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1篇
地质学   9篇
  2018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深入地穴     
有人估计,中国的地下分布着数十万个大小洞穴,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从未被人涉足过的处女地。在你国西南地区,大小洞穴错综复杂,主洞支洞纵横连贯,旱洞水洞幽深诡秘,充满神奇,也布满险境。  相似文献   
22.
1958年,我刚大学毕业两年,“满怀豪情壮志”从北京跑进祁连山进行冰川考察。那年6月,我随中科院冰雪考察队进军祁连山,8月底,我们原计划的考察结束了。9-10月我们在兰州做了一个多月的室内总结和休整,之后大部分队员都回北京去了。而我突然接到所里命令:不要回北京,再到野马山(现称为大雪山)进行冬季冰雪考察。  相似文献   
23.
路南石林发育及其演进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张寿越 《中国岩溶》1984,3(2):78-88
<正> 云南路南石林以其独特的景色闻名于世,它不仅吸引着国内外的旅游者,更是岩溶(喀斯特)学者们所注目的地方。路南石林的记载与论述已见于许多文献,马希融(1936)从岩性、地质构造、气候等条件讨论了石林的发育,认为石林是地表溶蚀的结果。巴拉兹(1959)认为在具有贫瘠土壤及稀疏植被,且获得大量雨水的条件下,可呈现出大规模的沟槽及流痕岩溶,在形态、成因上与温带石芽完全相似,仅仅是规模不同。锯齿状石脊间岩缝的迂回曲折神秘莫测,称为热带石林。杰显义(1966)认为石林形成需要具备:巨厚或厚层灰岩;岩层产状近水平或缓倾斜、一般倾角小于10°;处在包气带;经常出现在分水岭或近分水岭地带。   相似文献   
24.
中国岩溶区域的水文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碳酸盐岩的出露在领土的八分之一以上。岩溶地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迅速进展。从1961年以来,召开了六次全国性的会议,岩溶研究与许多其他科学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25.
26.
根据中国大陆东部十八个洞穴区域、五十余个洞穴沉积物的~(230)Th/~(234)U年代及部分试样的碳、氧同位素测定,讨论了35万年以来洞穴沉积古环境。年龄测定表明,其沉积期集中在1)2.0万年以来;2)7.5—12.0万年;3)17.0—23.0万年;4)25.0—31.0万年等,他们代表着四个温暖湿润的间冰期,并可与海洋古气候记录的温暖高水位期对比。  相似文献   
27.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邀请法国洞穴联盟并与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了这次洞穴考察。这次考察自1984年秋天开始酝酿并作了大量的资料准备、研究地区踏勘等工作,于1986年秋开始第二阶段野外调查工作。考察队由法国的洞穴学家、地质学家14人及中国岩溶与洞穴科学家7人组成。从1986年9月中旬至10月底对贵州省安顺、织金、紫云、罗甸等地区47个洞穴进行了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28.
1986年8月1日至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举行了第九届国际洞穴学大会,同时还召开了国际洞穴学会成员国代表会议。共有35个国家的代表450余人参加了大会,中国有3名代表出席。 会议论文集共2卷,纳入论文256篇,近30个国家提交了论文。中国共提交论文16篇,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理所,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岩溶地质研究所及四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  相似文献   
29.
大陆壳约75%的地区是沉积岩,沉积岩的15%是由碳酸盐矿物含量超过50%的碳酸岩所构成。碳酸岩与碳酸岩系是岩溶作用的物质基础。水对碳酸岩的溶蚀是使岩体产生各种地表和地下的岩溶现象的主要作用过程。本文将通过碳酸岩的溶蚀试验及溶解试验的成果来进一步说明不同类型碳酸岩的相对溶解速度及在各种水地球化学环境中的溶度,并讨论它们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