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Detailed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deposit and granite in the mining district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and by comparing this deposit with other typical epithermal deposits in the world, it is clear that the Erentaolegai silver deposit is a lower-sulfidation, adularia-sericite-type epithermal silver deposit and the bulk mineralogy of this deposit is consistent with low-sulfidation epithermal mineralization. Determined by the Rb-Sr isochron method, the age of magmatic intrusives in the mining district is 120 Ma. So,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local areas were marginally subjected to the movement in Late Yanshanian and produced granitic magma, and about 29% mantle material, as is calculated, was involved in magmatism. The magma experienced crystallization-differentiation,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granite and quartz porphyry; the latter was the product of violent granitic magma crystallization-differentiation, so silver was enriched in later petrogenetic stages and post-petrogenetic ore fluids from which Ag was derived dominantly.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meteoric waters on the Earth‘ s surfac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granitic magma and the deposit: ( 1 ) contributing a lot to the fundamental complex partial melting;(2) contributing a lot to magma crystalliz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bringing silver into the magma which is eventu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quartz porphyry; and (3) contributing a lot to the formation of great amounts of ore fluid. The lea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show that the silver and lead have an affinity for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92.
在一个新区迅速实现靶区优选和勘查登记的关键是把握矿床类型及控矿条件、成矿远景区带并与矿化异常信息结合来确定。综合分析、加工信息并实施快速而有效的找矿方法是快速优选靶区的坚实步骤。高素质的矿产地质学家和一定的资金投入是快速优选靶区的必要条件。在国家计委地质科研项目的资助下,在皖东-苏北这一找金前景不明朗的地区,利用一年的时间优选了3个找金靶区,并实现了勘查登记。  相似文献   
93.
以豫西外方山地区为例,阐明了金矿床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建立了金矿与花岗岩类关系的深部岩浆同源成因模式(“同源说”),提出了成矿同源花岗岩体的概念、定量判别标志及其在找矿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陈祥 《黄金地质》1998,4(2):49-54
豫西外方山金矿集中区的物探处理结果及其地质解释说明:伏牛山杂岩基属中深岩浆成因,呈南陡北缓侵入于熊耳群地层中,在浅部呈两个较小的岩基,它们分别是太山庙和合峪岩体,这两个财体与浅部的脉岩系同源产物;与脉岩相伴的金矿床分布在这两个较小岩基北侧的断裂中,在金矿集中区的下部,物探数据向下延拓处理结果表明有隐伏岩体,它们可能是金矿床形成的热动力和矿质的来源(至少是部分)。在重力异常图上,金矿床(点)分布于1  相似文献   
95.
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2,自引:2,他引:8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太湖不同污染状况和生态系统状况的湖区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磷的化学形态一般都在表层下深5~15cm发生明显的转折;草型湖区、藻型湖区、开阔湖面的大湖区沉积物的理化性质、间隙水中的磷浓度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东太湖沉积物间隙水磷浓度和交换态磷含量都显著低于其他湖区;风浪扰动相对剧烈的开阔湖面湖区沉积物中磷的沉积规律也不同于梅梁湾藻型湖区和东太湖草型湖区。研究表明,浅水湖泊中水生生物状况、风浪扰动状况对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行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太湖波浪与湖流对沉积物再悬浮不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罗潋葱  秦伯强 《水文》2003,23(3):1-4
基于有关太湖湖流、波浪和水化学指标的实测资料,对太湖中由于风强迫作用和底层湖流分别产生的湖底切应力进行了计算,发现二之间量级相差很大,得出了在风扰动情况下,由于波动而产生的湖底切应力对沉积物的再悬浮起着主导作用的结论,并估算了其临界值。  相似文献   
97.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溶孔溶洞型白云岩储层特征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安棚地区核桃园组三段上部核桃园组二段广泛发育盐湖相白云岩夹天然碱沉积,溶孔溶洞型储层主要发育于含碱白云岩中,溶洞为团块状或层状天然碱溶蚀形成,溶孔主要为星散状天然碱溶蚀形成,少量为泥质白云岩中的粘土级钠长石溶蚀成因。溶孔溶洞型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分布于盆地由砂泥岩相→白云质泥岩-泥质白云岩过渡相→白云岩相→含碱白云岩相→天然碱相演化序列的含碱白云岩相中,横向上与天然碱相邻。层位上主要集中在核桃园组二段的第3亚段,其次是核桃园组三段上部和核桃园组二段第2亚段,平面上分布于云2井、云3井和泌100井等地区。  相似文献   
98.
在地理空间框架升级为时空信息云平台过程中,不仅面临着信息量、支撑技术和应用模式的提档升级,还面临着数据组织模式、管理模式以及应用模式等方面的挑战。在综合考虑人类认知、云计算特征以及地理空间框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时空实体对象化模型,依托行为与事件,实现几何、属性以及时态的一体化建模,并探讨了以地名地址为实体单元的地理空间框架实体化重构步骤,以期更好地满足云环境下的存储、管理以及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99.
太湖大气氮、磷营养元素干湿沉降率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002年7月—2003年6月太湖周边地区太湖站、拖山岛、东山站、无锡、苏州、湖州、常州、金坛等8个站、点大气TN、TP沉降通量和降水化学组成观测资料,测定和计算了水气界面TN、TP的表观总沉降率(RT)、湿沉降率(RW)和干沉降率(RD)。太湖大气TN的年平均RT为4226kg/(km2.a),TP的年平均RT为306kg/(km2.a)。大气TN、TP的年沉降负荷分别占由环湖河道等点污染源输入的N、P总负荷的48.8%和46.2%。指出形成太湖大气TN污染的主要途径是湿沉降,而大气TP污染则主要来自气溶胶等固体物质的干沉降;小雨携带入湖的大气TN、TP污染物通量高于中雨和大雨。TN总沉降率曲线在春季3—5月出现高峰值的现象对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潜在的促进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针对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在GNSS坐标时间序列降噪过程中需要选取筛选准则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季节信号的CEEMD降噪方法。首先利用CEEMD方法对GNSS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解,然后计算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的平均周期,将平均周期低于120 d的IMF分量作为噪声分量扣除,并重构剩余分量为信号分量。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227个GNSS垂向坐标时间序列进行降噪,并与以连续均方误差和相关系数为筛选准则的CEEMD降噪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未出现过度降噪,而其他2种方法均导致部分测站的季节信号被扣除;在未过度降噪站点,本文方法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RMS、幂律噪声和速度不确定度的平均改正率分别为19.13%、88.29%和86.46%,优于其他2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