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对湖南中生代的五峰仙岩体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该岩体主要由印支期的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本次获得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233.5±2.5)Ma,表明形成于晚三叠世;结合已发表的岩体年龄资料,五峰仙岩体侵位于236~233.5 Ma和221.6 Ma,具有多阶段岩浆活动特点。五峰仙花岗岩具有高的w(SiO2)、w(P2O5),含过铝质的白云母,表现为弱铝质、强铝质岩石;微量元素方面,大离子元素Rb、Th、U富集,Nb、Ba、Sr、Ti亏损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右倾,轻稀土元素富集,Eu亏损相对明显以及高的Rb/Sr比值,[JP2]为高成熟度陆壳物质重熔的S型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中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具淬冷结构、含长石捕获晶及呈塑形变等特征的包体为岩浆混合成因,该类花岗岩中锆石Hf同位素εHf(t)值较高,为-4.4~0.7,Hf同位素的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值为1 534~1 216 Ma,变化范围较大,可能是受幔源岩浆作用所致。五峰仙岩体是在印支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碰撞期后(变质基底年龄258~243 Ma)及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期间(超高压变质峰期在238~218 Ma)华南内陆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2.
塔东2井原油为高密度、粘度大,δ^13C相对较重的稠油。原油中轻烃、环状萜类、甾烷及芳香甾烷组成与分布均具有海相原油的特点。具有时代意义生物标志物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该原油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具有自生自储特点。高反射率热解沥青的存在、芳烃馏分中高含量的多元稠环芳烃及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相对较重的特点,表明原油在成藏后经历了短期高温热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铜山岭“层间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臻 《矿床地质》1986,5(2):36-43,13
铜山岭多金属矿床是一富银的铜铅锌矿床,过去一直将其归为接触交代型(即矽卡岩型)矿床,并按矿体产出形式划分为接触带矽卡岩型、外接触带层间矽卡岩型和石英硫化物脉型矿体。其中以层间矽卡岩型最为重要。本文讨论对象为外接触带层问矽卡岩型(及伴随的石英硫化物脉型)矿体,笔者认为它们不同于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应属层控-热液再造成因型矿床。为方便起见,本文在叙述中仍沿用层间矽卡岩型之名称,并辅之以引号相区别。  相似文献   
34.
在分析甘肃昌宁盆地水资源利用现状和矿业开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研究地质环境条件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通过对城市地下水质量现状调查,研究城市工矿排放的废水对下游农业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适合于城市工矿区与农业区相适应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认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西北其它干旱区城市提供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范例。  相似文献   
35.
选取采自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海马冷泉,管状蠕虫区(ROV06站位)和贻贝区(HM101站位)的2个表层沉积物柱状样品,提取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对其种类和稳定碳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用以探讨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来源、微生物种群分布及其对冷泉渗漏活动的响应特征. 两个站位的沉积物中均发现了大量与甲烷厌氧氧化古菌(ANME)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如2,6,11,15?四甲基十六烷(crocetane)、2,6,10,15,19?五甲基二十烷(PMI)等类异戊二烯烃,古醇(archaeol)、sn2?羟基古醇(sn2?OH?Ar)等,以及来源于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异构/反异构脂肪酸iso?C15和ai?C15等. 这些生物标志物均具有极低的碳同位素特征(古菌生标δ13C值低至-126‰,硫酸盐还原菌生标δ13C值低至?89‰),表明沉积物中发生了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 ROV06和HM101站位沉积物中均检测到了crocetane,大多数sn2?羟基古醇/古醇大于1,同时ai?C15/iso?C15脂肪酸比值小于2,这说明两个站位沉积物中的甲烷厌氧氧化古菌主要以ANME?2/DSS为主,指示甲烷渗漏强度较强. ROV06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含有crocetane,但sn2?羟基古醇/古醇小于1,且ai?C15/iso?C15脂肪酸比值大于2.1,指示了ANME?1/DSS和ANME?2/DSS混合存在的种群特征,说明ROV06站位顶部甲烷渗漏强度有减小的趋势. 根据古菌种群ANME?2化合物对甲烷的碳同位素分馏(Δ:-50‰)及古菌生物标志物(PMI、古醇、sn2?羟基古醇)的平均δ13C值,计算得到甲烷δ13C值(-58‰~-53‰),显示甲烷为热成因和生物成因混合气. 虽然ROV06和HM101站位的甲烷具有相近的δ13C值,但ROV06站位的SRB生物标志物比HM101站位要更加亏损13C(Δδ13C:18‰),这可能与管状蠕虫的共生菌(硫氧化菌)吸收硫化物并释放出硫酸盐有关,因为其不断释放出的硫酸盐很可能极大地增强了甲烷厌氧氧化作用,使沉积物中含有更多13C亏损的无机碳.   相似文献   
36.
陈臻  关俊朋  王丽娟 《江苏地质》2023,47(2):216-224
地热能是一种储量大、分布范围广、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其中深层干热岩地热能最具开发潜力。增强型地热系统是开发深层干热岩地热能的有效手段,在碳酸盐岩热储区已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增强型地热系统在碳酸盐岩型地热开发中的进展和经验,分析了国内发展现状,认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深部地热能开采方案,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7.
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ground motion in Southwest Yunnan, and better serve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the target area, 242 groups of three-component strong earthquake recordings in Southwest Yunnan from 2007 to 2019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two-step non-parametric generalized inversion method. By separating and solving the ground motions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in frequency domain,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quality factors of 0.5 ~ 20 Hz in this area was given, and the site effect of 26 strong earthquake stations in the study frequency band were obtained, 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the HVSR results. Based on the grid search method, the seismic moment M0, corner frequency fc and source model parameters of 35 seismic events are determined, and the calibration relationship among some source parameters is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 value and frequency of quality factor in Southwest Yunnan is Q=94.23f 0.43. Compared with HVSR method, the site response determined by non-parametric generalized inversion method is generally higher, but the site effect spectra obtained by the two methods are consistent. The source parameters such as corner frequency, seismic moment and stress drop are mutually dependent.  相似文献   
38.
CT淋巴管造影成像(CTL)是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和MSCT相结合的多模态影像学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技术。为了更好地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和提高此技术的使用率及成功率,本文通过CTL的成像技术和扫描参数、适应症或优缺点以及在诊断淋巴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让相关临床和影像科医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并能实现该技术临床上安全有效的开展和精准诊断。   相似文献   
39.
2023年10月7日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在不足1 h内接连发生4次Mw 5.5+的地震,称之为“2023年赫拉特地震序列”,此次地震序列是阿富汗境内过去20多年来遭遇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事件,研究该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几何和快速分析损坏建筑物的分布状况对理解Herat断裂系统的构造机制、保障高效救援以及灾后规划重建等工作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欧洲空间局Sentinel-1升降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利用InSAR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获取2023年赫拉特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场,以升降轨InSAR观测为约束,反演确定发震断层几何和断层滑动分布,并对发震构造进行分析;基于多时相InSAR相干性变化探测方法分析并提取本次震后建筑物损毁代理图(building damage proxy map, BDPM)。结果表明,升降轨同震形变场均位于Herat断裂带和Siakhubulak断裂带之间,升降轨数据观测得到的最大视线向形变量分别约为32.3 cm和58.9 cm。反演结果显示,同震位错以逆冲运动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运动,发震断层北倾,倾角约...  相似文献   
40.
用30 年平均气象资料和夏季NOAA卫星AVHRR 资料,分析欧亚大陆桥( 中国段) 沿线的气候、植被特征及其关系。对影响铁路运输的风沙天气等气象灾害资料与沿线植被资料,进行了较深入的对比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