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马厂箐钼铜金多金属矿床是滇西地区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内与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根据赋矿斑状花岗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以及辉钼矿Re-Os法测年研究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应用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进一步讨论了马厂箐矿床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多金属成矿与赋矿斑状花岗岩的成岩基本同时,其成岩成矿过程统一受制于与该区大规模活动的新生代富碱岩浆和深部地壳重熔的花岗质岩浆同步运移的成矿流体作用。这种成矿流体是包含于岩浆并与其互不混溶的含矿地幔流体。但在上侵运移过程中,伴随岩浆的成岩作用,流体与岩浆发生不同程度分离,表现为:产于富碱斑状花岗岩体内,形成正岩浆成矿的斑岩型钼矿;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形成接触交代成矿的矽卡岩型铜(钼)矿;产于地层围岩中则形成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在这一成岩成矿过程中,地幔流体可以运载和沿途活化成矿物质至适宜容矿部位集中,并随其对地壳岩石的交代蚀变以及深度和环境变化引起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其流体属性由熔浆流体→超临界流体→热液流体转化,促使壳幔物质相互作用而叠加成矿,导致在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系列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一种抛弃式海水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针对电池供电和空间受限的海水温度测量环境,基于MSP430单片机低功耗、高性能、多外设的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热敏电阻测温方案。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基准电源和A/D转换器实现对热敏电阻信号的激励和采样;通过MSP430单片机各种工作模式之间的灵活转换,降低了系统的功耗;采用电压源比例测量法,由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得海水温度。系统温度分辨率0.01℃,使用一等标准铂电阻测温仪检定,温度测量误差小于±0.1℃。  相似文献   
73.
利用2006年4月10日沙尘暴过境期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80 m垂直梯度探测系统的实时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和湍流输送特征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沙尘暴过境期间,近地层风速有先降低后增大的过程,10 m高度上动量向下输送明显,热量输送只有很小的上传趋势;沙尘暴过境前,近地面为弱稳定的逆温层,空气处于暖干的状态,10 m高度上垂直气流表现为系统性的下沉运动,随着沙尘暴爆发,湍流交换显著增强,空气进入相对冷湿状态,气流有上升运动趋势,但强度不大,仍以水平湍能为主。  相似文献   
74.
对2011年陕西省气象计量检定所撤换回来的温湿度传感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30台,依据《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方法》对其分别校准,通过比对分析校准前后的数据,总结出:温度校准点的选择最少需要三点,即0o C、零下低温点、高温点;湿度传感器需缩短校准周期;对温湿传感器进行校准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修正,才能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5.
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京西坳陷青白口地区青白口系进行了野外实测、岩石薄片鉴定等研究,结合其岩性特征及沉积结构,细致划分了青白口系沉积相,建立了符合其沉积演化的沉积相模式。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及景儿峪组,下马岭组为陆源碎屑浅海沉积体系,主要为较深水的陆棚相沉积,并且发育了砂质碎屑流;龙山组为陆源碎屑滨岸沉积体系,发育了大套的临滨及前滨砂体,主要受控于波浪和沿岸流的改造;景儿峪组为典型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潮坪,由于古纬度相对变化,沉积环境相对干旱局限且低能,下部和上部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沉积,中部发育大套厚层的碳酸盐岩。由龙山组陆源输入的碎屑物质沉积为主过渡到景儿峪组的内生清水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环境,代表其构造条件和古地理环境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6.
在对华北板块中北部天津蓟县中、新元古界的研究中发现,在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之上、早寒武世府君山组之下,发育一套角砾岩,其究竟属于晚元古代还是早寒武世,并没有确切证据。由此推测为晚元古代并将这套地层命名为“西井峪组”。通过对西井峪组角砾岩的野外实测、薄片观察,对角砾岩的沉积特征做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其成因及物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井峪组为一套厚155 m的角砾岩,并可根据角砾成分和大小的变化分为九段。这套角砾岩中角砾的成分主要为白云岩,还有少量的燧石及石灰岩;整体呈块状,无层理,无层面;角砾含量80%~90%,杂乱排列,大小混杂,分选差,磨圆差,普遍为棱角状和次棱角状,填隙物主要为白云石泥和粉砂,结构成熟度极低。角砾的母岩主要是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少量来自铁岭组。这套角砾岩属于冰川成因,为典型的冰碛岩。这套冰碛岩的发现对恢复晚元古代地球气候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其出现或许与“雪球地球”有关。  相似文献   
77.
韩雪  王波  朱华利  谯常  岳龙 《贵州地质》2019,36(2):149-154
习水县桑木场铅锌矿,容矿层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属于局限台地相的碳酸盐盆地;铅锌矿受断层与裂隙控制,属于开放式空隙充填,矿石与容矿层呈脉状、网脉状接触。矿石矿物为闪锌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为重晶石、方解石、白云石、萤石、黄铁矿及石英。样品表现出两期成矿特征,根据矿物穿插关系可判定与流体活动相关的矿物生成顺序。本文结合习水县桑木场区域地质特征及样品岩相学、矿相学特征,初步判定研究区铅锌矿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并以此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为指导,尝试在研究区内寻找较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8.
谯常  朱华利  张晗彬  王波 《贵州地质》2017,34(2):97-103
本文通过Qt-F-L、Qm-F-Lt判别图与砂岩构造环境判别图对贵州独山地区下泥盆统丹林组、舒家坪组碎屑岩矿物成分、主量元素的综合分析研究。证明本研究区早泥盆世碎屑岩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并认为碎屑岩物源来自江南造山带与扬子克拉通。  相似文献   
79.
重庆市城市热岛研究的现状需求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重庆市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产生对城市热岛评估和研究的需求、城市热岛研究现状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设计了面向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热岛研究方案,总结了城市热岛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以下研究城市热岛的建议以满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需求和调控城市热岛: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标准研究得出权威的、准确的城市热岛现状评价结果;通过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开展模拟实验研究,明确山脉、江河等特殊地理环境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的利、弊作用;保护利用河谷风和山谷风,加强城区自然通风,以调控城市热岛。   相似文献   
80.
塔中近地层春夏季湍强和湍能变化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2006年4月和8月塔中地区近地层10 m处的湍流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春夏季湍流强度和湍流动能的变化,同时对湍流动能供给率做了讨论。结果表明,在近中性层结条件下,3个方向的湍流强度均接近常数,而无因次扰动动能则随稳定或不稳定程度的增大也有增大趋势;在强不稳定层结条件时,热力湍能供给率明显强于机械湍能供给率,而处于稳定层结条件时,热力湍能供给率则减为负值,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