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788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上的关键期,全球范围内普遍发育一套黑色岩系,包括硅质岩、泥岩和白云岩。在这套黑色岩系中下部,发育了不同厚度的硅质岩,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且硅质岩分布变化大,其成因对寒武系玉尔吐斯组优质烃源岩形成环境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以塔西北地区新柯地1井这套黑色岩系中硅质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芯观察、镜下薄片鉴定、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硅质岩与有机质的成因及其二者之间的共生机理,硅质岩较高的Ti、V、Y、Ba等元素含量、较低的δ30Si值(1. 2‰~0. 7‰)、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其硅质流体为热液来源,但是硅质岩不是热液脉体侵入形成,而是富含硅质的流体与冰冷的海水混合沉积而成,硅质岩沉积受温度、pH值、有机质等因素共同控制,有机质的存在可以促进硅质沉淀。同时系统地研究了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的成因,白色层由纯的微晶石英组成,而黑色层由碎屑碳质颗粒、石英颗粒和碳质纹层组成,认为是微生物席活动的结果,硅质岩中黑白燧石层受冰期和间冰期控制。硅质岩中较高的Al2O3/(Al2O3+Fe2O3)比值和较低的Lan/Cen比值代表受陆源影响的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结合古气候、海平面变化等信息,认为塔西北地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硅质岩以及硅质页岩沉积于局限海湾或潟湖环境,为正确认识硅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和烃源岩的评价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2.
宿文姬  徐友宁  凡生  付善明 《地质通报》2014,33(8):1231-1238
研究矿业活动重金属的释放、迁移及累积特征对于控制和治理矿区水土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广东大宝山矿区水土污染源调查及横石河流域沿岸水土样品采集,以研究区土壤对照值及国家环境质量为标准,试图探讨了大宝山矿区重金属迁移及累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横石河沿岸土壤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采矿活动的酸性废水的排放,土壤中Cd、Pb、Cu和Zn的含量均超过对照值,呈现出明显的累积特征,且Cd、Cu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中重金属累积程度及其风险等级呈现出从源头向下游递减的特点,其中凉桥、水楼下地段农田重金属处于高风险区,阳河—莲心村虽有累积,但无风险;上坝村地处土壤重金属累积的中风险区,下坝村处于低风险区。研究结果为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3.
豫西鸡冠洞洞穴水及现代沉积物Mg, Sr和Ba记录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对2009年12月-2013年8月采自河南省栾川县鸡冠洞洞穴水(滴水、池水及地下河水)和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 Ca、Mg、Sr和 Ba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鸡冠洞洞穴水的 Mg/Ca对地表环境的干湿条件变化响应迅速,具体表现为池水和地下河水 Mg/Ca旱季高而雨季低,而 Sr/Ca 和Ba/Ca的变化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并不明显;(2)鸡冠洞现代沉积物的 Mg/Ca 变化与滴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但现代沉积物的 Sr/Ca和 Ba/Ca可能受大气粉尘活动和地表土壤的影响,变化趋势与 Mg/Ca 相反;(3)鸡冠洞碳酸盐岩与岩溶水间 Sr/Ca和 Mg/Ca的分配系数KSr值在0.02-0.18之间,KMg值在0.01-0.03之间,KMg值与洞穴温度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改进使用重力异常垂直梯度进行重力异常向下延拓的方法,通过重力异常向上延拓后差分以及线性外推,得到更加准确的应用于向下延拓的垂直梯度近似值。首先介绍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计算重力异常垂直梯度并进行向下延拓的基本原理,给出进行航空重力向下延拓的基本步骤;然后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说明重力异常垂直梯度在0~10 000 m的空间范围内在垂向上与高度呈强线性关系,证明进行垂直线性外推的合理性;最后使用EGM2008模型的模拟重力异常在台湾地区进行实验,向下延拓精度达到2.34 mGal,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将台湾地区5 156 m高度面上的实测航空重力数据向下延拓到地面的3 360个地面重力观测点,精度达到10.13 mGal。  相似文献   
995.
