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南北地震带区域特点,通过对青海省区域基础数据社会承载体和经济承载体的调查并对人口、经济、经济承载体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统计分析,给出了省会、地市、区县、乡镇等不同类型建筑面积比例,确定了各地区典型经济承载体的构成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2.
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数字地震台网经过多年的运行观测及维护,在整体供电系统方面反映出很多问题和不足,通过不断总结,针对解决供电系统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新型方式和设备对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达到了解决台网关键环节的供电系统问题,减轻台网的运行维护难度,降低仪器维修维护成本,提高运行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93.
选取韶关、广州、湛江、梅州、汕头5个代表站40年日平均气温,采用气候学上5 d滑动平均气温划分四季法,确定广东夏季的起止时间,并以清晰的时间概念结合到气象短信、微博或其他气象信息采编中,在春夏交换、夏秋交换,以及漫长的夏季选择适合的语言和素材,让公众获得更加贴心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94.
三江源区MODIS植被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宋冬梅  张茜  杨秀春  郭鹏  温少妍 《地理研究》2011,30(11):2067-2075
利用16天合成的250m分辨率的MODIS数据,对三江源区NDVI和EVI植被指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NDVI和EVI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步下降的趋势。植被指数随季节呈现出规律变化,最高值出现在8月。不同海拔高度两种植被指数对植被覆盖情况的指示作用比较一致。植被类型的NDVI与EVI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
李佳妮  韩竹军  罗佳宏  郭鹏 《地震地质》2021,43(6):1459-1484
深入理解活动地块如何控制区域强震活动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关键.文中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岷山活动地块及其邻近地区2000—2019年39076个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结合1972—1999年同区域仪器记录的地震目录,共计获得该区48110个地震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内自1933年以来的4个M≥7.0大地震不同时段的地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分析.结果表明:这4次M≥7.0的地震序列在空间上均沿着岷山活动地块边界带分布,显示活动地块对区域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区域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不同时段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较好地限定了4次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及其位置.综合分析结果认为,1976年松潘MS 7.2地震与2017年九寨沟MS 7.0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基本相同,但它们与1976年平武MS 7.2地震的发震断层在走向上存在约60°的差异.这3次大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分属于2条断裂.其中,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和1976年松潘M7.2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树正断裂,而1976年平武MS7.2地震的发震断层为近SN向的虎牙断裂北段.从地震活动性角度来看,1933年叠溪M7.5地震的发震断层应为岷江断裂南段.2017年九寨沟MS 7.0地震发生在1976年松潘MS 7.2地震与岷江断裂之间的空区.在岷山活动地块周缘很可能还存在2个地震危险区,分别位于虎牙断裂南段和岷江断裂中北段.岷山地块周缘的大地震类型很可能属于前震-主震-余震型.因此,从地震预报的角度出发,建议加强对这2个地震空区的监测.  相似文献   
96.
1 研究背景 青藏高原内部除大规模EW向走滑断裂外,另一个显著的地质特征就是,在藏南及高原腹地广泛发育拉张环境下形成的、走向近NS的断裂构造,如青藏高原南部的亚东—谷露裂谷带和羌塘地块中部的双湖断裂(Taylor et al,2009).李建华(1998)利用卫星图像分析断裂活动性,羌塘块体内部主要发育晚更新世活动的NE向正断层,如:错那—巴木错断裂、鄂雅错—虾别错断裂和角木茶卡—日干配断裂等.  相似文献   
97.
利用COSMIC资料对17个台风热力结构的合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OSMIC是2006年4月建立的利用掩星技术探测大气要素的人造卫星星座观测系统.利用COSMIC提供的大量海洋上空的高垂直分辨率的气象探测资料,对台风的各热力要素进行合成分析,达到进一步认识台风区域内热力结构特征的目的.收集和处理了2006-2007年的西北太平洋17个台风期间在台风区域内的掩星点的探测资料,按台风的...  相似文献   
98.
非圆轨道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参数的算法及讨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非圆轨道GPS和LEO卫星条件下,给出一种较为直接的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参数技术中弯曲角序列的迭代算法,并在理论上对该迭代法的收敛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利用GPS掩星反演模拟程序,定量估算了卫星圆轨道假设对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参数的影响,并验证了在非圆轨道条件下各种迭代法的一致性.指出了文献中给出的级数展开迭代算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9.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宏观地获得研究区域的数据,已成为湖泊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对于山区的湖泊和河流而言,由于沟壑众多,河道狭窄,水体像元多为混合像元,利用现有方法提取水体遥感影像难度较大。水体与植被、城市和土壤等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是利用遥感手段提取水体信息的基本原理。本文在水体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HJ-1卫星数据特征及所采用的山区水体信息的遥感提取方法,并以南湾水库为例,描述了利用植被指数(NDVI)方法识别水体信息的技巧:首先将HJ-1数据的第3和第4波段经过波段运算得到NDVI图像;再将两种遥感图像中NDVI值小于0的像元判识为水体,NDVI值大于0的判识为水库周围的农田,经过计算像元数量得到水体面积信息;最后在各种专业软件的支持下,结合非监督分类的水体识别效果,将水体与其他地物类型区分开来。结果表明,利用HJ-1卫星数据可有效排除其他地物的干扰,显著提高水体监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0.
相位激电法由于具有设备轻便和探测效率高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中。相位激电是频率域激电一种,工作中无论采用何种观测装置,都存在着电磁耦合的影响。这里在对中梯装置相位激电电磁耦合影响因素和电磁耦合频率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去除电磁耦合影响的两频校正方法,该方法可基本消除电磁耦合影响,还原激电异常的真实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