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综合物探方法在新疆某铜矿区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方  张晓帆  陈川 《新疆地质》2013,(1):113-116
介绍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富蕴县某矿区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在地质勘查基础上,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大功率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等物探手段进行隐伏矿体预测,在工作区内发现与成矿有关的地球物理异常,经钻探验证效果较好,说明该综合物探评价体系在此铜矿区应用很成功,显示其快速、高效和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
新疆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次研究以国家"305"项目新获得积累的新疆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为基础,以岩石地层分区为框架,按照岩石地层单元出露情况,利用面积加权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理统计分析系统下,对新疆及其三个主要地层区--塔里木地层区、中南天山-北山地层区和北疆地层区进行了39种元素的表壳元素丰度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新疆及其三个主要地层区表壳元素丰度总体表现出上陆壳的特点,但又各具差异,反映出新疆地壳的不均一性,塔里木地层区主要表现出成熟上陆壳,北疆地层区表现为年轻上陆壳,中南天山-北山地层区则呈现过渡特点.通过统计、对比,本次研究指出新疆表壳元素丰度受岩石地层单元元素丰度和岩石地层单元地表出露面积控制,其变化是地壳演化历史的产物,总体上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前人利用迭代剔除法获得的结果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3.
接触过圆珠笔记录式传真机的同志都有体会,其记录头发出的噪声往往使人难以忍受。尤其是地处电波干扰严重的接受环境,更是如此。 不少同志迫于无耐,只好把记录头的外罩去掉,减少共振,从而达到减少噪声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会使记录头易受损坏。另外,也影响了外观。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污染物在寒武系白云岩中的弥散特征,本文以黔东北某场地为研究区,通过对试验场小尺度模型刻画,进行实地的弥散实验,解析弥散曲线求解弥散参数,总结山间盆地白云岩弥散特征。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工程建设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借鉴,也为山间盆地区开展野外弥散试验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25.
准噶尔西北缘早侏罗世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玛依西蚊子沟早侏罗世玄武岩的发现为解决新疆北部中生代岩浆活动问题提供了依据.该岩体由灰绿色玄武岩和深灰色橄榄玄武岩组成,具有高TiO2、 FeO、P2O5,富K2O、Na2O的特点,属典型的大陆玄武岩;ΣNd(t)值为4.4~4.9.87 Sf/86 Sr初始比值为0.705 41~0.705 43,钕、锶同位素组成表明属幔源火山岩:稀土元素La/Yb变化于1.21~6.65,平均值为3.04,;微量元素丰度值比一般比玄武岩高3~20倍,橄榄玄武岩与玄武岩样品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有着较大差异,表明原始玄武岩浆发生过分异过程.40Ar/39Ar法测定获(192.7±1.3)Ma(2o)坪年龄,表明火山岩的喷发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早侏罗世早期的基性岩浆喷溢是准噶尔盆地由挤压向伸展转化的标志性地质事件,表明从古生代末期开始至中生代初期形成的大规模的向盆地推覆运动已结束,准噶尔西北缘由前陆盆地向陆内坳陷盆地转化,这对准噶尔盆地油气形成、运移和聚集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6.
以天山硫磺沟矿区为典型研究区域,结合多时相遥感数据及野外调查成果,分析研究区内矿区分布、开发和环境变换间的响应关系.利用不同时相及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提取生态环境时空变化信息,结合GIS空间技术对矿区的矿产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建立了1975-2004年间矿区环境变化定量分析模型.针对矿山开发对植被的影响,分析了30年间矿山环境下植被生长状况,探讨了研究区矿产开发对自然环境系统影响的过程、机制及危害.应用空间(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绘制了矿产开发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分布范围等专题图,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对大型矿床及矿集区的讨论中,成矿物质的供应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谢学锦等,2002;Wang,2003;Xie等,2004).地球化学块体概念基于上述认识被广泛的讨论和加以应用(王学求,2000;刘大文,2002;谢学锦等,2002;刘大文等,2003;迟清华,2003).但是也存在对于地球化学块体的认识和应用的误区,即"'地球化学块体'是原始地球的不均一性以及地球从起始演化到现在的过程中元素的分布再分配的最终结果的体现"(谢学锦等,2002)未能被正确认识.尤其是"元素的分布再分配"的"原始地球的不均一性"这一空间特性和"从地球从起始演化到现在"这一时间特性未能被充分认识.不考虑区域地质演化特征和简单的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平滑套合来分析地球化学块体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通过建立在对研究区区域地质演化和岩石地层单元区划的研究基础上的地球化学块体划分和元素浓集套合分析才能够体现地球化学块体概念的应有含义.本文以新疆1/20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为计算基础,利用岩石地层单元区划作为块体划分基础,初步讨论新疆地球化学块体.  相似文献   
28.
地理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为矿集区预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使地理信息理论、相应的技术方法组合及应用的整体研究成为可能。在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元组的分类预测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由六个概念、一个空间信息本质、两个空间信息特性以及六个空间信息相关方法和约定的构成。并在该理论体系基础上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元组的分类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在中亚区域实现了Au矿集区预测目标。为中亚成矿域中其它区域(如新疆)的矿集区预测研究奠定了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全面分析注溪钒矿在未来开采中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提出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污染治理同时进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
对博格达—哈尔里克山地区不同地段石炭纪火山岩自然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组合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不同于大陆裂谷环境或伸展环境下的碱性双峰式火山岩构造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火山岩大多数为钙碱系列,富Al高Ti,微弱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表现为火山弧环境。且认为研究区石炭纪火山活动可能与其南侧康古尔洋盆的演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