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4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从RSG(regular square grid)数据出发,通过数据预处理、保守性屏幕误差、孤立分割和添加拆分点等方法,提出了地形自适应多分辨率显示的新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当前静态和动态LoD(levels of detail)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其他模型的LoD表达也是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论述了在地图数据库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地形图智能综合系统的设计。地形图的自动综合是一个困难的大课题,本文只是就全要素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同时提出了有关其它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SVG数据格式和PHP MySQL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基于WebGIS系统,实现了GIS的数据表达和数据库连接以及客户端扩展。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XML和MapGuide的ECDIS网络发布方法,讨论了XML应用于ECDIS的方法与优越性,以及MapGuide应用于ECDIS的方法与优越性,并讲述了XML和MapGuide如何兼容地进行ECDIS网络发布,最后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新型辅助栅-矢混合数据结构以及自动建筑物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在地图缩编中因周围多条道路符号加宽而无法通过移位来维持建筑物与道路符号的正确关系时必须采取的建筑物受限变形所涉及的数学原则,给出了实验结果,并用目视法和数字法对变形结果作了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多比例尺缩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于2009年底基本完成,本文针对其成果比例尺单一、不能满足各类不同使用目的的用图要求的问题,提出二调成果的多比例尺缩编方法,并采用语义融合、多义线一体化综合、改进的2维Douglas-Peucker算法等相结合策略,高效准确地完成了缩编任务,对全国其他地方刚刚开展的同类型工作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将地貌综合的三维Douglas-Peucker方法引入到地形LOD中,通过构建Quad_TIN模型,提出了一种地形实时动态显示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从全局重要性角度将不规则采样点分级;再利用孤立分割的方式建立四叉树空间索引,结合了规则格网的四叉树结构和不规则采样点的TIN结构在虚拟表达中的优势,并消除了节点间的依赖关系;然后,根据视距和模拟误差确定四叉树的绘制层次和插入采样点的顺序及数量;最后,通过添加拆分点消除节点间裂隙。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地形表达速度的同时提高了模拟精度,对其他模型的LOD表达也是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9.
顾及三维形态特征的河流曲线化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常规曲线化简方法应用于河流曲线化简时难以顾及河流要素的三维特征及其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顾及三维形态特征的河流曲线化简方法。该方法利用河流曲线上散点的三维特征对散点进行选取进而实现河流曲线化简。在三维Douglas-Peucker(3D D-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三维散点排队法,根据散点的三维特征对河流曲线的离散点集进行排队,并通过初始排队、"3合1"队列合并及约束点位置调整3个过程建立散点队列,然后根据压缩比从队列尾部删除相应比例的点数获得散点综合结果,将综合后的散点按照河流曲线的原始次序重构出化简后的河流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河流的三维形态特征,又能保证河流曲线之间的拓扑结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注记配置直接影响GIS地图制图子系统的显示效果,其中面状注记配置的首要问题是寻找注记配置点.本文认为面状注记配置的实质是2维符号的"降维处理",亦即使用低维符号(O维配置点或1维配置线)表达高维(2维)符号的主要特征.通过基于图形认知的推导,作者认为注记配置位置应使得其与面状符号边界竞争形成的Voronoi图形内部面积最大.由于该原则可由LI&Huang提出的几何信息熵阐明,因此在Li&Huang信息量量测方法集上,引入"熵心"、"双熵心"、"熵线"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几何信息熵的面状符号注记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