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507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9 毫秒
41.
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监测与保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呼伦贝尔草原 腹地。呼伦贝尔草原所以肥美,是因为有众多河 流湖泊滋润,形成了广阔的湿地、沙地、草原等 多种景观。为各种生物和人类生活奠定了物质基 础,使得呼伦贝尔成为资源丰富,多个民族,特 别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突厥、鲜 卑、蒙古等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于此,并逐步繁荣  相似文献   
42.
加肋板是机械产品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板结构的刚度特性,以降低结构面的振动响应及抑制结构的辐射噪声。然而,对于肋板结构参数对板结构刚度特征的影响规律,却缺乏深入地研究。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了肋板的高度、宽度、数量及加肋位置等设计参数对板结构刚度影响的规律性。研究表明:肋板的结构参数与板结构的静、动态刚度呈非线性关系,肋板的高度参数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纵向肋板在板厚2~4倍高度时对静态刚度的增强效果最大,随着肋板的位置逐渐偏离受载中心,肋板对结构刚度的影响逐渐减小。相关研究结果,对广泛采用板式结构形式的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基于WebGIS、HTTP通信、数据库等技术,制定了一键式预警信息发布规范,有效整合了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手机等预警发布终端,开发了气象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平台,实现了地图综合显示、气象数据叠加、任意预警区域选取、一键式发布预警信息等功能,提高了预警信息发布的可视化水平,保证了多终端预警信息发布的高效性、一致性。该系统的一键式信息发布技术,为气象预警发布开拓了新思路,能够有效提升业务水平和预警发布能力。  相似文献   
44.
块体化程度是评价岩体完整性的一种新指标,能从三维角度表征岩体破碎程度,但目前该方法仍存在未充分考虑岩体切割程度及块体规模、未限定基础应用条件、块体化程度等级划分不合理等缺陷。针对上述缺陷,深入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借鉴岩体切割程度、三维块度模数、体积RQD等计算原理,限定了块体体积百分比相关概念,提出了考虑岩体完整性块度尺寸效应的块体体积综合百分比计算方法,确立了块体化程度等级及分级指标取值依据,建立了修正的块体化程度评价方法。通过对比块体化程度评价修正方法、岩土工程规范对岩体完整性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修正方法的合理性。分别以广西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乌东德水电工程的块体研究数据为基础,开展了修正块体化程度评价方法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修正块体化程度评价方法计算的铜坑矿+25 5 m中段4#试验区岩体块体体积百分比为11.18%,属轻度块状化岩体;乌东德水电站PD49-1平硐、PD4支硐块体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2.847%、10.168%,均属于轻度块状化岩体,岩体完整性程度为较完整级别。与现有块体化程度评价方法比较,修正方法计算的块体体积百分比能够更准确地从三维角度表征真实岩体的完整性。研究成果对精确刻划岩体三维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渤海西部沙垒田凸起明下段发育"富砂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与传统浅水三角洲沉积不同,"富砂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具有砂岩百分含量高,砂体厚度范围广,纵向上砂体叠置关系复杂,横向上砂体变化快的特点,采用常规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准确刻画出砂体的纵横向叠置关系。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引导,通过创新思路,首先引入分频反演的方法,合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中的高、中、低频信息,减少薄层和厚层反演的不确定性,从而得到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然后以分频反演为依托,采用地层切片的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明下段"富砂型"浅水三角洲的储层横向分布规律。储层分布规律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明下段下油组油气成藏主要受"脊-断-砂"三因素耦合控制,断层主要控制了油气的横向、纵向运移;明下段上油组油气在沿断层运移的同时也沿砂体横向运移,形成"富砂型"浅水三角洲特有的"之"字型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6.
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油气苗来源不清极大地影响了该区油气勘探.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油气地球化学、碳同位素及生烃史模拟对尼泊尔代莱克地区油源和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尼泊尔代莱克地区油苗产于Padukasthan断裂,可分两期,第一期呈含油断层泥产出,氯仿沥青"A"为149~231 μg/g,RR.为0.81%,氯仿沥青"A"的δ13C相对较重(-26.24‰~-27.10‰),族组分具有正碳同位素序列,发黄绿色荧光,为典型的低熟煤成油,第二期呈液态油产出并遭受微生物降解,金刚烷IMD指数为0.33~0.45,R.为1.24%~1.53%,3,4-DMD含量46%~47%,全油δ13C为-29.50‰~-29.45‰,族组分碳同位素趋于一致,发蓝色荧光,为海相成因高熟油;②第一期油来源于Surkhet群的Melpani组和Gondwana群煤系烃源岩,为Ⅲ型有机质低熟阶段的产物,第二期来源于Surkhet群的Swat组浅海陆棚相黑色页岩,为Ⅱ1型有机质生油高峰的产物,两期油与Lakharpata群过成熟黑色泥岩和Siwalik群未熟泥岩没有亲缘关系;③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具有"多源多期、推覆增熟、砂体控储、披覆控聚"的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过程可划分为沉积浅埋、构造圈闭形成、深埋油藏形成、气藏形成和晚期改造定型5个演化阶段;④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有利于Gondwana群、Surkhet群深埋增温、持续快速生烃和晚期成藏,对比邻区巴基斯坦的含油气盆地,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及相邻类似地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47.
非平稳条件下北京市最大月降水量频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丽  黄俊雄  周娜  李超 《水文》2021,41(2):32-37,108
为探究气候变化下极端降水的频率变化特征,基于北京市22个雨量站实测月降水量数据,以时间为协变量构建平稳和非平稳GEV模型,对北京市最大月降水量序列(极值降水序列)进行模拟和频率分析,并采用Bootstrap方法对频率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极值降水序列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均为非平稳GEV模型,该模型能够抓住序列随时间呈显著下降趋势的变化特征;由非平稳GEV模型估算得到的极值降水重现水平随时间呈减少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极值降水导致洪涝灾害的风险在降低,但导致干旱的风险将增加;随着重现期的增加,极值降水重现水平估计值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48.
大河坝石墨矿是川北米仓山南缘石墨矿带新发现的大型显晶质石墨矿床。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石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含矿岩层为副变质岩,矿区石墨矿体原岩沉积于缺氧的还原环境,原岩为一套含碳质黏土质细—粉砂岩及含碳质泥灰岩组合。微量元素特征指示矿体原岩由近海陆源碎屑物沉积形成,沉积水体主要为盐度较低的、混合不均匀的淡水—半咸水。矿石ΣREE平均值为150×10-6,与泥灰岩相近;δCe值平均为0.91,呈弱负异常,δEu值平均为0.67,呈负异常,具滨海潮坪相沉积特征。含矿岩石δ13C值为-21.4‰~-19.0‰,平均为-19.86‰,表明成矿碳质来源主要为有机碳,并混合了部分无机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其变质作用可能包括多次区域变质作用并叠加了混合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49.
基于惠州城区2015年11月—2018年10月逐日供电量、日最高负荷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城区供电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气象要素的供电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惠州城区夏季平均供电量和日最高负荷最多、冬季最少,4个季节供电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日最高负荷出现主要在10:00—12:00,但冬季仍有21.2%的概率出现在18:00—19:00。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与供电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不同月份相关性不同。12月—次年3月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与供电量呈显著的负相关,4—9月气温与供电量呈显著的正相关。3—4月相对湿度和供电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5—8月呈显著的负相关。日照时数与供电量的关系和相对湿度与供电量呈相反的相关。最后建立了3—9月和12月—次年2月气象电量和总供电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0.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