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255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9000年前古气候的数值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军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2,16(3):313-321
  相似文献   
52.
53.
地质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要作到多快好省就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实现全民办地质。找矿是如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也不例外。 在上阶段工作中,不管是向群众传播地质知识或向当地干部、居民访问收集土层,水井,下泉,机井……的剖面,都感到缺少一种共同的语言讲通概念和认识,工作非常不便。  相似文献   
54.
郝立生  LITim  马宁  梁苏洁  谢均 《大气科学》2020,44(3):639-656
本文基于华北夏季降水资料和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指数、NCEP/NCAR(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环流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MJO与2018年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MJO与华北夏季降水有密切的联系。虽然MJO不能移到较高纬度直接影响华北夏季降水,但MJO对流区的气旋会在其北侧激发出反气旋环流,这对“气旋—反气旋对”在缓慢东移过程中,处于较高纬度的反气旋会直接影响华北夏季降水。即MJO会间接影响华北夏季降水,表现为当夏季MJO进入5、6位相时,华北地区夏季会出现明显降水过程,但降水强弱与MJO振幅大小有关。(2)影响机制方面。在850 hPa,伴随MJO的“气旋—反气旋对”的东移,它会造成华北夏季偏南风水汽输送加强(对应RMM1)或东南风水汽输送加强(对应RMM2),从而有利于降水过程发生。在500 hPa层,MJO通过中层扰动向中高纬的传播,诱导副热带高压移到朝鲜半岛附近并加强,对西来高空槽形成阻挡作用,有利于华北地区产生上升运动,从而有利于华北夏季降水过程发生。(3)可以用MJO制作华北夏季延伸期降水过程预报。  相似文献   
55.
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 也是多个国际科学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25年来有较大进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参加了我国组织的23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3次北极考察; 承担了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北极黄河站气象业务建设和维持, 以及中-澳合作南极冰盖3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工作;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环境资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在极地天气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时空多样性、极地海冰变化和南极海冰涛动、极地近地面物理特征和海-冰-气相互作用、中山站臭氧变化特征及南极臭氧洞和大气化学、气候代用资料获取和古气候环境以及极地大气环境变化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中国极地大气科学正积极通过多学科交叉、走国际合作道路, 努力提高对极地在全球变化中作用的认识水平, 并积极探索极地变化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太阳活动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太阳活动变化分析,介绍了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在气象时间序列周期分析和突变分析中的应用,对太阳黑子活动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分析发现,太阳活动存在14.5 a和106 a的变化周期,其中14.5 a周期最为显著。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近258 a发生过6次突变。  相似文献   
57.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mainly exhibits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Quasi-bi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30 yrs, and is in the period of weak rainfall at interdecadal time scale. SST anomalies (SSTA) of Nino3 are the strongest precursor of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The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from previous November and persist stably to April. Nino3 SSTA in the previous winter affects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through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low wind in spring. When Nino3 SSTA is positive in the previous winter, spring subtropical high is intense and westward, South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ascending airflow at the edge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water vapor transporting to South China is intensified by anticyclone circulation to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s. So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is heavy. When Nino3 SSTA is negative, the subtropical high is weak and eastward, South China is far away from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descending airflow, and water vapor transporting to South China is weak because low-level cyclonic circulation controls areas to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s and north wind prevails in South China. So Guangzhou spring rainfall is weak and spring drought is resulted.  相似文献   
58.
内蒙古地区冰雹灾害标准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地区冰雹灾害发生特点,分析冰雹灾害的基本含义及影响对象,冰雹灾害时空分布,并按影响对象、受害症状严重程度将冰雹灾害在春末夏初划分为轻雹灾、重雹灾,在夏秋划分为轻雹灾、中雹灾、重雹灾,确定相应气象指标,为农牧业防灾抗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从戈壁新城格尔木出发,沿青藏公路向西南方向行进,身后的城市渐渐远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穿过戈壁滩,汽车开始翻越纵横延绵的昆仑山。莽莽昆仑,巍峨壮丽,汽车仪表盘上的海拔高度指针也随着蜿蜒起伏的公路不断向上攀升,直到几乎不动地指到4600米左右的刻度上时,才让人意识到这里就是唐古拉山了,那举世瞩目的可可西里就在这里,那闻名遐迩的伍道梁气象站就坐落在无人区,气象站海拔4612米,犹如唐古拉山上的一颗小草,坚韧苍劲。  相似文献   
60.
本文在阐述北京城市地质工作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公园建设实例,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地学旅游品位和公众保护地质遗迹意识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地质公园在保障城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阐明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是北京城市地质工作服务的一个新方向。本文还提出了今后北京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