柴北缘大陆深俯冲板片折返过程中的深熔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长英质(花岗)片麻岩普遍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常见新生的花岗质浅色体呈层状、脉状或网络状分布于长英质片麻岩中,并显示出混合岩化的特征。岩相学观察结果显示长英质片麻岩保留了关键的深熔作用显微结构证据:(1)石榴石内部发育有钾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组成的矿物包裹体;(2)长石颗粒边界出现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组成的楔形矿物集合体;(3)云母颗粒边界发育尖锐的、不规则的微斜长石,而且云母边界溶蚀明显,形成锯齿状不规则的边界;(4)石英、斜长石或钾长石颗粒边界发育圆珠状(stringofbeads)结构,而且颗粒边界或三联点中尖锐状微斜长石与周围矿物的形成较小的二面角。阴极发光图像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质浅色体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核、幔、边三层结构,而且具有明显不同的年龄结果。发光较强的继承性锆石岩浆核部的206Pb/238U年龄约为~910Ma,而且具有高的Th/U比值;弱发光的变质锆石幔的206Pb/238U年龄结果约为~450Ma。新生的锆石增生边中等程度发光,并发育震荡环带和较低的Th/U比值,与世界典型地区混合岩中深熔锆石的特征十分相似,其206Pb/238U年龄结果为432±3Ma。野外关系、显微结构特征和年代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柴北缘锡铁山地区花岗质浅色体可能是其寄主岩石长英质片麻岩在折返到高压麻粒岩相条件下深熔作用的产物,而且白云母的脱水熔融是引发岩石发生深熔作用的主要机制。柴北缘地区已有的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大陆深俯冲板片在俯冲/碰撞和折返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多重深熔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随着国内市场对天然气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如何成功开发宁武盆地储量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已成为目前非常规气藏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宁武盆地地应力状态、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强度参数、井斜角和方位角等参数,科学确定适合煤层气井钻进的钻井液密度窗口,成为宁武盆地煤层气项目能够高效、安全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ANSYS软件对宁武盆地9号煤层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分析了不同地应力方向时不同井斜角钻井液密度对井眼扩大率的影响规律,针对不同方位和井斜得出了适用的钻井液密度窗口,对于下一步宁武盆地煤层气井产业化开发中有效控制煤层坍塌,降低复杂情况,提高钻井效率及提高煤层气开发综合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采用1986–2019年113景Landsat影像提取高潮线,辅以2015–2019年实测剖面数据,开展了海湾尺度上海岸线的中长期演变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望湾以中间小型基岩岬角为界划分出的西侧海滩和东侧海滩分别具备4种和3种不同的空间特征;超过一半的区域其海岸线演变表现为非线性行为;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显著性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已有研究中对研究时段划分缺乏依据的问题;近5年的实测剖面数据也验证了企望湾近期显著的淤积和侵蚀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自西向东的沿岸输沙过程是近期海岸线演变主要的驱动机制,东侧防波堤因为改变了控制性“岬角”的位置,造成了海湾平面形态不平衡,而中间小型基岩岬角也影响了企望湾侵蚀和淤积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对于预测未来岸线位置和控制岸线侵蚀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为探明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消化系统的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结构,助力斑石鲷的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研发,作者采用形态解剖学和组织学切片技术对斑石鲷消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斑石鲷的消化道共由6部分组成,从头至尾依次是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小肠、直肠。斑石鲷的口咽腔内部空间大,颌齿内部彼此连接、外部愈合,呈现典型的鹦鹉喙状,咽齿呈扁平的圆盾状,于上下颌齿内侧上下对称分布,这样复合结构(喙状颌齿与圆盾状咽齿)使得斑石鲷能够轻易地碾碎甲壳动物的外壳,进而完成摄食。斑石鲷的食道短粗,黏膜层密布具纵褶,内部含有丰富的杯状细胞,能够协助斑石鲷吞咽食物。胃部呈典型的不对称V型,黏膜层下分布着密集的胃腺,幽门部拥有整个消化道最厚实的肌肉层,摄取的食物将在这里完成消化和分解。斑石鲷的小肠分为前肠、中肠、后肠3部分,管径大小逐次递减,黏膜层上肠绒毛的密度和长度也遵同样的规律,从结构可以推断出斑石鲷肠道吸收功能主要集中于前中肠。直肠管径与小肠前肠段接近,长度很短仅为小肠的1/7,相比小肠部分,肠绒毛更加稀疏,绒毛长度也更短,主要承担消化残留物的压缩排泄和水分与微量元素的重吸收,相对简单结构对应着相对简单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湖南省中医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本地区中医专科护士的准入、培训、考核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120名中医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医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中医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31.66±19.65)分,处于较低水平;不同职务、不同工作年限、是否参加了科研培训的中医专科护士科研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南省中医专科护士科研水平仍有待提高,医院管理部门需重视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培养,根据中医护理专业的特点及对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要求,广泛开展科研培训,全面提升专科护士科研水平,促进中医护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由风、雨、舰船、海洋生物以及工业等因素形成的海洋环境噪声,是海洋中永恒存在的声场, 包含频段丰富。无论是在水下目标的主动探测还是被动探测过程中,海洋环境噪声都被认为是水声信道中的干扰因素。但海洋环境噪声包含诸多水体、海面、海底和海洋生物等信息,可以通过反演获取海水、海底等各种信息。概述了国内外基于海洋环境噪声声成像的发展现状,并预测了该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基于海洋环境噪声进行的水下目标探测,在探测开发海洋资源、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海洋环境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