始基线估计的方法。利用1994年美国NASA航天飞机SIR-C/X-SAR数据和中国科学院电子所机载双天线干涉数据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无控制地区的基线估计,它无需地面控制点,并且估计出的基线参数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50.
机载SAR图像定向参数的F.LDT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靳国旺  朱彩英 《测绘学院学报》2002,19(4):272-275,279
从SAR图像的F.Leberl构像模型出发,推导了成像载体匀速运动条件下的SAR图像定向参数的直接变找(Direct Transformation for F.Leberl Model。F.LDT)解法。通过比较F.LDT解法与F.Leberl构像方程线性代迭代解法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F.LDT解法可以满足精度要求,且无需初值,不需迭代,计算过程简单,避免了线性化迭代方法不收敛的情况。最后对影响F.LDT解法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