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桑木场铅锌成矿带位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处于黔中隆起与四川盆地过渡部位的桑木场背斜核部。该铅锌成矿带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其岩性组合为白云岩和碎屑岩,其中白云岩为该铅锌成矿带的主要含矿岩性。矿区内主要发育一组北东南西向近于平行的断裂构造。洞子沟铅锌  相似文献   
32.
运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CO2-H2O流体不混溶作用对Au的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一种富含挥发分( fCO 2=70.79MPa)、酸性(pH=3.71)、还原性(fO 2=0.50×10-36MPa)、中温(267℃)、具有超压(180MPa)性质的含Au(a∑Au=3.744×10-8mol/L)流体。当超压流体的封闭层——炭质页岩因断裂作用而被破坏时,热液体系的压力发生骤降(28.50~35.30MPa),CO2-H2O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并有大量CO2溢出。CO2的流失可使成矿溶液的CO2逸度和O2逸度降低(fCO 2=0.80MPa、fO 2= 2.512×10-42MPa),酸碱度升高(pH=4.32),同时伴随温度的下降(224℃),成矿热液中Au溶解度的降低(a∑Au=3.790×10-9mol/L),从而快速沉淀下来成矿。  相似文献   
33.
渝东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渝东(罗家湾)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硅质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重点探讨了与沉积环境、成岩分异(硅质含量)的关系,分析了硅质岩成因机制。结果表明,震旦系灯影组硅质岩(SiO2>70%)中SiO2平均含量为87.57%,相对贫Fe、Mn、Al和Ti;明显富集Ag、Cr、Sb和U;Th含量则相对稳定,其余微量元素则相对亏损;总稀土(∑REE)较低,为(8.83~88.29)×10-6,平均值为29.77×10-6,δCe值为0.05~4.07,平均值为1.19,正负异常在剖面上交替出现。δEu值为0.38~0.88,平均值为0.63,不具备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的δEu正异常特征。上述特征充分表明灯影组硅质岩并非是传统的热水沉积,而是热水沉积与热水交代成因,是海水和热水、沉积与成岩作用双重控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34.
35.
马元铅锌矿床是四川盆地北缘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赋矿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野外可见大量的沥青与铅锌矿共生/伴生,镜下见早期沥青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沥青的生物标志物与郭家坝组烃源岩极为相似。物质来源方面,铅锌成矿主要的物质来源和两期油气成藏的物质来源均为下寒武统郭家坝组;时间关系方面,铅锌成矿的共生矿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86.7±3.1)Ma,仅可能与第一期古油藏形成、破坏有关。闪锌矿和重晶石包裹体中含有CH4和少量H2S、沥青,表明铅锌成矿流体中富含有古油藏裂解产物。生烃、排烃、初次运移萃取出"双源层"中的铅锌元素,第一期古油藏裂解和短暂TSR作用产生的还原性硫为铅锌络合物沉淀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一期古油藏最终完全破坏残留下早期沥青。  相似文献   
36.
青海省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是以铁铜多金属为主的成矿带,其矿产丰富但研究程度较低。双庆铁矿床是该成矿带上十分典型的矿床,目前尚未系统开展矿物地球化学研究。笔者采用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等测试手段,对磁铁矿进行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辅以磁铁矿氧同位素数据,以期为矿床成因提供地球化学证据。磁铁矿主量元素的Ti O2-Al2O3-(Mg O+Mn O)三角成因图解揭示,形成双庆铁矿床的磁铁矿为接触交代作用的夕卡岩型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成矿物质来源较深,Ni/Co比值揭示磁铁矿为火山热液交代的岩浆成因的来源特征,而Pb、Zn质量分数相对较高,表明有后期的热液叠加作用。稀土元素呈不对称的"V"字形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发生一定程度的分异作用,无明显δEu和δCe异常,稀土总量低;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其成矿物质来源属于幔源,流体来源为花岗质岩浆水。  相似文献   
37.
四川盆地震旦系-古生界热液作用及其成藏成矿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震旦纪-古生代期间四川盆地发生过兴凯地裂运动及峨眉地裂运动两次强烈勾造热液活动.盆地周缘的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晚二叠世,与峨眉山岩浆活动相关,形成了会泽、大梁子、天宝山等一系列MVT型铅锌矿,及会理小石房、汉源黑区-雪区SEDEX型铅锌矿.盆地内部常见热液矿物组合,有:白云石-石英-黄铁矿组舍、黄铜矿-黄铁矿-孔雀石组合、天青石-硬石膏-石英及白云石-萤石组合、白云石-天青石等组合;其主要呈溶蚀脉或孔洞状、以及交代状交代白云岩、页岩及生物屑含云灰岩或灰岩等.四川盆地二叠系长兴组礁白云岩与阳新统灰岩中发育的砂糖状白云岩可能均是热液作用产物,或经历过热液蚀变.震旦系87Sr/86Sr比值对比表明在深埋过程中,震旦系具有三期外来侵蚀性富87Sr/86Sr比值的流体充注;震旦系裂缝中白云石,奥陶、志留系裂缝中的方解石的87Sr/86Sr比值明显高于自身围岩与同期海水87Sr/86Sr比值,三者相近的值表明在后期构造隆升过程中超压热液释放,发生跨层流动.热液可影响区域热流值,使川西南地区地温梯度明显高于川东(北)地区,致使二叠系一三叠系及下寒武统具有相对较高的沉积期地温.盆地周缘铅锌矿床与有机质及盆地油田卤水具有密切关系.热液作用为震旦系-古生界储层中与构造相关的溶蚀孔洞缝提供了一种新的溶蚀机理,以及先前多解释成埋藏成因砂糖状白云石、礁白云岩可能均是热液成因;热液白云岩与围岩基质相比具有相对较高储层物性,特别是在区域性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震旦系-古生界中形成热液白云岩优质储层,为今后四川盆地震旦系-古生界碳酸盐岩勘探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8.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两个综合性规划在整合规划对象、衔接其他部门规划、微观管制和公共参与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与探讨发现,土地产权认识不到位、微观土地利用分区体系缺位,以及缺乏法律层面的公共参与保障机制是造成目前我国综合性规划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当前我国政府倾向于整合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的战略,提出必须从土地产权的角度看待综合性空间规划的优化问题,同时建立微观土地利用分区管制体系,实现宏观管制策略与微观用地行为的结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确立公共参与的法律地位,实现公共政策的社会化监督.  相似文献   
39.
独狼沟金矿是位于丹巴成矿带中穹窿边缘的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矿床中发育大量明金与碲铋矿物。本文以独狼沟金矿中碲铋矿物及自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以及电子探针分析,对矿床中碲铋矿物和自然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对金的富集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碲铋矿物与自然金主要在成矿Ⅱ、Ⅲ阶段产出,矿石中自然金主要为含银自然金,成色整体偏高,平均为881,碲铋矿物主要有楚碲铋矿、叶碲铋矿、赫碲铋矿、硫碲铋矿B、未命名碲铋矿物(Bi2Te、Bi8Te3、Bi3Te)以及自然铋,碲铋矿物与自然金具密切的时空关系。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认为成矿Ⅱ阶段到Ⅲ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温度以及体系中碲逸度的降低是矿床中多种碲铋矿物相形成的关键,独狼沟金矿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碲铋矿物与自然金的矿物特征均指示成矿过程中金-铋-碲熔体对热液中金的抽取是导致自然金富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桂西北高龙金矿床含矿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龙金矿床含矿硅质岩的野外宏观特征、镜下组构特征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表明硅质岩的形成主要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而非前人认为的断裂破碎 -热液硅化交代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硅质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 -远洋盆地过渡位置,但更靠近大陆边缘的半深海 -深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